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中国梦人物 视听中国 代表发言 先锋故事 践行者 红色记忆

著名导演陈维亚:拥抱文化和历史的使者

2020-09-16 14:39:19 来源:中国青年网 作者:王岑予
2015年3月9日,陈维亚导演做客中国青年网,接受中国青年网的独家专访,2014年8月16日,当古都南京的夜空被青春的圣火点亮,欢腾的声浪与细细的雨丝交织,第二届夏季青年奥运会开幕式在南京奥林匹克体育场举行,一个人的眼中泪光如焰火般璀璨。他就是南京青奥会开幕式总导演、中国当代著名编导家陈维亚。

  

        2015年3月9日,陈维亚导演做客中国青年网,接受中国青年网的独家专访中国青年网记者陈宇 摄

       中国青年网北京2015年3月13日电(记者 王岑予)震撼,是每一位现场观众切身的感受。感动,是凝结在每一个注目中的礼赞。

  2014年8月16日,当古都南京的夜空被青春的圣火点亮,欢腾的声浪与细细的雨丝交织,第二届夏季青年奥运会开幕式在南京奥林匹克体育场举行,一个人的眼中泪光如焰火般璀璨。他就是南京青奥会开幕式总导演、中国当代著名编导家陈维亚。700多个日夜的排练,在这个属于世界青年的盛典上,他用追梦、筑梦、圆梦,向全世界展示了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

  人生难得几回搏 青春励志正当年

  当年陈维亚(右一)在淮北文工团是一位优秀舞蹈演员资料图

  1971年,因为父亲战友的关系,14岁的陈维亚懵懵懂懂地加入了安徽省淮北市文工团。在突如其来的第一次基本功考试中,毫无舞蹈基础的陈维亚竟被老师一个动作掀翻在地,狠狠地摔了一个屁股蹲儿。就在当晚的芭蕾舞剧《白毛女》开演前,陈维亚还不敢相信自己竟然这样通过了考试,还获得了第一次上台演出的机会。

  “当天晚上演芭蕾舞剧《白毛女》,对于我这个不会跳舞的人来说,《白毛女》就是艺术的圣殿。序幕中,有一个日本军官,从上场到下场大概只有5秒钟,我就演这个角色。我戴着小眼镜,台下什么都看不见。跟我一起上台的‘黄世仁’说:‘我拉你就上,我推你就下来’。”

  就这样,陈维亚的第一次舞台经历就在简单的“一推一拉”中草草结束,但这却打开了他的求艺之门。可能对于每一个学艺术的孩子来说,都会有那么一次接触艺术的机会,像打开艺术殿堂的钥匙一样,令他突然意识到——我渴望进入这里。一个屁股蹲儿,一个日本军官,陈维亚就这样“稀里糊涂”地走上了文化艺术的道路。

  据陈维亚的父母回忆,家里的三个孩子中,只有陈维亚每天舞枪弄棒。每当看完电影和演出后,他就学着主人公的样子又跳又唱。白天练功还不够,每天晚上他都用绳子把腿绑在床头,绑一个小时,再松开,再绑。热爱和努力伴随着陈维亚一步步达到理想的目标,几年后,这个14岁才开始接触舞蹈的青年逐渐成为了煤矿文工团里的主演。

  观众们熟悉的陈维亚导演总是一副蓄着胡须的形象。到底是从何时开始的呢?这还得从陈维亚的“艺考”经历说起。1984年,陈维亚和同事们编排的舞蹈《矿工和阳光》在华东六省市舞蹈比赛中获一等奖,陈维亚破格获得了报考北京舞蹈学院的资格。后来长期在北京舞蹈学院授课的陈维亚接触过很多对艺术充满憧憬和理想的青年。“看到他们,就能想起当年的我。当初,我先是在煤矿文工团工作了十几年,才开始考学。报考的是北京舞蹈学院的编导系。那时我是26岁。”陈维亚说。

  “对我来讲,那好像是人生的最后一次机会,假如这次机会失去了,艺术的大门就永远关上了,当时有一种迟到的来客背水一战的感觉。我当时专业考试很顺利,排名大概在前1、2名,就看文化课的成绩了。我还记得临走的时候,编导系系主任的最后一句话就是:陈维亚,现在能不能进入北京舞蹈学院大门,决定权在你了。”

  “我觉得,我只有这一条路。所以当时我在房间的一面墙上贴满了需要背诵记忆的语文题,另一面墙全部都是历史,靠床的墙全部都是地理,最后一面墙是外语,顶上的天棚全部贴满需要死记硬背的年代,每天学习时间大概是14个小时。可以说,除了吃饭都在学习。”

