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 陶迎春:把中轴搬到线上
“我们要建设一艘‘数据航母’,把整座城装进去,为智慧城市和精细化治理贡献力量。” ——陶迎春
在“奋进新时代”主题成就展北京展区,有一块“数字中轴线”互动展示屏人气很高。轻触屏幕,纵贯北京老城、全长7.8公里的北京中轴线实景三维图呈现在眼前。
这个实景三维图出自陶迎春及其所在的北京市测绘设计研究院团队。她和同事们历经半年多,把中轴线搬到线上,带观众尽览中轴沿线历史变迁和人文风光。
陶迎春是北京市测绘院大数据中心主任。从业15年来,她一直在和地图打交道,和数据相伴。这些数据汇集起来,绘就了北京城变迁与发展之路。
中轴线是北京城市空间布局的核心。而中轴线申遗,需要精准的空间数据底板,实景三维建设势在必行。这一重任落在了陶迎春及其团队身上。
陶迎春一方面梳理建院以来积累的历史影像、历史地图,另一方面火速开启实景三维测绘。车载激光扫描仪、站式激光扫描仪、背包激光扫描仪等多种先进设备同时上马,精确测定出了中轴线遗产点位置,并分等级进行精细三维建模,从而建成了覆盖中轴线遗产核心区6.8平方公里范围的三维实景。
在三维复现中,陶迎春团队还有重大发现。老天桥是古代皇帝祭天的必经之路,也是北京中轴线的重要节点。然而,随着城市的建设,老天桥地上的痕迹都已消失。
怎样准确定位天桥原址?根据档案记载,天桥坐落在龙须沟上。“我们将1971年管线普查的图纸档案与上世纪50年代的历史影像图叠加后,基本确定了龙须沟的位置。再取龙须沟水系与中轴线的交点,确定天桥的准确位置。结合地下管线的实地探测,天桥原址的位置得以确认,在现天桥景观以北40米处。”陶迎春团队的定位结果最终通过了市文物局组织的专家鉴定。
类似这样的发现还有不少,北上门、地安门等中轴线消失节点,在陶迎春和同事们的努力下得以三维复现。他们还准备将实景三维应用到中轴线遗产监测当中,接入动态感知信息,监测中轴线遗产保存状况。
实景三维中轴线建设工作的顺利开展,离不开前一个项目打下的基础——天安门地区三维立体实景管理系统建设。
陶迎春说,这项工作被列入首都功能核心区控规三年行动计划,建设时间是一年多。2020年9月,测绘院突然接到通知,要在3个月时间内完成,全院立刻抽调组成了近200人的技术团队。
天安门地理位置特殊,有些工作只能夜间进行。10月的北京,夜晚有些凉,大家裹着棉大衣逐一对管线、管井进行探测,饿了就坐一起吃碗泡面,冷了就在广场上跑步活动下。夜晚的测量工作结束后,大家谁都没先回去休息,而是马不停蹄赶回单位把数据整理好,提交给数据制作人员开始进行管线三维建模。
数据采集在技术上也遇到了难题。整个天安门广场有几十万块地砖,大家原以为地砖形制是统一的,简单测量即可。可实地测量才发现,这些地砖形制多样且异型砖多。广场上人流如织,大面积测量十分困难,同事们一下犯了难。
“既然客观条件改不了,那我们就改进方法、改进设备。”陶迎春只得改变思路。她和同事们采用了多种设备联合开展地面点云和地面影像数据采集,创新车载影像和点云超精细正射影像纹理自动生成算法,采集生成天安门地区的正射影像。在地砖编码过程中,提出海量、异形地砖的自动编码算法,实现了对几十万块地砖的逐一编码。这相当于每块地砖都有自己的身份ID,在系统中可以查看到每块地砖的详细信息。
道路信息的采集也少不了设备的更新。每天都有大量的游客前往参观,长安街、前门大街等主干路的车流量也很大。为了不影响城市交通正常运行,陶迎春团队跟刘先林院士团队合作,研发了车载超高分辨率影像采集系统,将工作状态下曝光速度从1秒/张提高至0.3秒/张,车速从20公里/小时提高到55公里/小时,解决了长安街车速正常行驶下对城市道路的高精度数据采集难题。
经过3个月“白加黑”的努力,一份“超精细化”天安门地区三维立体实景数据底板出炉。20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庆祝活动在天安门广场举行,指挥调度、景观布设和保障力量部署等工作都用到了实景三维的成果,大大节约了时间,提高了效率。
“她是对院内数据家底最了解的那个人。”这句话不假,陶迎春和团队已整合了北京市1934年以来的地上地下、多源、异构、多时态、多尺度、海量空间数据。
十年前,北京市测绘院提出了“数据航母”的概念。“记录北京城市发展变迁是我们首都测绘人的职责。”陶迎春说,“我们要建设一艘‘数据航母’,把整座城装进去,为智慧城市和精细化治理贡献力量。”
END
来源:北京日报;记者:任珊;(原标题:陶迎春 北京市测绘设计研究院大数据中心主任 把中轴搬到线上)
原标题:《人物 | 陶迎春:把中轴搬到线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