终极栏目页通栏广告
首页 > 新闻资讯 > 文化

景德镇浮梁县厚植乡村文化创意沃土

景德镇浮梁县作为“瓷之源、茶之乡、林之海、镇之初”,有着丰富的文化资源。近年来,该县深入挖掘隐藏于一个个古村落中的历史文化,以文化创意为引擎,推动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将文化赋能乡村,为乡村振兴注入活力。...

晨报 2022-05-07

成都市文化馆新馆开馆 打造文艺范的“解忧杂货铺”

成都市文化馆新馆内的电子班牌。两年建设和试运行后,5月5日,成都市文化馆新馆(下称“新馆”)正式开放。这是继成都市美术馆新馆、天府人文艺术图书馆开馆后,成都又一文化新地标。...

新华网 2022-05-06

传统民俗迎立夏

临近立夏节气,浙江省杭州市临平区塘栖镇丁山河村的村民们举行“传统民俗迎立夏”活动。村民们搭土灶、生火,烧野米饭(又称乌米饭),腌灰鸭蛋(咸鸭蛋),做米塑“立夏狗”等,用水乡传统民俗迎接立夏节气。...

新华网 2022-05-05

《莫砺锋讲唐诗课》:两代学人与宋代诗词的两门“课”

2019年,我在《莫砺锋讲唐诗课》的序言中说:“从1979年考进程先生门下,直到2000年先生逝世,我立雪程门二十一载。...

光明日报 2022-05-05

5日20时26分立夏:一朝春夏改,隔夜鸟花迁

“一朝春夏改,隔夜鸟花迁”。当太阳到达黄经45度时,立夏节气到了。北京时间5月5日20时26分将迎来立夏。此时节,夏日初长,槐柳阴密,帘栊暑微,万物并秀。...

新华网 2022-05-05

立夏就是真正入夏了吗?

说是“立夏”,但或许一些人体感上并不会觉得炎热,因为全国大部分地区还不是气候学意义上的夏天。这一天,常常只有福建福州到南岭一线以南地区已经达到气候学上的立夏标准,即平均气温连续5天大于或等于22摄氏度——通常来说,全国大部分地区可能距该标准还有少许差距。...

人民日报 2022-05-05

甘肃张掖:古建“腾挪” 城市留给后人的“一封信”

“从甘州这些古建反映出了张掖人自古以来内敛平淡的性格和包容多元的生活特征,古建修缮和保护是我们留给世人最好的一封信。”甘肃省张掖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副主席任积泉在即将修建完工的甘州区历史文化街区参观时发出感叹。...

中国新闻网 2022-04-29

“乌龙山”:因剧而生的地名

在现代文学史上,湘西因沈从文等名家和《边城》等名作而蜚声海内。近些年来,湘西又出现了一个因为文学和影视作品而得名的地方:乌龙山。这背后有一个鲜为人知的故事。...

光明日报 2022-04-29

考古纪录片《又见三星堆》今晚央视开播

1986年,三星堆一醒惊天下;时隔34年,三星堆重启考古发掘,6个新发现的祭祀坑带给人们“开盲盒”一样的惊喜。黄金面具为何只有半张?密密麻麻的象牙到底从何而来?“奇奇怪怪”的青铜器源自一个什么创意?如果你带着这些问题观看纪录片《又见三星堆》,说不定会有一些新的发现。...

华西都市报 2022-04-29

甘肃武山:走近拉梢寺露天摩崖浮雕

拉梢寺露天摩崖浮雕位于甘肃省天水市武山县城东北25公里处鲁班峡谷内,始建于北周明帝三年(公元559年),雕凿在长150余米、宽60余米的天然崖面上,主尊大佛通高42.3米,同时保存有历代精美壁画、彩塑、窟龛等,是武山水帘洞石窟群最重要的雕塑。...

新华网 2022-04-29

大巴山下,废弃洞窟打造艺术“创窟”

大巴山下,山花盛开。四川省达州市罗江镇,游客却为看“画”而来。这里有一群建在天然洞窟和石砌库房中的美术馆,日前正举办一场水彩水粉画展。...

新华网 2022-04-29

埃及卢克索:帝王谷里“炫彩”的法老陵墓

帝王谷位于埃及南部古城卢克索,是古埃及众多法老陵墓的所在地。拉美西斯六世陵墓内的浮雕、壁画等装饰色彩鲜艳依旧,是帝王谷中最漂亮、保存相对最完好的地下墓穴之一。...

新华网 2022-04-29

花建:文化遗产变文化资产需破解“基因密码”

第八届杜甫国际诗歌周将于4月29日在河南省巩义市拉开帷幕。作为杜甫的出生地,巩义已连续多年以诗会友,邀各方名家访杜甫故里、发掘杜甫诗歌文化遗产,同时探索打造杜甫文化IP的新路径。...

