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济宁市机器人产业实现三个突破
原标题:济宁市深耕智能制造,机器人产业实现三个突破
山东4月4日讯 机器人被誉为“制造业皇冠顶端的明珠”,其研发、制造、应用是衡量一个区域科技创新和高端制造业水平的重要标志。济宁市为促进制造业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转型,通过实施企业工业互联网建设、数字化技改项目奖补等措施,不断推动“两化”融合向纵深推进,成效显著,机器人产业集群发展脱颖而出,产业发展实现三个突破。
从单打独斗到集群发展的产业突破
近年来,济宁市以机器人产业为抓手,推动机器人工业化应用,鼓励企业向产业链高端延伸,引导优秀企业向机器人关键零部件产业转型的战略布局。
山东水泊焊割设备制造有限公司成立于2004年,起初只是普通的焊接设备、切割设备和工艺专机生产企业。近年来企业敏锐地抓住“机器换人”的商机,与多个高校合作,先后研发了异形罐体环缝自动焊接机、波纹板激光自动跟踪焊接机、智能焊接机等28个系列96种智能焊割设备,开发了专用车栏板智能焊接制造生产线、铝合金厢式车智能制造生产线等多条专用车生产线,其中专用车栏板智能焊接制造生产线在国内市场占有率连续三年第一,被认定为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
山东水泊焊割设备制造有限公司是济宁市较早从事机器人研发的企业,也是济宁市机器人行业从单品研发到全面发展的一个缩影。目前,济宁市现有珞石科技、布科思、天河科技、华力机电、水泊焊割、金科星、九博智能装备等31家机器人产业有关企业,企业主要集聚在邹城市和高新区,产业主要产品涉及机器人整机、机器人零部件、机器人系统集成,包括:AGV搬运机器人、HZM系列拆码垛工业机器人、机器视觉(3D工业相机)系统、QD-LMSW-C-G-4000三维六轴焊割机器人、服务机器人、BK/BF等系列滚珠丝杠专用轴承座/螺母座、TKK/TKA系列工业机器人直线模组、燃油箱双机器人工作站、智能焊割机器人研发生产中心等。形成了覆盖一产、二产、三产,涵盖本体研发制造、系统集成应用、工业机器人、特种机器人、服务机器人等多个领域的机器人产业发展格局。2021年共实现营业收入19.3亿元,预计2022年实现营业收入27.6亿元。
从动能转换到行业引领的科创突破
山东天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此前是一家传统矿产设备生产销售的民营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出现了发展瓶颈,如何突围成了公司的第一要务。在关键时刻,企业领导人结合政策引导,及时把握住动能转换的窗口期,精准施策,加紧谋划布局,企业已从“制造”转向“智造”高质量发展阶段。突破瓶颈后的山东天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致力于高端煤机装备研发、制造和销售,先后获得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国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山东省瞪羚企业、山东省隐形冠军企业称号。
新旧动能转换让山东天河科技、山东达野智能装备、山东华力机电等一批企业产业模块快速扩展,产业规模快速增长,技术水平持续提升,已在工业机器人、服务机器人、特种机器人等领域深耕发展。
济宁市不断健全产业发展体系,充分利用机器人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发中心、创新中心等研发机构的作用,加强前沿、共性技术研究,加快创新成果转移转化,构建有效的产业技术创新链。邹城机器人产业园,依托正方智能机器人管理运营平台,整合国家机器人检验检测中心和山东省智能机器人应用技术研究院两大支撑平台,以及政策、人才、金融、公共服务、应用推广等平台资源,不断厚植机器人产业发展“沃土”,有力推动济宁市机器人产业集群化、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济宁市机器人集群产业持续加强核心技术公关,聚焦国家战略和产业发展需求,突破机器人系统开发、操作系统等共性技术,部分企业已获得中国机器人CR认证、西门子PI认证、欧盟CE认证、IP67防护等级认证等多项品质认证,形成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领军企业及一大批创新能力强、成长性好的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从贯彻落实到专项扶持的政策突破
当前,机器人产业蓬勃发展,正极大的改变着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强劲动能。推动制造强市建设,就必须抢抓机遇,直面挑战,加快解决地方政策缺乏、支撑力度不足等问题,推动机器人产业跃入高速发展。
济宁市高度重视企业数字化、智能化技改工作,为加快推动机器人产业高端发展,在执行贯彻山东省《关于推进“机械化换人、自动化减人、智能化无人”工作的指导意见》《2022年“稳中求进”高质量发展政策清单》等政策的同时,先后出台《关于强化企业技术改造和“6501”培育工程加快新旧动能转换的若干意见》《济宁市人民政府关于支持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支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政策措施》等文件,支持企业创新发展、转型发展、持续发展,推动企业加大技术改造力度,扩大技改有效投资,促进企业快速形成新的增长点。
2021年起,鼓励企业智能化、绿色化和安全生产技术改造。对“231”产业集群企业(下同)实施的投资500万元以上智能化技术改造项目(软件部分,单项购置费在10万元以上且总额不低于100万元),市财政按照不超过10%的比例给予支持,单户企业最高100万元;对企业实施的500万元以上绿色化技术改造项目,市财政按照不超过10%的比例给予支持,单户企业最高100万元;对企业实施的500万元以上安全生产技术改造项目,市财政按照不超过10%的比例给予支持,单户企业最高200万元。
兖州、曲阜、泗水、微山、鱼台、嘉祥、汶上、梁山等县市区针对传统产业改造、主导产业技改、重大技改项目、机器人换人、装备升级等项目相继出台扶持政策。
强化统筹协调推进,加大专项政策扶持,为济宁市着力突破核心技术,着力夯实产业基础,着力拓展市场应用,推动机器人产业高质量发展,为建设制造强市、创造美好生活提供了有力支撑。
“厚植营商沃土,兴旺机器人产业。”济宁市将继续以提高机器人高端产品供给能力为发展方向,鼓励企业向产业链高端延伸,引领产业数字化发展、智能化升级,不断孕育新产业新模式新业态。落实好省政府提出的“十大创新”任务,打造中国北方最大的工业机器人制造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