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百年旗袍 手艺更是“守艺”
“我觉得旗袍是可以让每一个中国女性穿上都很美的一种服饰,它是有温度的。”君临百年旗袍的第四代传承人张玉梅说。
在重庆市沙坪坝区天星桥一个旧街巷里,君临百年旗袍工作室静静地“隐匿”其中。古朴的八仙桌、百年的杨木老床,以及条几、屏风、五斗柜、长板凳,与一件件精致旗袍构成了一幅中式大宅的古典场景。
张玉梅正在工作台上裁剪旗袍。从选料、量身、裁剪再到手工缝制、绣花,每一步都是如此的慢悠悠。
工作室里陈列着几百件做工精良的旗袍,锦缎、丝绸、麻纱、棉布,高领、斜襟、开叉,滚边、钉珠、盘扣、刺绣……不同风格、不同质地、不同款式的旗袍,都是张玉梅和同事们的作品。
因为热爱所以坚持
要做自己最喜欢的事
张玉梅是重庆铜梁人,今年26岁。从19岁开始,她便进入君临百年旗袍工作室学习旗袍制作,至今已是第七个年头。
因为从小喜欢传统文化,读书的时候张玉梅学的就是服装设计专业。毕业后,张玉梅在师兄的介绍下,来到君临旗袍工作室,开始接触如何制作一件旗袍。
“最开始来工作室的时候很辛苦,首先需要做两三年的学徒,做饭、打杂,那时候不会系统学习如何做旗袍。”张玉梅说,每每工作室的师傅们开始做旗袍,她就站在旁边看。
“做学徒的时候,每个月只有六七百块钱,很多亲戚朋友都劝我去做其他行业,舅舅甚至还给我介绍了例如文员、房地产销售、公司策划等很多其他工作,他们觉得那些行业都比做旗袍有前途。”张玉梅回忆起刚入行那段时间,感慨万千,好在父母特别支持,成为她坚持下来最大的动力。
渐渐地,张玉梅把制作旗袍的流程、工序看熟了。正是靠着这样的悟性,她被工作室第三代传承人蒋玲均选中,学习制作旗袍。虽然蒋玲均是她的老师,但张玉梅仍喜欢称呼她“蒋姐姐”。
跟着蒋姐姐学习,张玉梅从裁剪到缝制,再到做盘扣、绘图,然后到旗袍上面的纹样……一步步下来,张玉梅发现做学徒那会的“看会”其实只是入门,里边的门道并不简单。
张玉梅回忆说,她正式开始学手艺的时候,已经毕业两三年了,身边的同学朋友有的发展得不错,“其实,那个时候内心还是比较挣扎,也有点怀疑自己的选择,但最终还是凭着对传统文化的喜爱坚持了下来。”
磨砺才能出成绩
做出自己满意的旗袍
一件旗袍,看着简单,但从选料到制作完成,需要经历多道工序。
在特定的空间环境下,深入了解顾客的需求;对顾客身体38个部位进行测量设计;选取布料,逢中裁剪出圆领、开叉;再到衣上绣满花纹,领、衣、襟、裾滚边,最后完成一件旗袍的制作……
“从入行到现在,我平时除了跟着蒋姐姐学习旗袍的制作以外,还时不时会找机会出去研修学习,提升自己的制作技艺。”张玉梅说,她为了让旗袍和蜀绣结合得更好,专门在2018年、2019年两次去非遗研修班学习蜀绣。
作为我国四大名绣之一,蜀绣是张玉梅制作旗袍花样里很重要的一种装饰。因其色彩明丽清秀、针法精湛细腻,具有一种独特的韵味,深受客人的喜爱。
“很多客人对我的旗袍作品评价都挺好的,她们满意也就是我最大的满意。”对于张玉梅来说,制作出一件顾客满意的旗袍,是她最满足、最有成就感的事。
“有一个客人艾姐姐让我印象非常深刻,她是长期在我们这里做旗袍的。有一次,她听说我生宝宝了,就把她家里面孙子用过的那些蒸锅、消毒锅之类的东西,全部都给我拿过来了,我特别感动。然后,她又介绍了她的姐姐过来做旗袍。”张玉梅激动地说,还有一些客人会寄特产到工作室来。
家人和老师、同事的支持,是张玉梅前进道路上最大的助力。如今已经结婚生子的她,也得到了先生及先生家人的支持。“说起来,也是很有缘。我和先生也是因为我的这份事业结缘,最后走到了一起。”张玉梅说。
传承百年旗袍
自己是手艺人更是守艺人
“我觉得旗袍是一种可以让每一个中国女性穿上都很美的服饰,它是有温度的,这才是我们民族的服饰。”张玉梅认为。
作为传承四代的百年旗袍老店,君临旗袍见证了山城从名流云集的陪都时代到繁荣发达的时尚都市,也见证了旗袍的昌盛、没落,再复古。
“一个旗袍手艺人,只有把旗袍做好了,做成了艺术品,才是最好的。”张玉梅说,每一个传承传统手艺的匠人都有一颗将传统文化发扬光大的心,她亦是如此。
“现在社会上的服饰更多是机械化产品,现在的年轻人不太喜欢手工制作出来的服饰,特别是旗袍。他们总觉得很慢,做工也很长,绘图绣花这些很费时,最后做出来的成品价格还很贵。”张玉梅说,这并不是一个很好的现象。
为了把传统手艺、百年传承的君临旗袍发展下去,张玉梅在闲暇时间会翻阅大量的中西方时装杂志等书籍,研究现在的时装文化。她认为,只有找到“现代人的口味”,找到年轻人喜欢的元素,才能把它们融入到旗袍的设计中,让更多年轻人了解旗袍,了解非遗,了解传统手艺。
“我没办法左右别人的思想,只能从自己做起把这门手艺守住。”采访最后,张玉梅坚定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