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碗饺子敬英烈背后,一个村庄79年的历史记忆
朱村人过年有个规矩:新年第一碗饺子不敬天、不敬地,敬保卫朱村的钢八连24名英烈。
1944年1月24日,除夕,八路军老四团钢八连在山东临沭县曹庄镇的朱村与日伪军血战,24名年轻的战士牺牲,用生命换来了村庄的平安。第二日,大年初一,村民们用第一碗饺子祭奠这些烈士。
历史长河奔腾向前,人们用文字、语言和仪式抵抗时间的冲刷,试图留下永恒的记忆。朱村老陵,24名烈士战斗过的地方,竖起一座纪念碑;人们搜集资料,打捞历史的细节,建起朱村抗日战斗纪念馆;朱村战斗被记载到《朱村志》中,成了历史的一部分。
位于山东省临沭县曹庄镇的朱村抗日战斗纪念馆正门。 新京报记者 赵敏 摄
头碗饺子敬英烈的习俗也被延续下来。包含着感激和怀念的一碗素饺,就这样热乎了79年,为后人讲述着当年的故事。
朱村的“头碗饺子”
2023年1月22日,大年初一。一大早,朱村就热闹起来,人们忙着准备头碗饺子敬英烈的仪式。
饺子包完,在“老支前(支援战争前线的民工)”王克昌家里煮好,人们端上几碗,站在前面,后面的人拿一枝白色菊花,排着队浩浩荡荡来到百米之外的朱村抗日烈士陵园。
73岁的王经臣是这场仪式的主持。早上九点,他站在陵园里纪念碑的一侧,宣布仪式开始。随后,村里的老党员代表走上前,端上第一碗饺子,村支书王济钦紧随其后,接着是几名端饺子的男孩女孩。
2023年1月22日,临沭县曹庄镇朱村抗日烈士陵园中举行新年头碗饺子敬英烈仪式,正在发言的是朱村党支部书记王济钦。 临沭县融媒体中心供图
作为这场集体祭拜仪式的策划者和推动者之一,王经臣对活动的流程早已烂熟于心。他同样熟悉的,还有79年前那段历史。
王经臣从小就听村里的老人讲,1944年除夕前日,沭河西朱村正忙着操办年事,家家户户贴对联、办年货,村里业余戏班子、妇救会、儿童团也抓紧时间搭戏台、排练节目。除夕黎明时分,突然枪声大作,一队千余人的日伪军偷袭村庄,人们赶着牛羊,带着家当逃命。
驻守在沭河东岸的三营八连听到了枪声,连长鄢思甲果断地说:“枪声就是命令!”全连立即集合奔赴朱村,打退了进攻的敌人,全村老百姓安然无恙,八连却牺牲了24名战士。朱村百姓对战士的牺牲悲痛欲绝,第二天天刚亮,就端着热气腾腾的饺子,抱着祭天祭祖用的烧纸,齐聚朱村老陵,祭奠英雄们。
原本朱村有大年初一包素馅饺子,第一碗敬神明祖宗的传统。那次战斗后,每到大年初一,朱村家家户户煮出来的第一碗饺子,都会端到村头的烈士陵园,送给这些“年轻孩子”们。
起先,这是一项各家自发进行的事。王经臣记得,他小的时候见过长辈端着水饺、带着纸钱去老陵上祭拜,大人口中念念有词,“来看你们了,那时候你们过年的饺子都没吃上,就为了救我们牺牲了……”当时他不懂这话背后的意思,长大了,才明白其中的怀念和感恩。
抗日烈士陵园建成后,村里便集体组织这项活动。最开始,活动还是像以前祭天敬祖时一样,村民们扛出自家的桌子,摆上饺子、水果,给英烈们倒上酒,摆上烟,祭奠一场。后来,村里也学习模仿电视上的公祭仪式,没了烟酒,增加了敬献鲜花、瞻仰纪念碑的仪式,不断改进流程。
“钢八连战士以24名年轻生命的代价,救了朱村,朱村人民始终没有忘记钢八连,我们一直怀着崇敬的心情,以第一碗饺子告慰各位英烈,弘扬先烈的崇高精神,寄托哀思。”王经臣拿着话筒讲道。
村里的男女老少们一齐鞠躬,走上前,献上菊花。纪念碑前的供桌上,早已摆好桃酥、蜜饯、苹果、橘子……500公里外,钢八连的现役战士们观看了这场仪式的直播,肃穆,俨然。
朱村抗日战斗纪念碑。 临沭县融媒体中心供图
寻找历史的细节
“这场在朱村历史上意义重大的保卫战里,有哪些人参加?他们叫什么名字?多少岁?来自哪里?他们经历了怎样激烈的战斗?”王经臣一度很好奇。
他是村里的文化人。1950年出生的王经臣有着初中文化,八十年代,他帮村里人代写书信,谁家有红白喜事,写婚笺或讣文,也请他帮忙。在照片和影像不普及的年代,王经臣重视文字记录。母亲在世时,他嘱咐母亲,只要在家里看到有字的纸,就收起来。此后他常常“鉴定”母亲收拾的大小纸头,看纸上记的是工分、字据还是琐事。在重视宗族传承、修志问道的孔孟之乡,王经臣也曾主持参与王氏家谱的修订。
