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大汉张元汉的志愿情结
19日,大庆市50岁的张元汉坐在椅子上,双手操作着手机,在他所创办的“心连心志愿者协会”志愿者群里,组织下周的志愿服务事情。“饺子咱们提前包好,到了老人家,咱们尽快行动,在春节前给老人把屋子打扫好。”一声令下后,志愿者群里纷纷留言,一会儿功夫报名额满。1米82的张元汉看着手机满足地笑了。
缘起 一次难忘的推车经历面对记者,说起做志愿的原因,张元汉表示自己也很意外,原本是和朋友一起出去游玩,没想到路上遇到了一个步行艰难、负重推车的老大娘。老人眼神空洞,满头白发,时不时地停下休息,仿佛拼尽全身力气,也要把捡拾废品的小车推回家。“我们见状赶紧跑去帮忙,几个人又推又拉,最终把老人送回了家。”让张元汉意想不到的是,老人的家有点不一样,不大的院子里堆满了捡拾来的杂物,“纸壳、铜丝、甚至是塑料磁带,只有你想不到的,没有院子里没有的。”一间再普通不过的土坯房,四壁龟裂。
此后,张元汉就带着他的朋友们隔三差五地来老人家里服务。看着已经70多岁生活困难的王大娘,还要抚养一个50多岁的智障儿子,张元汉便想帮助她们,但想到自己一人的力量毕竟有限,回去后,他便成立了“心连心志愿者协会”志愿团队。
“每次去王大娘家,我便事事留心,她家换电线、整理屋子的事全都干。有一次,我们用了一天时间,20名志愿者一起帮老人收拾院子,整理杂物。那天我们每人戴了两副手套那都冻透了双手,经过8个小时的连续清理,最终把杂物清理到一辆小货车上卖到了废品回收站,为老人换回了两千元。”别看张元汉是标准的东北大汉,做起志愿服务却是耐心细致。“时间久了,许多志愿者给大娘送去米、面、油,后来,我发现老人能力有限,我就多方打听、联系,最终帮老人联系到一家食堂,食堂也愿意献爱心,为他们提供每天的饭菜,排骨、鱼、青菜换样吃。”看着生活因张元汉努力而带来的改变,王大娘紧皱的眉头终于舒缓了。
淘货 一张床也得跑去抢在大庆的二手市场上,总能看见张元汉来回忙碌的身影,一会儿到旧家具店铺里挑选,一会儿又站在市场入口打电话,因为张元汉有一个帮智残娃买床的承诺必须实现。2017年开始,张元汉带领团队在大庆市福安残疾人寄养中心为28名身残智残的孩子们做志愿服务。5年来,他们为孩子们改善生活环境、精心制作美食、捐赠换季衣物、学习用品、生活用品。
志愿者李易男表示,随着服务的深入,团队了解到生活在寄养中心的孩子们上下铺睡觉,存在安全隐患。“队长张元汉就想了一个办法,开始到处托人找二手床,二手市场、拆迁的旧楼附近,只要有一丝机会,他会放下工作就去忙孩子们的事情。”两个月的时间,张元汉几乎跑遍了大庆能找到旧床的地方,“我只要听说哪儿有,哪怕有一张我也拉回来,我自掏腰包为孩子们换了35张床,重新购买床垫,添置床上用品,看着孩子们撒欢地在床上翻滚,那笑声别提多好听了。”张元汉说。
在相处中,张元汉也和孩子们建立了深厚的友谊。张元汉告诉生活报记者,寄养中心有一个患严重自闭症的孩子,他唯一说的一个字,就是见到张元汉时高兴地喊出“爷”。工作人员经常问他,为啥只说一个字,咋就跟你这么亲?张元汉笑着说:“我把他当做孙子一样爱,他叫我爷不是正对嘛。”一个字,一段情,感化了所有工作人员,更激励了团队的每一名志愿者。
负重 一双磨出老茧的双手交谈中,张元汉的一双老茧手吸引了记者注意,“这两年因为疫情,参与了很多活动,有的时候是组织团队为2000多户居民做好配送酒精的准备工作,并在第三天的清晨挨家挨户配送酒精;有的时候是带领团队在-20℃的室外,每天为进出社区近千人进行体温检测、身份核验、近期行程查询等工作。”张元汉说。
志愿者郜恩民表示,团队中的志愿者有的人每天为包保居家隔离住户购买生活必需品20余次,有的为保证消杀次数及质量,每天配合物业人员进行公共区域消杀消毒。张元汉说,身为队长可能承担更多的压力,白天灌装酒精,晚上抗上一个玻璃丝袋子就去挨家敲门,“忙完回到家,已经累得没力气吃饭,坐在椅子上休息一会儿,一不小心就睡着了。”为了让队员能轮休,张元汉每天都是最后一个离岗。
对于未来,张元汉坦言,没有什么远大的目标,只想踏实地做好当下,自己虽然是一名普通的在岗司机,却也有着无限的爱意想温暖更多的人,“现在,我们团队已经有100多人,欢迎更多人关注我们的团队,想献爱心,永远不晚,我们团队随时可以加入。”
照片为张元汉提供
原标题:东北大汉张元汉的志愿情结 帮困难老人清理院子8小时 自掏腰包为残疾儿童换了35张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