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内13家银行共发行绿色金融债超300亿元
为实现“双碳”目标,银行作为具有代表性的金融机构,正积极参与绿色金融的发展与创新,以资金配置引导产业结构、能源结构向绿色低碳经济转型。截至12月6日,年内银行机构发行的绿色金融债券规模已达334.5亿元,超过去年发行总规模(167亿元)。
今年以来,央行推出多部支持绿色金融发展的方案和推动金融机构环境信息披露制度的指南,还部署了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并率先通过银行业金融机构对试验区内企业经营活动和投融资活动的环境影响及碳排放进行核算。
11月份,G20可持续金融工作组联席主席、中国金融学会绿色金融专业委员会主任马骏透露,绿色金融试验区正在酝酿扩容,北京、重庆等城市不久后将会成为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
中投协咨询委绿创办公室副主任郭海飞对记者表示,银行一直被看作绿色金融环境信息披露的先行机构,在绿色金融市场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绿色企业融资的资金来源大都来自银行,银行也会发行大量绿色金融债券,落实央行的碳减排支持工具政策,这些募集资金是否投向符合要求的绿色项目,全与环境信息披露、碳核查密切相关。
为了助力绿色金融发展,银行业进行了多种探索,相关金融工具不断丰富。截至目前,银行机构不仅有绿色信贷、绿色债券等工具,还推出了各类碳金融产品,如“碳中和结构性存款”等金融品种。此外,央行还相继推出了碳减排支持工具以及专项再贷款,助力银行等金融机构支持绿色金融持续发展。
绿色债券和绿色信贷目前仍是绿色金融的主力产品。东方财富Choice数据显示,截至12月6日,今年以来由银行机构发行的绿色金融债券共有17只,规模合计334.5亿元。今年共有13家银行参与绿色金融债券的发行,其中包括1家国有银行、7家城商行、5家农商行。其中,发行规模最多的为工商银行,达100亿元。
中国银保监会数据显示,截至今年9月末,中国21家主要银行机构的绿色信贷余额达14.08万亿元,较年初增长21%以上。绿色信贷资产质量整体良好,近5年不良贷款率均保持在0.7%以下,远低于同期各项贷款整体不良水平。此外,在相关政策的支持下,近期中国银行、建设银行、兴业银行、招商银行等已相继落地首批碳减排项目贷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