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荣全国人大代表、厦门大学校长信息化时代与教育变革
在信息化的时代,要从教知识向教学习转变。
张校长,今年的全国两会您准备了哪些议案?
我带来了三个议案。
第一个议案是我国抢占海洋碳汇国际制高点。2020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列入了2021年八大重点任务之一。
中国是发展中大国,减排的压力很大。海洋是地球上最大的碳库,发展海洋碳汇、研发海洋“负排放”技术,是我国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重要途径。
如何抢占制高点?我们有几点具体的建议:第一,布局蓝碳研究,加快海洋碳汇技术的研发与应用。第二,引领海洋“负排放”计划,推出中国引领的海洋“负排放”标准体系。第三,做好蓝碳建设,陆海统筹的顶层设计,探索建立基于海洋碳汇的区域生态补偿制度。第四,实施蓝碳潜力分区评估计划,全面掌握沿海地区海洋“负排放”潜力。第五,设立蓝碳国际交流中心,加强海洋碳汇的国际合作。第六,建立统一的海洋碳汇经济价值核算体系,探索建立蓝碳交易市场。通过这些举措,能够确保我国在海洋碳汇方面取得话语权,从而占据海洋碳汇的国际制高点。
第二个议案是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2020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就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深化教育领域评价改革作了系统部署。
进入新发展阶段,教育评价体系需要在理论、方法、实践、技术等多方面有所突破,引领大学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
具体来说,我认为有这么几个方面:
第一,全面总结党的十八大以来的教育改革成果,坚决破除制约教育事业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充分发挥教育评价改革的引领作用,充分激发教育事业的生机与活力。
第二,强化制度规约,完善立法保障。教育评价不仅学校要做好,全社会都要给予配合。国家层面需要进一步加强统筹协调,明确各方职责,建立对评价机构的资质审核制度,统一规范社会第三方机构的教育评价行为,提高准入门槛。
第三,推进内涵建设,营造良好教育生态。这项改革应当强化正面的倡导,给出负面清单,重新审视教育的本质、大学的本质,将大学各项职能统一于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上。
第四,推动技术储能,构建信息化平台。以统一的平台整合各类数据资源库,规范数据源的获取,推动发展性评价。同时,开展教育评价的安全监管,杜绝技术滥用行为。
第五,动员社会广泛参与,形成正确导向。教育评价改革不仅仅涉及到学校,还涉及到社会的方方面面,要对全社会加强宣传教育,让大众理解教育评价改革的意义,了解教育评价规律,更好地配合教育评价改革。
针对教育评价改革,高校承担着责无旁贷的责任。所以,高校首先要认识到教育评价改革的意义,熟悉教育评价的规律,掌握教育评价所具有的诊断、导向、激励三种功能,着力破除“五唯”顽障痼疾,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引导确立科学的育人目标,确保中国科教事业朝着正确方向发展。
我认为教育评价改革重在建立基于学科发展特点,以质量和贡献为导向的评价体系,重点评价对学术、社会以及人才培养的贡献,真正建立起科学、合理、有效的评价体制,促进经济社会发展。
第三个议案是如何进一步发挥高等教育在两岸融合发展中的支撑和引领作用。
我建议: 第一,探索建立两岸高等教育合作的先行示范区,充分发挥福建对台的区位优势和人文优势,鼓励和支持福建与台湾高校、企业及社会各界加强交流合作。
第二,加强两岸高校的科技创新合作。
第三,建议完善全国教育战略布局。海峡两岸高等教育作为我国教育布局的重要板块,在促进两岸融合发展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第四,加强战略高校的协同合作。厦门大学是“双一流”建设的国家队,也是区域高等教育的排头兵,在协同机制中,厦门大学可以发挥更大的作用,作出应有的贡献。
随着大数据的应用和人工智能的普及,传统的教育模式也受到了一定的冲击。厦门大学为适应新的社会发展,作出了哪些调整和变革,能否请您结合具体措施和我们讲一讲?
2020年由于疫情的原因,中国很多学校率先开展了线上教学,厦门大学也在线上准时开学。这样的实践,既让大家感受到传统教育模式的转变,也为今后我国开展新形态的教育奠定了基础。
厦门大学针对信息化时代的教育形态做了很多思考和探索,做了一些调整和变革。
第一,转变教育理念,以学生为中心。过去,我们对教育的推动和评价大多围绕教师展开,其实线上教育更需要以学生为中心,因为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并且,厦门大学积极提升学校相关部门的信息素养和信息化支撑能力,更好地服务于人才培养,比如提供更加人性化、智能化、便利化的学习平台。
与此同时,厦门大学新设了人工智能、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网络空间安全、储能科学与工程、化学测量学与技术等本科专业,这些新专业是为了和信息时代、大数据的应用、人工智能技术相衔接,希望通过“互联网+”的环境,学生有新的学习内容和方向。
第二,以学为中心,创新教学模式。在信息化的时代,要从教知识向教学习转变。知识只是载体,主要是培养学生的思维方式。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自然会掌握这些知识,而且会掌握面向未来知识的学习能力和应变能力。
第三,以个性化成才为目标,重构培养体系。比如,可以利用虚拟仿真技术让学生多次实践。2019年,厦门大学成功发射了“嘉庚一号”火箭。这个项目由厦门大学航空航天学院开发设计,旨在促进学生基于飞行器设计知识进行自发探索、自主设计和自主创新。厦门大学基于大数据分析为个性化培养提供有效支撑。通过分析学生的专业、选课、图书浏览记录等各种信息,推送学生可能需要的信息资源。此外,厦门大学还推进了本研一体化,把研究生的课程纳入到培养方案中,打通本科生教育和研究生教育的壁垒,实现个性化培养。
看得出厦门大学为传统教育模式向信息化演变过程中做了很多探索。请问张校长,在新时代办学格局下,厦门大学怎样更紧密地推进产教融合?