1998年,王经臣着手搜集、整理村史和朱村抗日战斗相关资料。让他苦恼的是,村里老人对那场战争的讲述各异,对战争过程也了解甚少。2011年,朱村新一届党支部召开两委工作会议,决定修村志、对朱村红色文化和历史文化进行发掘。王经臣和村委会工作人员来到杭州、南京、济南等地,寻访当年参与战斗的战士及后人。
在一本记录滨海军区八年抗战之路的书——《滨海八年》中,王经臣获知了当年战争详情。
为搜集朱村保卫战的资料,王经臣向村民王经乾借阅《滨海八年》一书。 新京报记者 赵敏 摄
那是一场没来得及报告上级便开打的仗。除夕拂晓,敌人出动了,驻防沭河东岸的八连连长鄢思甲和指导员交换了一下意见,决定立即作战:“不能让老百姓过鬼门关,打了胜仗再过年。”鄢思甲边和指导员说话,边习惯性地用手抹一下嘴,这表示他决心要这样做。
沭河上结了一层薄冰,八连破冰渡河,从三面夹击日伪军。那时,日军有崭新的九六式机枪、手炮和清一色的三八式步枪,但八路军装备简陋,八连战士温克弟回忆,1939年,他加入八路军115师独立团,该团虽是主力部队,条件仍然很差,冬天没棉衣,装备更是“万国牌”——一个班里有7个国家的枪,有的枪没子弹,有的没撞针,打仗主要靠手榴弹。
不过,八路军没有消极避战。战争持续到午后两点多,敌人扔下30 多具尸体逃走,八连24名战士牺牲,还有多人负伤。八连驻防的顶子村,房东王大娘和六岁的孙儿还在门口等六班战士回来。他们发现,教孙儿唱儿歌的老陈不见了,住在她家的小张也不见了。
战后不久,朱村的干部带领群众,专程来到顶子村慰问八连。他们带来一面锦旗,上面绣了金光闪闪的大字“钢八连”。 从此,这个名字就叫开了。在之后的山东军区战斗英模大会上,八连正式改名为“钢八连”。
纪念救命的恩人
24名烈士,最终被葬在离朱村30公里的江苏省赣榆抗日山烈士陵园上。
他们之中,留下名字的寥寥无几。王经臣曾多次到抗日山寻访24名烈士的墓,问到的消息都是,“都葬在这里,没有名字。”有机会时,他会带着儿子到抗日山,心里默默对他们说一声:“来看你们了,朱村人民没有忘了你们。”
时间的车轮滚滚向前,经历过朱村保卫战的战士们也在不断逝去。1983年,曾在抗日战争时期三次驻防朱村的钢八连老连长鄢思甲病逝后,亲属遵其遗嘱,将他的骨灰撒在朱村村东的沭河河道中。2012年,朱村人民在岸边设立“鄢思甲骨灰撒放处”纪念碑,背面刻有其生平简历,以示怀念。
每年大年初二,王经臣和村两委干部都会去南京看望曾参加过战斗、尚在世的温克弟。年迈的老人见到他们总是欢喜,一再讲起当年的战斗和艰苦,王经臣则会和老人说说现在村里的变化和村民们的好日子。
“是八连救了朱村”。在王经臣看来,纪念救命的恩人,怎么都不为过。
2012年,朱村抗日战斗纪念馆建成,包括朱村抗日烈士陵园、钢八连纪念馆、朱村历史文化陈展室、朱村档案馆、朱村民俗展馆5个红色文化展馆。纪念馆建成后,每有人来参观,就喊王经臣去讲解。为此,他时不时要放下锄头、镰刀,匆匆忙忙从田里跑到纪念馆里,“有一次活干到一半就被喊走,一背桶农药,打了三回才打完。”他笑道。
2023年1月26日,王经臣在钢八连纪念馆中为游客讲解朱村保卫战的历史。 新京报记者 赵敏 摄
王经臣很乐意做讲解,他写了稿子,背下来,还不断丰富和修改,用一口乡音,为来客讲述几十年前的历史。
钢八连战斗过的松林,也是王氏老陵所在地,朱村抗日烈士陵园便在此遗址上修建。2014年春,高9.44米的朱村抗日战斗纪念碑在这里立起来。王经臣对老陵的一切都有情感,他字斟句酌写下碑文《重修王氏老陵记》,朱村战斗和钢八连,已被深深地镌刻在朱村的历史中,被人怀念和追忆。
2023年1月26日,王经臣在朱村抗日烈士陵园介绍《重修王氏老陵记》碑文。 新京报记者 赵敏 摄
陵园里的松树,已是第三代。明朝王氏先祖迁来朱村时,种下第一茬松树。朱村战斗后,树被破坏严重,村民们种下了第二茬松树。后来,这批松树因为一些原因被砍伐,人们又种上了第三茬,如今已如成年人的小腿般粗壮,荫蔽着这片陵园。
新年期间,许多游客前来参观,仔细端详碑文上的记述。有人将记录历史的文字念诵出来,讲给身边的人听,小孩子围着松树、石碑跑来跑去,山河无恙,烟火寻常。
相关文章
国庆假期期间,在中建八局二公司全国各地重点
内容简介:国庆假期期间,在中建八局二公司全国各地重点项目建设一线,有这样一批可爱可敬的”铁军战士“,他们放弃假期休息,坚守在各自工作岗位,用实际行动诠释属于“八二人”的履约担当,用铁军精神“筑”福我们伟大的祖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