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得很好下次别说了”,专家建议为何“不香”了?
最近,继话题“建议专家不要建议”冲上微博热搜之后,有关“年轻人为什么反感专家建议”的话题,也引发热议。不少网友纷纷列举自己最想吐槽的专家观点,“专家不建议年轻人掏空六个钱包凑首付”“专家称买房比租房划算”“专家建议不要等口渴了才喝水”“专家建议通勤不要超过两小时”等观点均榜上有名。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为何专家的建议突然“不香”了?对此,有位网友的点评可谓十分精辟:因为很多专家说废话的频率有点高,“站着说话不腰疼”的内容也有点多。而且,在现实中,两个特点往往是相互交织的。
就拿“通勤不要超过两小时”的建议来说,专家的初衷也许是希望年轻人有更多属于自己的时间,去社交和充电,而不是把精力耗费在过长的通勤路途上。可问题在于,在很多大城市,由于高企的房价和水涨船高的租房价格,年轻人住在离单位较远的地方,更多是出于被动和无奈,而不是主动选择的结果。在这种情况下,他们更想听到如何有效增加住房供给,怎样让公共交通更为便捷、高效,而不是一句太过悬浮的“别让通勤时间太长”。难怪有网友对此要“阴阳”一句:“说得很好,下次别说了”。
这就要求专家在进行公共表达时,起码得有一点现实感。也许在进行学术研究时,他们可以在象牙塔里潜心治学,针对理想状况来分析,也许专家所处的人生阶段、生活状态与年轻人有所差异,但现实并非理想,了解年轻人的困难,也不需要多么艰深的研究。
既然进入公共领域,针对社会议题建言,就必须秉持基本的共情,对社会现实有冷静、客观的体认。只有这样,才能清楚地意识到问题的难点在哪里,应该着重在哪个层面发力,公共政策应扮演怎样的角色。否则,就容易隔靴搔痒,甚至说出一些让人“接受无能”的“正确的废话”。
专家应当意识到:自己的权威不是可以无限透支的。如果不珍惜羽毛,频频出现没有营养、缺乏常识的雷人雷语,只会一次次消耗大家的尊重和信任。社会虽然应当对公共表达保持包容度,但不意味着大家没有最基本的鉴别力,面对明显不靠谱的建议只能无动于衷。
年轻人对专家“废话文学”的回怼,其实更多寄寓着一种社会期待:人们希望听到的专家建议,是扎实的、经得起推敲的观点,是充满人文关怀的共情,不是站不住脚的说教和“听君一席话,如听一席话”的冗余言论。
随着教育的普及和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年轻人的信息来源日渐丰富,科学和人文素养也日益提高。他们更加具有平等意识和独立观念,也有较强的“证伪”能力。因此,我们能看到不少专家观点受到年轻人质疑、反驳的例子。比如,对于“空气炸锅致癌论”,就有一些科普博主站出来提出了不同看法。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这无疑对专家发言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事实上也有利于营造更加科学的讨论氛围。需要指出的是,很多年轻人并不是见到专家言论就反对,只要建议有理有据,经过深思熟虑,哪怕听起来有些逆耳,也能被他们正视和尊重。
当然,有些时候,对于自己那些被动“出圈”的言论,一些专家也很无奈。自己受访时本来是有完整论述,具有相应的语境和条件限制。但一些媒体出于传播效果的角度,会将内容浓缩成短短的一句或几句话。如此一来,就可能会断章取义,引发歧义。这其中,也不排除一些人出于流量考量,故意把较为耸动的句子拎出来,制造“热搜”话题。
这种做法,不仅是对专家的不负责,也会把社会讨论导向情绪化的吐槽和回怼,对问题的真正解决起不到任何作用。对此,还需避免“流量为王”的传播观念,不去炒作一些明显不靠谱的言论,尽量把更有社会价值的观点呈现出来。
撰文/任冠青
编辑/黄帅
原标题:“说得很好下次别说了”,专家建议为何“不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