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维度提升综合能力 高校志愿者全力以赴服务冬奥
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期间,将有1.4万名来自66所首都高校的大学生作为赛会志愿者参与服务,目前多所高校都在对志愿者进行最后的岗前培训。
中国传媒大学研究生院副院长 刘坚:我们今天是在足球场上拍一个体育人像,我们练习的是体育、灯光、人像,我们就把这当成一个模拟的冰球的比赛场,背景是冰球的冰球网,冰球队员站在这儿,我们要给他拍一张人像,这怎么拍?
在中国传媒大学,刘坚老师正在以“如何用影像语言讲好中国故事”为主题为同学们进行理论和实践培训,参加这场培训的同学们大多将作为城市志愿者参与到北京冬奥会的志愿服务中,深入浅出的示范讲解让来自不同专业的他们受益匪浅。
中国传媒大学德语专业大三学生 吴垠翰:不管是接待记者朋友们也好,还是去做一些引导,都对我非常有帮助。
中国传媒大学汉语国际教育大四学生 范绮梦:我们可能面对的是来自世界各地的各个媒体,在他们面前展现出我们中国学子的精神风貌,用我们的专业知识去帮助他们,更好地讲好中国故事。
中国传媒大学团委书记 朱传欣:在近三个月的时间,组织了大概十余场的针对志愿者的专项培训,包括通用培训,像志愿礼仪、冬奥知识、应急救护等等方面。同时我们也针对媒体运行专业志愿者的特点,设计了很多媒体类的培训,包括体育摄影、国际传播、新闻采编等方面的课程,全方位保障我们志愿者能够达到岗位需求。
在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党委副书记、首都体育馆闭环驻地经理孙权老师正在为冬奥闭环内志愿者进行岗前培训活动。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党委副书记 首都体育馆闭环驻地经理 孙权:这场冬奥志愿者驻地行为规范的培训,一方面是告诉同学们驻地会为你提供什么,同时也要向志愿者们宣传我们在驻地能做什么,应该遵守怎样的工作原则和要求。
学校发挥人文奥运研究中心、冬奥文化宣讲团等特色资源设计冬奥志愿者培训,从志愿者的身份意识、组织建设、亲身实践、必备技能等维度,提升赛会志愿者的综合素质与服务能力。
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研究生 白若辰:马上就要进入正赛的闭环管理了,我们也在做着最后的准备和冲刺,非常希望能通过冬奥会这个平台来展示我们中国青年的风采,也希望能通过我们人大学子去传播冬奥文化,传播冬奥知识,贡献我们自己的一份力量。
中国人民大学团委书记 杨子强:中国人民大学一共有909位志愿者,他们将服务于不同赛事场馆,同学们既可以在运动员身上看到更高、更快、更强、更团结的奥运精神,也能在彼此的合作当中发现集体的力量,今年这个寒假,我想是很多同学们第一次在北京过年,学校为他们提供了非常充分的保障计划,一人一策、一课一案,让他们在北京过一个温馨的冬奥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