  不知不觉,陈维亚两个手臂因为长期伏案被粗糙的桌沿磨起了水泡,他浑然不觉。胡子长起来也浑然不知道,就是从那以后,陈维亚开始留胡须了。就这样持续了两个多月,天天如此。“累的时候,我就问自己,你想不想攀登这个台阶,现在回去很容易,很舒服,行不行呢,不行!我必须要走下去。于是用冷水扑扑脸,继续学。”就这样,高考分数下来以后,4门功课加在一起283分,陈维亚以超过录取分数线3分的成绩成功考入了北京舞蹈学院。

  “当时觉得真是人生难得几回搏。”陈维亚在采访中鼓励青年人,年轻不要怕吃苦。“青春励志,首先有志。你的志向在哪里,当你觉得那是你的志向以后,不要想其他的,什么困难都必须要去突破。先要立志,然后再奔着这个志向一往无前地走下去。”  

  艺术是摸索并着奋斗 痛苦搅拌幸福

  南京青奥会开幕式上,由200多名年轻演员构成“筑梦之塔”震撼亮相,掀起了开幕式的最高潮资料图

  南京青奥会开幕式上,由200多名年轻演员构成的筑梦之塔震撼亮相,升空后的演员们舞姿翻飞,用力量和美撑起了青年的梦,中国的梦,世界的梦!现场观众爆发热烈的掌声和欢呼,全场沸腾了!

  “筑梦之塔”掀起了开幕式的最高潮。在沸腾的欢呼声中,台下的陈维亚也激动得浑身发麻,第一次和编导、演员们谈起这个创意时的情景不禁浮现眼前。

  “如何体现中国人筑梦、实现梦的过程,恐怕只有在空中,向空中进发,空中飞舞是最恰当的。当时我们第一次和编导们、演员们谈这个创意,准备往空中提升的时候,一切都是未知,只是有这个想法,那时候真觉得前途漫漫!”

  从一个人、五个人、二十个人到一百个人、两百人,从距离地面五十公分,到五十米,到二百米,陈维亚带着演员们一次次地尝试。“这个过程就是一个摸索、奋斗的过程。确定下一个目标以后,能不能达到,达到的质量怎么样,靠的是恒心和智慧。在一颗必须达到的恒心下,艰苦做,同时还要不断地用智慧去分析它,找到它的新的可能性,有时甚至是转瞬即逝的东西,你要抓住它。”

  每一个创意的实现都是千万次尝试的累积。陈维亚说,有些表演动作是演员们在空中随便的一个动作,甚至是一个失误,陈维亚抓住他,并把这种失误变成有规律的呈现。在陈维亚看来,艺术的灵感、艺术的惊艳之笔,往往就孕育在整个创作的过程之中。

  在大多数人眼中,当艺术家的作品受人瞩目时,应该是最幸福的时刻,陈维亚并不这样认为。“我觉得是一种痛苦并享受着。过程很痛苦。因为,观众们看到的是最后的结果。可是在一开始的时候,这个结果是没有的,甚至可能你面临的是失败。那种每天摸索的痛苦,经常是排练一天下来,却要放弃最初的方案。经常在这种矛盾中间度过,所以是很痛苦的。坦率说,这种成功的喜悦是有的,但是非常短暂。”

  正是在长期的痛苦和短暂的喜悦交叠中,陈维亚将一个个伟大的构想变为现实,为观众送上铭刻在心扉永恒震撼的珍贵记忆。

  记者手记:丝绸之路上的大漠歌谣,素胚勾勒的青花瓷样。精彩纷呈的南京青奥会带着我穿越千年时光,拥抱历史和文明。终于有幸见到这位亲手勾勒出卷卷图景的幕后导演陈维亚老师。陈维亚老师建议在“一带一路”中注入文化艺术的元素,用文化艺术相互沁润,相互交融,更加易于和丝绸之路沿途国家和地区人民之间产生一种情感上的共鸣。无论是南京青奥会上中国悠久文明的创意展现,还是“一带一路”中以文化串联情感的未来设想,从他身上,我都深深感受到来自一位中国当代杰出艺术家的敏锐观察与独立思考。 


关键词:西藏军区 (责任编辑:韩政)

相关文章

羌文化传承后继有人

内容简介:羌文化传承后继有人......

2021-04-05 11:21:36

沈阳二战盟军战俘营旧址陈列馆举行清明祭奠

内容简介:沈阳二战盟军战俘营旧址陈列馆举行清明祭奠活动......

2020-09-16 14:3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