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余:父子联手 传承非遗制鼓技艺(图)
11月10日,新余市渝水区水北镇公塘村,谢歌美父子正在认真地为鼓挑选大小合适的牛皮。鼓皮决定着鼓的品质,父子俩不敢有一丝马虎。
父子俩合力组装鼓腔。这个环节非常考验体力。
鼓皮钉好后,谢歌美正在检查细节的处理。
谢丹桂检查鼓腔木板的质量。
刮牛皮十分讲究刀功。皮子厚薄不均会直接影响鼓的音质。
鼓腔做好之后开始蒙皮。
钉钉固定、装饰。
谢歌美使尽全身力气,将鼓皮拉紧。
本报记者 洪子波 摄影报道
组装鼓腔、蒙皮、拉皮……11月10日,新余市渝水区水北镇公塘村,70岁的谢歌美和儿子谢丹桂正忙着制作一个直径1.5米、高度2米的牛皮鼓。谢歌美从小跟舅舅学习手工制鼓,如今已经整整42年,方圆百里的鼓大多都是出自他之手。
牛皮鼓,又称堂鼓、喜庆鼓,多用于婚嫁迎娶和迎新年等活动。随着新农村建设和乡村振兴的推进,村民的生活也日益富足。近几年,谢歌美父子接到的订单也在不断增多。
“现在的人喜欢大鼓。鼓越大做起来越耗体力,而父亲随着年龄增长体力渐渐跟不上,所以他希望我能回来把制鼓这门手艺传承下去。”谢丹桂以前在浙江义乌经营电商,做得风生水起,收入很不错。但看着父母一天天老去,制鼓手艺也面临失传,权衡之下,2015年谢丹桂选择回到父母身边,跟着父亲学习制鼓。
牛皮鼓的制作有数十道工序,包括处理牛皮、刨制鼓腔、蒙皮、拉皮、钉钉……每道工序都考验着手艺人的技艺和耐心。
没有模具,全凭手感,谢歌美父子的手就是活尺子和活圆规。谢歌美告诉记者:“组装鼓腔,木料很重要,弧度过渡得越自然,做出来的鼓腔越圆。”不一会儿,一根根带有编号的木板,在谢歌美父子手中变成了一个圆滚滚的鼓腔。
“鼓要做得好,拉皮、蒙皮也是关键。皮拉得越紧,发出的声音又响又脆。”经过几年的学习,谢丹桂已经完全掌握了制鼓的精髓。
不过牛皮鼓制作周期长、成本高,卖鼓的收入远不如谢丹桂在浙江工作的收入。“但是制鼓是我们家族延续了上百年的技艺,把它传承下去是我们这代人的责任。”谢丹桂说,何况回乡制鼓还可以陪伴年迈的父母。
近几年,谢歌美父子制鼓的名气越来越大。2020年,谢歌美父子的水北牛皮鼓制作技艺被列为新余市非遗名录,父子俩也都获得该技艺传承人的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