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上绿茵 寻找光明
陕西盲人足球队在训练时的合影。
当我们身处一个漆黑的世界,恐慌是免不了的。然而,有这么一群人,他们什么也看不见,却用他们的听觉与触觉去勇敢地拥抱这个世界,在绿茵场上追逐着属于他们的光明。
改变他们的是盲人足球这项运动。这个大多数人都不太了解的项目,陕西盲人足球队教练张毅已经深耕了十几年。
盲人足球在比赛用球、规则、人员搭配上都有一系列的要求。每队上场的队员一共有5人,其中除守门员外均为全盲运动员。这些运动员在比赛中完全依靠声音来做出行动,所以比赛用的足球内部有6组铃铛,方便球员做出判断。比赛中,两队各有一名引导员,在对方球门后方指挥进攻。除了足球的声响和指挥的呐喊声外,球员本身也要不停地发出声音,这样可以让双方在发生身体碰撞前做出相应的保护动作,避免受伤。
从2005年开始,在西安市盲哑学校从事特教工作的张毅就带队在各地参加盲人足球赛。“对于特殊教育学校里的孩子来说,他们平时很少能够参与这项运动。因为自己喜欢足球运动,就带着孩子们也玩一玩。”张毅说,在2015年全国第九届残运会上,他带领的陕西盲人足球队获得了第八名的成绩。
2019年4月,张毅受陕西省残疾人体育训练中心委托,带着陕西盲人足球队的队员们来到云南昆明,备战全国第十一届残运会的比赛。
“两年多以来,我们的训练一直在进行,连春节都不放假。”张毅表示,足球是个团体项目,它能给盲人孩子更多的机会去接触外面的世界,孩子们的性格也因此逐渐开朗起来,这项运动对于纠正他们的行动姿态帮助相当大。
“在训练踢球动作时,身体重心的变化对于他们来说很难适应。因为看不到方向,他们会很胆怯,所以在训练中需要教练不停地去强化,不断地去刺激。”张毅说,为了保证公平,除了守门员,所有球员在场上都需要戴着眼罩。在夏天,这样的装备要求让运动员的训练更为艰苦。训练和比赛时,球员的汗水往往能把眼罩湿透,但他们拧干之后继续上场。
10月18日,陕西盲人足球队全体队员结束了在云南昆明的集训回到西安。几天后,他们将会站上全国第十一届残运会的赛场。“这么长时间与孩子们朝夕相处,每个队员的努力我都看在眼里。这次参赛,希望大家的付出能得到回报,最终登上领奖台。”张毅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