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选手有教练有后勤保障!广东体育在南方艳阳里助力北京冬奥
每年冬季当北方开始飘雪,网络上就总会流行起“广东人第一次见到雪”的各种搞笑段子。的确,作为南方省份,广东似乎很难与冰雪两个字联系到一起。但就是在这片艳阳高照的大地上,冰雪运动正在借着北京冬奥会的东风蓬勃发展,一批广东体育健儿也在为冬奥会参赛资格做着最后的冲刺。从“全冬会见金”到“冬奥会见人”,南粤体育迷有理由期待广东运动员能在明年的冬奥会上奋勇拼搏。
全冬会已见金,冬奥会将见人
广东省冰雪协会是2017年才正式成立的,尽管广东历来是体育大省和强省,但说起冬季项目,的确很难谈得上有历史传统和优势可言,更不要提群众基础。在这么一个可能不少人都没见过下雪的省份去发展冬季体育运动,听上去便困难重重。但成立省冰雪协会时,广东就给自己定了个目标——全冬会见金,冬奥会见人。
“广东在南方,冬季项目的确是黑龙江、吉林等北方省份开展比较多,占了全国70%吧。”广东省冰雪协会副会长李伟就记得,协会刚成立时广东全省几乎都找不出几个练冬季项目的专业运动员,但既然冬奥会申办成功给了全国一个开展冰雪运动的契机,广东自然也要抓住机遇。运动员的培养当然是需要一个系统周期的,在制定了“全冬会见金、冬奥会见人”的目标后,协会便广泛从田径、蹦床,甚至举重等其他项目上去动员转项、选拔人才,同时积极与黑龙江这样的冬季项目大省合作,通过人才交流和联合培养等多种方式来寻求一步一步突破。
“冬季项目很多都有其特殊性,并非是北方省份的专利,其实广东孩子在某些项目上可能也有身体优势呢。”省冰雪协会副秘书长廖志娟就表示,她曾带着6个孩子去北京参加总局为冰雪项目人才贮备所组织的选拔活动,结果6个孩子里有3个被外籍教练专家团队看中加入了雪橇项目,“这些孩子都是我们广东其他队伍的,有的以前是练举重的,有的练田径,外教也是综合考量,特别是身体协调性方面,他们都觉得我们这批广东的孩子十分符合雪橇运动所需的条件,因此被选中的比例特别高,有一半被选上,甚至高过了一些北方冰雪运动大省,可见我们广东孩子从事冰雪运动并不是没有身体条件优势的。”
如今短短四年过去,协会已经发展到180人;2018年体育总局还发文号召全国冬季运动向广东学习;在2019年年底提前进行的第14届全冬会雪橇项目上,广东籍健儿已经拿到了2金3银4铜的成绩,创造了广东参加全冬会的历史最佳战绩的同时,也实现了“全冬会见金”这第一个目标。
至于接下来“冬奥会见人”这个目标,广东其实也基本达到,“我们目前在国家集训队一共有23名运动员,分布在女子冰球、雪车、钢架雪车、雪橇这几个项目上,目前女冰是在俄罗斯参加联赛,雪车、钢架雪车等都已经去北京集训了。”李伟告诉记者。而作为东道主,中国女子冰球队早已锁定正赛资格,这支扎根在深圳龙岗的队伍里便有广东籍国手,因此可以确定地说,明年的北京冬奥会上一定会有南粤健儿的身影。
教学和后勤不断增强
除了已经有不少进入国家队集训备战冬奥的运动员外,明年的冬奥会上还有望出现来自广东的教练员和裁判员等工作人员身影,此外在硬件制造、医疗服务、后勤保障等方方面面,广东作为经济大省,都在为本届冬奥会积极助力。
“我们现在有三位教练是在国家队服务的,冰球1位、花滑1位,还有大跳台也有1位教练,总体来说我们冬季项目的教练员有的是转项过来的,也有的是社会上的专业人士。另外裁判员也有五六个具备国际执法水平的,比如雪车的,都是退役运动员转行做了裁判。”李伟向记者介绍道,“此外在后勤保障上,像国家雪橇队、钢架雪车队都是连续三年来广州黄村基地进行夏训,我们也为他们长期配备了康复团队,由一位专家带两个助手,按需为他们提供专业服务,现在也仍派有理疗师和瑜伽教练在跟队协助备战,都是像尽自己所能,多为国家队做些事吧。”
事实上将专业与社会力量相结合来助力冬奥,一直也是广东发展冬季项目的策略,现在不少崭露头角的年轻选手,例如花滑新星彭智铭、莫同等,都是在业余俱乐部被挖掘并走上专业道路。
而为了让更多本地孩子对冬季项目产生兴趣,广东还把冰雪项目里最具人气的两项运动冰球和花滑列入了明年的省运会。“以往大家可能认为在广东省级的运动会上搞冬季项目可能没有人参赛,报名都报不满,但经过这几年发展,其实我们青少年冰球和花滑这两项已经发展得非常不错了。”李伟说,“比如我们办了三年全省冰球和花滑锦标赛,到今年冰球锦标赛已经有8个地级市的队伍参赛,报名374人,赛事按年龄分组,广州和深圳的甲乙组都是报满了,大家的参赛热情很高。”
有了人气,也有了一定数量的场地,广东的冰雪运动终于以冬奥为契机,得到了质与量的巨大飞跃。而这也许还只是个开始,毕竟在储备了一批人才又兴起了民间热度后,广东未来的冰雪运动领域完全可以有更多大发展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