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中国经济新气象丨承压而上,稳健前行——从港口集装箱“晴雨表”透视中国经济发展韧性
严冬已至,寒风乍起,但渤海湾畔的天津港,依旧一派火热。
港机轰鸣,吊臂起落,远洋巨轮上满载的集装箱被一一吊起,由集卡运至火车。很快,一列装满日用品、电气设备等货物的中欧班列整装待发,将出境开往蒙古国。这样的跨境陆桥运输班列,每天都有数列从天津港发出。
天津港集团总裁焦广军介绍,今年1至11月份,天津港集装箱吞吐量达1920万标箱,同比增长12.3%,外贸集装箱航线已覆盖欧洲、地中海、红海、中东、北美、俄罗斯远东、东南亚、日本、韩国等国家和地区的各主要港口。
这只是今年中国众多港口的一个缩影。
数据显示,今年前10个月,中国完成港口货物吞吐量128.7亿吨,同比增长7.8%,完成集装箱吞吐量2.35亿标箱,同比增长8.4%。
港口是国民经济发展的“晴雨表”。港口忙碌运转,集装箱频繁“迁徙”,印证中国外贸量稳质升。
海关总署数据显示,今年前11个月,中国进出口总值35.39万亿元,同比增长22%,比2019年同期增长24%,这也是中国外贸连续18个月同比正增长。
作为去年全球唯一实现正增长的主要经济体,中国“率先控制疫情”“率先复工复产”“率先实现经济增长由负转正”。在“十四五”开局之年即将收官之时,在全球依然深受疫情阴霾影响下,港口集装箱的亮眼成绩单,充分展现了中国经济发展韧性十足。
这离不开中国政府对疫情的精准防控,外贸订单回流提振企业信心——
数据显示,从疫情暴发至今年7月,全球贸易中超过80%的货物通过海运完成,而中国对外贸易进出口货物中,海运完成比例从疫情前的94.3%上升至94.8%。
今年以来,中国外贸一直保持两位数增长。在全球市场低迷的情况下,中国疫情防控稳扎稳打,产业链的正常运转为企业带来不少海外转移订单。
海关总署统计分析司司长李魁文表示,国内经济持续恢复发展,为外贸持续增长奠定了坚实基础。全球经济和贸易有所回暖,国际市场需求增加利好我国出口。
“得益于我国防疫措施的成功,今年,中远海运集团在‘稳外贸’‘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中远海运集团董事长万敏说,今年前10个月,集团完成箱量2245.4万标箱,同比增长5.7%,其中完成中国出口箱量800万标箱,同比增长11.7%。
10月13日,中远海运“天秤座”轮停泊在上海洋山港二期码头(无人机照片)。 新华社记者 方喆 摄
“中国疫情防控有力,复工复产快,货物运输需求快速增长,让全球的航运公司看到了曙光。”太平船务(中国)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助理总经理刘闻说,综合考虑全球需求,公司将大部分船队投入到中国市场的运营。
这离不开非常时刻的果断举措和企业的主动求变——
今年3月,装载13469个空集装箱的“中远海运恒星”轮“万里运空箱”,在宁波停泊。尽管转运空箱成本高于生产新箱,但这一举动暂时缓解了空箱短缺的燃眉之急。
生产企业也在加足马力。寰宇东方国际集装箱(启东)有限公司董事长鲍骅说:“我们单月交箱量从2万箱提高到6万箱,交付能力显著提升。”数据显示,今年9月,我国集装箱月产能已由以往的20万标箱提升至历史最高50万标箱,新箱供给有保障。
运力问题得以舒缓,不少企业挺起“腰杆”,能够“吃”下更多订单。
“航运运输需求持续增长,23000箱超大型双燃料集装箱船订单纷至沓来。”中国船舶集团江南造船该项目工作人员张譞晖说。据统计,中国船舶集团今年累计交船194艘,提前一个月超额完成全年交船任务。
运力问题得以舒缓,更多企业借势积极转型,“出海”势头强劲。
福建晋江力利玩具有限公司打破传统代工模式,创立自己的品牌,并拥有标准化管理体系。“中国制造”在欧美市场打下良好口碑,也为企业赢得更多“回头客”。
“欧美国家节日期间,对中国产品需求更强烈。现在我们几乎没库存了,正在备料生产明年订单的货物。”公司总经理许宾宾说。
这离不开政策红利持续释放,助推外贸跑出“加速度”——
在海南洋浦经济开发区国投洋浦港码头,数万吨原材料从远洋巨轮上卸下,经检验检疫合格后,用卡车运往洋浦保税港区。
“海南自贸港的利好政策,特别是在洋浦保税港区实施的加工增值政策,让我们获得巨大商机。”海南澳斯卡国际粮油有限公司总经理张慧说。
这是在海南洋浦经济开发区拍摄的国投洋浦港码头(无人机照片)。 新华社记者 蒲晓旭 摄
加快发展外贸新业态新模式,进一步深化跨境贸易便利化改革,推动出台自贸试验区贸易投资便利化改革创新政策措施……改革开放不断深化,政策措施接连推出,推动营商环境不断优化,展现中国为全球投资者提供广阔合作空间、共享高质量发展红利的坚定决心。
“这不仅提振了市场主体信心,也为打造我国对外开放新优势注入强劲活力。”商务部研究院国际市场研究所副所长白明说。
疫情阴霾之下,世界经济风云变幻。但港口集装箱这张“晴雨表”,展现了中国经济的韧性和潜力,让世界看到了中国迎难而上的魄力和智慧,更见证了中国坚持开放包容、合作共赢的信心与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