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绣郎”挺励志
说起绣花针,人们常把它和女性连在一起,但今天故事的主人公却是一名33岁的“绣郎”。
彭宗旺正在认真刺绣。南华县融媒体中心供图
他叫彭宗旺,家住云南省楚雄州南华县龙川镇平山村委会文笔村,一家五口,上有年迈的父母和奶奶,下有未成家的妹妹,自己又身患残疾,家里负担重。
两年以来,原本对生活失去信心,每天追着太阳晒,无所事事的彭宗旺,人生轨迹悄然改变。
是绣花针改变了他的人生。
学了刺绣后,彭宗旺阳光自信很多。南华县融媒体中心供图
记得2岁那年,一场高烧导致彭宗旺下肢无力,从此不能像正常人一样行走。看着同龄人每天蹦蹦跳跳上学,他自卑,笑容逐渐从脸上消失。
2020年,在南华一家彝绣加工车间外晒太阳的彭宗旺透过车间落地玻璃看到一幅幅画在“绣娘”飞针走线下变得栩栩如生,他来了兴致,鼓起勇气报名参加培训。
经过培训,彭宗旺瞬间敞亮起来。如今的他,每个月靠刺绣能有1600左右的收入,更重要的是,笑容时常挂在脸上。
这天,来到彭宗旺工作的车间里,只见他正用绣花针穿上七彩丝线,编织一个关于彝绣的梦——彝绣作为彝族群众传承千年的指尖技艺,不仅记录了彝族群众对美的追求,如今更是成为当地群众增收致富的一项新兴产业。
彭宗旺正在和工友讨论刺绣。南华县融媒体中心供图
“每次坐在绣架前,看到一幅幅作品在我的针下成形,我很开心,原来我也可以通过努力改变生活。”彭宗旺说。
彭宗旺的改变,车间负责人丁兰英看在眼里。“我从2014年返乡创建加工厂以来,各级党委政府非常支持。”她说,党委政府扶持自己,让自己有义务将爱心传递。针对脱贫人口、残疾人、部分因家庭原因不能正常上班人群等群体,她开展技能培训,让这些人能自食其力,并实现勤劳致富。
拿彭宗旺来说,刺绣改变的不仅是他的性格,他的生活质量跟着改变。“我再也不是家庭和社会的负担,而是可以为家人撑起一片天的男子汉。”他颇为激动地说。
关于未来,彭宗旺想开刺绣工作室,带着“绣郎”绣花、品茶,谱写生活的诗情画意。
心若向阳,总能看见春暖花开。彭宗旺只是近年来南华县开展自强、诚信、感恩教育的一个成功案例,下步工作中,南华县将积极宣传党的各项惠民政策,将党的声音传递到千家万户,把自强诚信感恩教育与乡村振兴紧密结合,提升乡村振兴之“志”,补足自立自强的“精神之钙”,提振农民群众的“精气神”,增强农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同心同向合力推动乡村振兴见成效,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吕玉玲 南华县融媒体中心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