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博物馆的“三级跳”
黄河国家博物馆正在全速建设中(4月14日摄)。本报记者邓放摄
郑州市文化路北段,312公路北侧,一片高大的白杨树林中,便是黄河国家博物馆项目建设工地。4月13日,记者来到这里,只见脚手架林立,博物馆主体结构钢架高耸,Z字形造型已经露出模样。
站在博物馆建筑高处,远处绿树掩映中,隐约可见黄河东去;近处,身着红色工装的工人在紧张地忙碌着,大型运输车辆从四面八方运来建筑材料。郑发集团黄河国家博物馆项目负责人赵欢说:“有1300多名工人在昼夜不停地施工,预计4月底主体结构封顶,年底前主体结构完工。”
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上升为重大国家战略后,为传承黄河文化,讲好“黄河故事”,经过认真谋划,有关部门决定在保留黄河博物馆现有场馆的基础上,另辟新址建设黄河国家博物馆。黄河国家博物馆作为郑州市黄河历史文化的主地标,选址在惠济区文化北路与黄河大堤交会处,占地约135亩,总建筑面积约10.2万平方米,建筑高度约40米,地下一层、地上三层、局部四层,属于特大型博物馆。
黄河博物馆成立于1955年,是我国唯一以黄河为陈列主题的自然科技类博物馆,被誉为“黄河巨龙的缩影”。黄河博物馆老馆位于郑州市紫荆山公园旁,2012年迁至郑州市迎宾路对外开放。
从最初的“展览馆”到黄河博物馆,再到建设中的黄河国家博物馆,黄河博物馆实现了“三级跳”,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人民治黄的功绩、文化旅游事业的蓬勃发展。黄河国家博物馆建筑整体外观借鉴黄河“几”字形大曲大折的建筑理念,屋顶采用绿地花园形式,建成后观众可以漫步在楼顶之上,将黄河的自然之美与文化之美融为一体。主要设有陈列展览区、教育与服务区、藏品库区、藏品技术区等。
赵欢介绍说,黄河国家博物馆项目2021年7月开工建设,为了保证工期,春节没有放假,确保了工程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