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方专家热议:粤澳如何联手打造对接葡语国家海洋合作高地
为落实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践行全球发展倡议,推动中葡发展蓝色伙伴关系,共同培育中葡合作发展新动能,推动大湾区粤澳合作机制创新联手打造对接葡语国家海洋合作高地,9月15日上午,“粤澳联手打造对接葡语国家海洋合作高地”学术研讨会以线上方式举行,中国内地、澳门、葡语国家的相关专家学者围绕海洋经济、海洋科技、海洋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等合作议题充分交流研讨,提出深化大湾区粤澳海洋合作的对策建议,商讨建立中葡海洋合作的长效机制,推动“一带一路”框架下中葡海洋合作交流走深走实。
研讨会由中山大学、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珠海)、澳门科技大学联合主办,分别在中山大学、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珠海)、澳门科技大学设立分会场。
“粤港澳大湾区是充满活力的世界级城市群,澳门与横琴是中葡经贸合作的良好平台。”中山大学副校长兰平介绍,中山大学对海洋的探索始于建校初期并延续至今,2008年,学校成立了海洋科学学院,并于2018年发起成立了粤港澳海洋科技创新联盟。目前,中山大学拥有完整的海洋探索体系,包括海洋科考船、破冰船、无人船队等国之重器,14个涉海相关的学院,以及三十万平方米的海洋学科楼群。
本次研讨会重点探讨了各方如何利用澳门平台作用,促进中国与葡语国家在海洋科学领域的交流合作。对此,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珠海)副主任王辉表示,将联合澳门与内地涉海单位,为促进我国海洋科技力量深度协同与创新发展贡献积极力量。澳门科技大学副校长庞川表示,将持续关注澳门特区海洋发展需求,推进海洋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交叉学科人才培养,充分发挥内地与葡语系国家的纽带作用。
随后,自然资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副所长乔方利、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院务委员王书华、澳门城市大学副校长叶桂平、葡萄牙里斯本大学Carlos Guedes Soares教授、澳门海洋学会会长何伟添博士、等分别围绕研讨会主题,结合各自的研究领域和成果做了主题报告,提出了真知灼见,引起与会代表广泛探讨。
其中,中山大学区域开放与合作研究院院长、教授毛艳华以“新形势下中国-葡语国家海洋合作的新动能与新机制”。他认为,新时期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对于推动中国-葡语国家海洋合作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共同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新冠疫情、能源危机等全球性问题是中国-葡语国家深化海洋合作的重要动机,深化中国-葡语国家海洋合作有利于共同应对保护主义、地缘政治等贸易投资新挑战。
粤澳如何发挥各自优势联手打造对接中国-葡语国家海洋合作高地?毛艳华认为,要把握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和建设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等战略机遇,粤澳两地加强合作机制创新;并提出发挥澳门作为中国-葡语国家海洋合作枢纽平台作用、加快建设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建立多主体多层次多元化的海洋合作机制与模式和设立粤澳海洋合作发展研究中心等四方面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