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试点普通高中登记入学,是否利于缓解“职普分流”焦虑?
今年,北京市将在东城区和西城区的5所普通高中开展登记入学试点。3月22日,这两区教委发布试点学校名单和登记入学计划,共有5所高中计划通过登记入学招生420人,被录取的学生将不再参加中考志愿填报。
这几天,这一招生改革举措引发社会讨论,“学生‘免试’升高中”成为其中热点话题。北京这项改革新举措利好哪些学生?是否有利于缓解当下社会的“普职分流”焦虑?对此,记者采访了多名教育界人士。
北京普通高中登记入学试点工作如何开展?
记者注意到,3月19日,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发布了《关于做好2022年高级中等学校考试招生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
《意见》中提到,为系统推进教育评价改革,探索多元招生录取方式,2022年开展中等职业教育自主招生试点。在东城区和西城区的部分普通高中开展登记入学试点,具体办法由东城区、西城区制定发布。
随后的3月22日,北京东城和西城两区教委都发布了关于开展普通高中登记入学试点工作的通知。根据通知,东城区试点校为北京市第二十一中学和北京市第五十中学分校,西城区试点校为北京市第五十六中学、北京市宣武外国语实验学校和北京市西城职业学校附设普通高中班。其中,前4所学校的登记入学计划均为80人,西城职业学校附设普通高中班登记入学计划为100人。
通知明确,已参加2022年初三年级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报名、具有普通高中升学资格且具有本区所在学校连续三年学籍的应届初三年级学生可自愿报名参加登记入学,报名学生还需满足初中综合素质评价等级达到B等及以上,地理、生物科目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的卷面成绩不低于42分(卷面成绩总分值70分)的要求。
各试点校报名时间均为4月16日,每名学生仅可报名1所试点校(同时报名1所以上学校的学生将被取消报名资格)。符合条件的报名学生人数小于或等于试点校登记入学计划时,全部予以录取;符合条件的报名人数大于登记入学计划时,严格按照登记入学计划人数录取。4月22日报名学生可通过北京教育考试院网站查询录取结果。
被普通高中登记入学录取的学生继续参加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记为“合格/不合格”,不再参加中招志愿填报和其他招生录取。
这意味着,北京东城和西城将有共420名学生的中考成绩不影响他们入读普通高中。
北京招生新尝试是否利于缓解“职普分流”焦虑?
这项被视为可让学生“免试”升高中的改革举措一经发布便引发社会关注。
对于北京这项招生改革举措,网上有些人认为,可以让更多学习成绩不佳的初中生进入普通高中,缓解“普职分流”焦虑;也有人担心登记入学的做法影响教育的公平性;还有人认为,此次试点的几所学校中考分数线靠后,本身生源不佳,对大多数学生和家长的吸引力较小,政策影响力不会太大。
这项招生改革利好哪些学生?
对此,有北京教育界人士向记者表示,北京此次进行试点的几所学校中考分数线的确相对较低,因此对初中成绩中上等的学生可能吸引力不大;但给初中成绩相对靠后的学生,特别是可能考不上普通高中但又不想上中职的学生,增加了上普通高中的机会。
还有教育领域人士指出,此次北京开展试点的两区内,高级中等学校生源有所减少,而这几所试点校对学生和家长的吸引力本身相对较弱,实施登记入学,将选择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有利于提升这几所学校对学生的吸引力。
这样的招生改革举措是否有利于缓解当下的“职普分流”焦虑?
对此,上述北京教育界人士表示,就北京来说,教育焦虑主要不在“普职分流”上,而在如何让孩子“上名校”上。因为北京的教育资源相对丰富,实际能上高中的学生不会低于七成,“普职分流”压力并不算太大;但同时,北京的教育资源丰富却不均衡,高中名校主要集中在东城、西城和海淀三个区,“上名校”的竞争比较激烈。
记者注意到,《意见》中提到,2022年北京普通高中招生规模7.4万人左右,中等职业教育招生规模3.3万人左右。按此计算,普职比约为7:3。
“考虑到通常情况下,有部分初中生毕业后会选择停止学业,预计北京实际有超过七成的初中毕业生能上高中。”上述北京教育界人士进一步说道。
还有教育界人士向澎湃新闻表示,若登记入学试点校是北京普通高中里的名校,则实际就等同于高中实行多元化招生录取,改革意义会更大;不过,高中实行自主招生会涉及教育公平等诸多方面的问题,实施起来会比较复杂。
尽管登记入学举措未必能缓解北京家长、学生的教育焦虑,但值得关注的是,北京正在努力解决优质教育资源分布不均衡的问题,缓解教育焦虑。
《意见》明确:按照教育部关于完善优质普通高中招生计划分配到初中学校相关政策要求,将北京全市优质普通高中不低于50%的招生计划分配到一般初中校,统筹优质教育资源配置,落实校额到校政策,促进基础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这意味着,一般初中学校毕业生将有更多进入优质高中就读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