产教融合一直是社会各界关注的话题,过去叫产学研合作,但是现在要把产学研合作在更高的层面上推进产教融合。这个转变的差别在哪里?最大的差别是更加突出了人才的作用,突出了教的作用。所以,在这个过程中,不仅要推进学校的技术转移,还要推进人才在技术转移的过程当中的成长,以及人才在技术转移过程中对产业的输送。所以,这项工作又叫师生共创、人技同输,这本身就包含了产教融合的思想在里面。
厦门大学在这个过程中,要考虑四个方面:第一,要体现国家的需求。第二,要体现学校的整体定位。第三,要体现行业的特色。第四,要用好区位优势。
怎样做才能更好地推进产教更紧密地融合?我认为主要是几个方面:第一是突出协同。第二是突出创新。第三是要突出成果转化,重视产学研用的深度融合,一体发展。
张校长,对标国家战略,厦门大学是如何用创新来为 “一带一路”建设赋能的?
厦门大学地处福建的厦门市,本身拥有“海丝”核心区和战略支点城市的重要区位优势。
第一,厦门大学努力为“一带一路”建设培养创新人才,在中国高校中率先落实“走出去”战略,在马来西亚设立厦门大学马来西亚分校。通过分校的平台积极为“一带一路”建设培养各类人才。现在分校已有两届近一千名的学生顺利毕业,这些毕业生在各自的领域为“一带一路”建设服务。
第二,厦门大学努力为“一带一路”建设强化科技支撑。依托厦门大学的海洋学科优势,做好海洋文章。马来西亚分校设立了中国东盟海洋学院,系统培养海洋科技人才,积极与东盟各国开展海洋高新技术的协同创新。同时,还依托厦门大学的“嘉庚”号科考船,打造“海丝课堂”,共同打造中国与东盟国家海洋科教融合的交流基地,为共同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作出贡献。
第三,厦门大学努力为“一带一路”建设提供资政建言。厦门大学从“一带一路”建设大局出发,聚焦经贸投资、营商环境、知识产权、能源政策、教育合作等重点热点问题,注重发挥多学科优势,为有关部门提供高质量的咨询报告。厦门大学还组建了“一带一路”研究院,集成研究资源,推动高质量发展。
2021年是厦门大学建校百年,请问学校为此做了哪些计划和安排?
在今年4月6日厦门大学将迎来百年校庆,厦门大学以弘扬“嘉庚精神”、奋进一流征程为主题,把办好百年校庆与百年党庆同谋划、同部署、同推动。在这方面,厦门大学已经开展了一系列的活动。目前,百年校庆活动包括举办建校一百周年的庆祝大会、文艺晚会,举办世界大学校长论坛、人文社会科学国际论坛、嘉庚论坛等各类高层次的学术活动和国际交流合作活动等。所有活动都是在注重疫情防控下展开,其中有不少活动是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举办。不论以什么方式举办,校庆活动都会大大拉近师生和厦门大学校友之间的距离。
新的百年开启,请问厦门大学如何弘扬“嘉庚精神”,建设世界一流大学?
这个问题其实和前一个问题是衔接的。举办百年校庆其中一个考虑就是希望通过校庆来凝聚共识,共同开启厦门大学新的百年征程。
在新的百年征程中,最重要的是做好“十四五”的工作。“十四五”是厦门大学新百年的起点,对厦门大学来讲是具有特殊历史意义的关键五年。在谋划“十四五”发展的过程中,结合筹备百年校庆活动,认真总结回顾百年办学经验,弘扬“嘉庚精神”,认真总结党的十八大以来厦门大学“自强不息、止于至善”的优良传统以及在新时期的传承和发展。深入思考如何在新发展阶段谋划厦门大学新百年发展,如何以新发展理念来指引学校改革发展,如何更好地融入新发展格局。深入思考如何实现对人才培养能力的再提升、对学科建设体系再优化、对研究方向再凝练,努力汇聚更多优秀人才,作出更加突出的贡献。在中国教育现代化的进程中能够当好主力军。
面对新的百年发展宏图,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推进一流大学的建设和发展:
第一,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着眼于国家科技创新、产业升级和社会发展的重要理论和实际问题。
第二,瞄准一流标准提升水平。主动对标世界一流水平,打造中国理念、中国制度、中国质量的优势,做世界高等教育改革的参与者、推动者。
第三,坚持立德树人出人才。一流大学首要任务就是培育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要面向经济社会发展的主战场,优化学科结构和专业设置,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自主调节机制,以质量为导向的评价机制和资源配置机制,不断提高人才培养和社会需求的契合度。
第四,深化学科建设优化布局。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基础是学科,关键也是学科。如何深化学科建设?一是要有准头,二是要有闯劲,三是要有定力。四是要把学校的基础学科和基础研究的优势发挥出来。
第五,改革创新驱动促发展。人才是第一资源,是与“创新是第一动力”的重要结合点。要脚踏实地,志存高远,在突破关键核心技术,探索前沿科学问题,和解决重大社会现实问题等方面作出重要的贡献。
关键词:
(责任编辑:宋薇薇)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