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静荣膺“2020中国经济十大杰出女性”、“2020中国经济十大创新人物”
2020年是两个一百年目标交汇,两个五年规划交接的关键之年,为更好地推动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12月20日,由中国亚洲经济发展协会、《环球时报》社和中国经济新闻联播网联合主办的“2020中国经济高峰论坛暨第十八届中国经济人物年会”在北京隆重举行。
本届论坛以“新科技、新动力、新模式”为主题,旨在全面探讨和解读中国企业创新驱动战略,助推中国经济转型升级。盛会得到政商领袖、专家学者与主流媒体的高度肯定和大力支持,第十二届全国政协副主席刘晓峰出席峰会并作开幕致辞。清华大学环境学院党委副书记吴静受邀参会。
中国经济高峰论坛已连续成功举办18届,旨在通过发掘在中国经济发展进程中涌现出的领军人物和先进典型,并围绕中国经济的创新与发展开展高层次的讨论,更好地推动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活动在社会上引起了广泛反响,并多次受到有关领导人的高度肯定,已成为弘扬新时代企业家精神,展示优秀企业的重要窗口,以及中国经济领域最具含金量的活动之一。
为了鼓励勇于创新、获得突出成绩的优秀企业家,同时通过树立先进榜样,弘扬企业家精神,以此来激励更多的企业家取得更大影响力,大会着力挖掘了一批新时代各个行业的优秀企业家代表,并以“创新力、影响力、贡献力、发展力、经营力”五大评选标准进行候选人的资质考核。凭借在水污染预警溯源方面做出的突出贡献,清华大学环境学院党委副书记吴静荣膺“2020中国经济十大杰出女性”、“2020中国经济十大创新人物”。
吴静, 清华大学环境学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全国工业过程测量控制和自动化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分析仪器分委员会委员。17年来专注于水污染预警溯源原理、技术和仪器的研究。
吴静长期扎根一线,拥有12项发明专利。在国内外主流期刊和国际学术会议上发表论文130余篇。获得日内瓦国际发明展特别金奖、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教育部技术发明二等奖、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奖、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高校展区优秀展品奖二等奖、国际发明展览会银奖等。发明的水污染预警溯源仪与22纳米光刻机等技术一起入榜《科技日报》的2018年“国内十大技术突破”,是我国首个入榜的环境技术。中央电视台、科技日报、中国环境报、浙江卫视等进行了专门报道。技术和仪器已在全国18个省市自治区应用。
创立水质指纹溯源理论和技术体系
针对没有专门溯源理论与技术的问题,吴静逐步建立起溯源的“基础理论-方法体系-技术体系”,并发展出“水质指纹提取技术”、“水质指纹识别技术”、“水质指纹数据库技术”和“多尺度预警溯源技术”四大核心技术。水质指纹库是溯源技术准确的关键和推广的基础。吴静建立了全球最大的水质指纹库,含污染源(269种)、污染物(344种)和水体(29个国家/地区的391个水体)三个子库和千余条典型水质指纹,且每年增加30-40%。收纳的污染源种类覆盖了全国污水总量85%以上的行业。
发明国际上首台污染溯源仪
溯源过程等比较复杂,一般用户难以掌握。为快速推广,吴静带领团队将“水质指纹提取技术”、“水质指纹识别技术”、“水质指纹数据库技术”三大核心技术标准化后,完成了仪器化,并根据典型工况,在国际上,率先研制出在线、移动式和台式系列溯源仪。溯源仪的功能有污染早期预警、污染源自动溯源和污染留证,其中,后两功能是独有功能。
溯源仪问世前,监测设备只给出特定污染物浓度。溯源仪打破监测仪器只测不分析的现状,向智慧化监管仪器迈进了一大步,获日内瓦国际发明展特别金奖和国家重大仪器专项资助,入榜《科技日报》的2018年国内十大技术突破。
创新水环境监管和执法模式
吴静攻克了污染溯源难、溯源慢的行业难题,得到国内外同行的认可。技术和仪器已在全国18个省市自治区应用,即将出口一带一路国家,取得了良好的环境和社会效益。水质指纹溯源技术和仪器的使用,引发了水环境监管和执法模式的改变。这个模式在深圳应用后,用户反映可提高环境监管效率20倍以上,仅2018年,就用于28起环境案件。另外,山西建立了环境溯源实验室开展司法鉴定,河北环境综合执法局引进了溯源仪用于执法,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环保部华南环科院等高水平研究机构添置了溯源仪用于污染应急、水体检测等。由于成本大幅降低,溯源逐渐成为例行监管项目,例如昆山开发区在全国首家将溯源作为河道定期监管项目,济南环保局对瀛汶河和牟汶河进行定期溯源,溯源被纳入北京市《城镇排水管道检查技术规程》。
发明国际上首台污染溯源仪
溯源过程等比较复杂,一般用户难以掌握。为快速推广,吴静带领团队将“水质指纹提取技术”、“水质指纹识别技术”、“水质指纹数据库技术”三大核心技术标准化后,完成了仪器化,并根据典型工况,在国际上,率先研制出在线、移动式和台式系列溯源仪。溯源仪的功能有污染早期预警、污染源自动溯源和污染留证,其中,后两功能是独有功能。
溯源仪问世前,监测设备只给出特定污染物浓度。溯源仪打破监测仪器只测不分析的现状,向智慧化监管仪器迈进了一大步,获日内瓦国际发明展特别金奖和国家重大仪器专项资助,入榜《科技日报》的2018年国内十大技术突破。
创新水环境监管和执法模式
吴静攻克了污染溯源难、溯源慢的行业难题,得到国内外同行的认可。技术和仪器已在全国18个省市自治区应用,即将出口一带一路国家,取得了良好的环境和社会效益。水质指纹溯源技术和仪器的使用,引发了水环境监管和执法模式的改变。这个模式在深圳应用后,用户反映可提高环境监管效率20倍以上,仅2018年,就用于28起环境案件。另外,山西建立了环境溯源实验室开展司法鉴定,河北环境综合执法局引进了溯源仪用于执法,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环保部华南环科院等高水平研究机构添置了溯源仪用于污染应急、水体检测等。由于成本大幅降低,溯源逐渐成为例行监管项目,例如昆山开发区在全国首家将溯源作为河道定期监管项目,济南环保局对瀛汶河和牟汶河进行定期溯源,溯源被纳入北京市《城镇排水管道检查技术规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