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麟淇:致力探矿安全研究的女专家
【名片】
黄麟淇,女,中南大学资源与安全工程学院副教授,1987年10月出生。从事矿山微震监测和安全预警等方面的研究工作,曾获湖南省托举工程项目——年轻优秀科技人才、湖南省技术发明奖一等奖、湖南省自然科学奖二等奖等荣誉。2021年12月18日,被授予第十一届“湖南省青年科技奖”。
【故事】
“这个地方太糙了,我怕磕碰到你们。”2021年的最后一天,记者来到中南大学资源与安全工程学院地下岩石力学实验室,黄麟淇细心地提醒。
环顾实验室四周,有岩样制样设备、磨抛机、岩样养护箱……黄麟淇依次介绍这些设备的用途,接着又蹲下来拿着打磨好的岩样给记者看:“我们通常会从矿山按标准要求,从不同的角度、位置钻取一些岩芯出来,打磨加工成标准的岩样做实验,分析它的岩性。”
和矿山打交道,安全责任重于天。我国金属矿进入深地开采以后,复杂的岩石受力环境严重影响着地下岩体的稳定性。基于系统的研究,黄麟淇提出了矿震定位新方法,解决了深井动力灾害预警和防控难题。“我们根据矿山的个体情况,因地制宜、量身定制微震预警系统,给矿山装上一些传感器,对岩石破裂情况和震动的时间、空间、强度进行预警。”
如今,黄麟淇一个月大概要出差两次,去金属矿地下深井做现场工作,下过最深的矿井有1050米。对她而言,下井,从来不是一件可怕的事,却曾是一件难事。
还在读大四的时候,全班去矿山实习,没想到管理方拦着女生不让进矿井,黄麟淇等女生只能在外面干等着。领不到下井“门票”这件事让她很吃惊,也让她对井下的世界更加好奇。
为了下井,她主动帮着男同学干体力活,想跟着他们“混”进去,可总是被拦了出来。她这才知道,绝大多数矿山都不让女性下矿井。
“既然不让我下井,我就待在矿区3个月没走,每天蹲在矿口找技术员软磨硬泡。”终于,黄麟淇的执着打动了对方。由于所有的矿井下面都没有女厕所,在下井前半天,她特意不吃不喝。
下了井,她猫着腰顺着天梯往下爬,铁钩做成的阶梯有点滑,脚周围是黑黢黢的一片;越往下,越闷热,衣服一下就汗湿了;地下积水多,穿着男士用的大雨靴也无济于事,水一下就灌满了鞋子;粉尘特别大,呛得呼吸道难受,空气不流通让人有些心悸和头痛……“我觉得这些都是能克服的,我不是个娇气的女生。”黄麟淇说。
“我经常跟学生讲,为什么不能把爬天井当作攀岩、把配制相似模拟材料看成小时候玩泥巴呢?”黄麟淇是个典型的乐天派,当她认准一个事情的时候,不会去想有多困难和危险,也不知疲惫,眼里只有无穷的兴致和乐趣。她还自曝“糗事”:因为经常加班到深夜,被不知情的楼管几次锁在了办公楼里,后来楼管索性给了她一把钥匙“自救”。
“黄老师就是我们的正能量源!她积极乐观的做事态度和扎实的科研作风,给我们树立了很好的榜样。”学生吴月晨说。
而在黄麟淇眼里,她最骄傲的是自己团队的学生,尤其是女学生,从刚进入采矿专业时有些抵触,到现在一听说需要出差去矿井就主动请缨撸起袖子走。“只要功夫深,一切都会水到渠成。”她深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