中国新闻网 2022-04-28

山西柳林:“览虫书屋”的7年辐射

27日,山西吕梁柳林县金家庄乡金家庄村“览虫书屋”内,既有小朋友浏览漫画书,也有年轻妈妈在剪纸、练字。...

中国新闻网 2022-04-28

内地与澳门作家联手创作 爱国主题新书《中国的孩子》发布

记者27日从新蕾出版社(天津)获悉,由该出版社出版的《中国的孩子》新书发布暨主题研讨会日前在津举办,据介绍,《中国的孩子》是国内首部内地与澳门作家联手创作、以澳门孩子的国家认同和爱国情怀为主题的报告文学作品。...

中国新闻网 2022-04-28

博物馆的历史演进:从贵族专享到大众文化

5月18日为国际博物馆日,2022年国际博物馆日的主题为“博物馆的力量”。博物馆不仅是展示一个国家和民族文化的重要窗口,更是进行国民教育、科普宣传、历史文化和艺术熏陶的重要课堂。...

光明日报 2022-04-28

范进中举与清代科举的那些事

《范进中举》是清末四大谴责小说之一《儒林外史》中的一个故事。《儒林外史》成书于清乾隆十四年(1749年),书里虽然描写的是明朝的事情,但实则反映的是清朝的状况。...

齐鲁晚报 2022-04-28

如何打造历史文化“出圈IP”?王岸柳:需立足文脉

从唐俑中脱胎的“唐宫小姐姐”,以孔子为原型的“南孔爷爷”,辛弃疾、李清照组CP的“济南二安”……近年来,借助“让历史活起来”的东风,多地尝试将历史人物、经典文物等打造成IP为地方形象代言。...

中国新闻网 2022-04-28

稷下学宫:齐国给予后世的非物质文化瑰宝

《战国大学堂之稷下学宫》以剧情类纪录片的语言重绘稷下学宫峥嵘,着力于民族现实、民族记忆、民族认同与民族想象的互动关系,从影像时空美学角度重铸民族建构的文化意识作用。在中国与国际视野下展现了齐鲁思想文化对中国文明乃至世界文明的巨大贡献,体现了中华文明的源远流长、生生不息。...

齐鲁晚报 2022-04-28

一座高等学府中的中华文明史

历史题材的纪录片能否成功,很大程度上在于能否塑造出令人印象深刻的鲜活立体多面的历史人物形象。...

齐鲁晚报 2022-04-28

连通中国南北的大运河如何沟通“东西”?

运河是人类在与大自然相处过程中的卓越创造,是人类文明的伟大见证。全球有许多城市发端于运河、繁荣于运河,运河成为这些城市的血脉,运河畔也留下了各色人间烟火。这些物质和非物质的遗产,共同构成了东西方文化交流的“又一扇窗”。...

中国新闻网 2022-04-28

国宝名画解读:《清明上河图》究竟画了多少人?

2022年4月23日,世界读书日,这天晚上,我激动得像个孩子。那时,我正在和几十位读者朋友一起在线数《清明上河图》到底画了多少人。一开始,我用热情鼓舞大家,后来,大家的认真反过来鼓舞了我。数到后来,我就激动起来了,感到数人数这件貌似枯燥的事情,竟然那么美好。...

北京青年报 2022-04-28

中国“神奇小兽”对西方的吸引力为何百年不减?

3月26日,一批中式古典琉璃建材从武汉搭乘中欧班列抵运德国杜伊斯堡市,支援当地“中国园”的屋顶修缮。而早在百年前,中国传统建筑屋顶上的庇护“小兽”们就吸引了西方的兴趣——1924年,世界第一本系统研究屋脊兽的“开山之作”就出自德国收藏家爱德华·福克斯(Eduard Fuchs)之手。...

中国新闻网 2022-04-28

94年,一座乡村图书馆的变与不变

“这是一座古老的图书馆,但古老并不代表它落后,它虽然地处西南边陲,可是它一直站在文化的中央”——和顺图书馆现任馆长寸宇。...

新华网 2022-04-28

山东济南:公共文化服务迎来“共建新时代”

4月19日,山东省济南市文化馆的线上直播课堂,一场烘焙主题课程正在进行。家住魏家庄街道的居民任文静,早早打开手机等候,并拿出本子记录一些操作要点。“我们街道有泉城文化驿站的分馆,但最近受疫情影响不开放,线上课程也挺好。”任文静说,自己家距离济南市文化馆有段距离,过去不太方便。街道的泉城文化驿站试运行开放后,她每周去两趟,甜点制作课程已基本学完。...

中国文化报 2022-0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