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益岗,小切口改善大民生
截至3月底,山东开发城乡公益岗38.34万个,安置上岗13.32万人
公益岗,小切口改善大民生
早晨6点,乳山市徐家镇大浩口村,身穿红马甲的赵国军开始打扫分管区域的卫生。遇到组织核酸检测,他还要对核酸采样点全面彻底消杀,采样过程中多次不间断消杀。“我的身体不太好,出去打工顶不住,能在村里干这个活儿真挺好。”赵国军说,既能在家照顾老伴儿,又能挣钱补贴家用,自己挺知足。
赵国军是一名就业困难人员,他口中的“这个活儿”,是卫生防疫岗。今年3月初,赵国军经过组织招募、资格审核和岗前技能培训,成为威海市首批卫生防疫类乡村公益岗的一员。“工资是按小时计算,每小时21元,一般情况下每天工作1小时。”赵国军说。
实施城乡公益性岗位扩容提质行动,是省委、省政府统筹城乡就业、促进乡村振兴、推动共同富裕的一项重大制度创新、重要民生实事。省委组织部副部长、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厅长梅建华介绍,根据安排,今年我省要创设40万个城乡公益岗,安置上岗40万人,截至3月底,全省已开发公益岗38.34万个,安置上岗13.32万人,分别完成年度目标任务的95.9%、33.3%。
如此大规模、大力度创设公益性岗位,在全国也属首创。而这项重大民生安排的关键点有三个:岗从哪里来、人从哪里来、钱从哪里来。聚焦这三大关键,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联合省财政厅、省农业农村厅制定公益岗开发管理暂行办法,明确岗位类别、人员条件、聘用程序、待遇标准、退出情形;建立公益岗人员岗前免费培训制度,实行安置一人、培训一人、上岗一人;规范岗位补贴发放,严格专款专用、严守待遇底线,岗位补贴直接发到上岗人员社保卡,确保资金安全。
在毗邻泰沂山脉的济宁,当地全面推行“工程造林+村级绿化队+村护林队+村民公益岗”模式,按照“每20亩左右1个岗位”的标准,对现有4.6万亩山林,创设了2209个护林保绿公益岗,涉及19个镇170个村,基本实现绿化荒山全覆盖。目前,已有1749名就业困难人员上岗,干起森林防火协管、护林绿化、田长制网格员、林长制网格员。荒山增绿、群众增收,公益岗正成为互促共赢的桥梁。
针对3月以来多点散发疫情,我省支持各地开发卫生防疫岗。根据今年公益岗开发重点,我省还在济南等7市17县区开发860个齐长城巡护公益岗,促进齐长城保护管理;创设“帮富帮扶”残疾人公益岗,重点安置残疾人及残疾人家属。青岛胶州打造红色楼长、新时代文明专员、家事调解员等特色岗位,枣庄启动实施“红色引领、绿色添彩”生态公益性岗位开发工程……在卫生防疫一线,在志愿服务前沿,在荒山护绿现场,公益岗“红马甲”正成为一道新的风景线。
农村脱贫享受政策人口、残疾人、城镇零就业家庭人员等6类人员,公益岗创设为他们提供了专属岗位和家门口就业机会。1—2月,全省城镇就业困难人员就业同比增长23.75%。记者采访中了解到,城镇公益岗每月岗位补贴1700元—2100元,年收入人均2万元以上,此外还有社会保险补贴;乡村公益岗根据劳动时间,每月岗位补贴在400元到1000余元不等,通过以工代赈,低收入群体收入也得以提高。我省及时下达16市、省财政直管县就业补助资金4.2亿元、乡村公益性岗位补助9亿元,支持城乡公益岗开发。
以小切口改善大民生,公益岗正在释放多元效应。“每天上岗原则上不超过1个半小时,每个月工作不多于26天,全勤的话一个月收入819元左右,一年约1万元。”淄博市临淄区金岭回族镇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所所长郝宁宁告诉记者,新时代文明实践公益岗让上岗群众多了一份收入,也解决了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日常管理中人手不足的问题。
省委党校(山东行政学院)公共管理教研部副教授冀翠萍认为,大幅创设公益岗,在促群众增收同时,吸纳更多的人参与基层治理,垃圾分类、生态护林等很多过去村(社区)想干干不好、愿干干不了的事,现在有人干、有人管,公共服务欠账、短板正在补齐,有效提升了基层治理水平。
我省创设帮富帮扶残疾人公益岗
为做好残疾人相关公益性岗位开发工作,有效促进残疾人及其家庭就业增收,近日,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省残联印发《关于创设帮富帮扶残疾人公益性岗位的通知》,在全省创设帮富帮扶残疾人公益性岗位。
帮富帮扶残疾人公益性岗位,是由政府出资设立、专门用于安置残疾人或者服务残疾人的城乡公益性岗位,统一实行政府补贴。其中,“帮富”残疾人公益性岗位,主要为村(社区)残疾人协会专职委员公益性岗位,主要面向本村(社区)有劳动能力和意愿的残疾人或残疾人亲属,从事协会日常事务性工作,联系服务残疾人,落实惠残助残政策。“帮扶”残疾人公益性岗位,包括残疾人之家公益性岗位、助残照护服务公益性岗位。残疾人之家公益性岗位在“如康家园”(非企业营利性质)中设立,主要面向有劳动能力和意愿的残疾人或残疾人亲属,协助“如康家园”运营机构做好日常管理服务工作。助残照护服务公益性岗位,在无生活自理能力的智力、精神和重度肢体残疾人家庭中设立,主要面向此类残疾人的近亲属、邻居,为其提供包括助餐、助行、助医、助洁、代办、安全等在内的“一对一”照料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