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北京冬奥组委的幕后英雄,戴上了鲜艳的大红花
北京4月10日电 题:这些北京冬奥组委的幕后英雄,戴上了鲜艳的大红花
4月8日,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总结表彰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新华社记者庞兴雷摄
4月8日,人民大会堂气氛庄重热烈,在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总结表彰大会上,获得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突出贡献集体”和“突出贡献个人”称号的代表,胸前都戴着一朵鲜艳的大红花。
冬奥7年艰辛,奋斗铸就辉煌。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筹办举办是在异常困难的情况下推进的,全部参与者都付出了艰苦卓绝的努力。其中,北京冬奥组委涌现出很多感人事迹和幕后英雄。
延庆赛区是北京冬奥会建设难度最大的赛区,在小海陀山上,最初“无路、无水、无电、无信号”。2013年申冬奥工作悄然开始,在高山滑雪场地选址过程中,当时还在北京市延庆区体育局工作的吕立鑫,与领导和同事组成登山“突击队”,对山区进行全面摸底调查。
“我们提前熟悉山形地貌,密切对接专家需求,独自寻找攀爬路线,为专家组考察绘制科学的‘路线图’,提供精细的‘数据表’。一年多的时间,我们陪同山地踏勘和场地勘测100多次、路程1000多公里,强度最大时14天爬山12趟,最长一天13个小时、30斤背包、30多公里山路。”他说。
吕立鑫在冬奥赛场。
之后,吕立鑫从体育局来到北京冬奥组委延庆运行中心,不会就学、不懂就问,从申办、筹办到举办,他也从“门外汉”变身“冬奥通”。如今,荣获“突出贡献个人”称号,他不无感慨地说:“这是对于我个人和我们团队的莫大荣誉。从申办开始到冬残奥会顺利闭幕,组织把这么重要、这么光荣的任务交给了我们,不管多么艰难困苦,不管付出多少时间和精力,我们没有理由不倍加努力。”
赛场内外,冬奥工作人员、技术官员、志愿者的制服犹如一幅流动的《千里江山图》。为努力保障制服、定制口罩的顺利发放,自2021年10月下旬开始,北京冬奥组委人力资源部的董光磊在近五个月的时间里没有休过一天假期、周末。即便在总结表彰大会期间,荣获“突出贡献个人”称号的他依旧在为大会服务保障而忙碌。
在董光磊看来,他只是成千上万名冬奥参与者中的普通一员,做的是普普通通的基础性保障工作。但正是因为每个岗位上的工作人员都做好了自己的本职工作,才成就了这一场无与伦比的冬奥盛会。
董光磊向志愿者介绍工作。
北京冬奥组委文化活动部形象景观处高级专家林存真全程参与了冬奥品牌和形象景观创意、设计与实施管理工作。会徽“冬梦”“飞跃”,吉祥物“冰墩墩”“雪容融”,火炬“飞扬”,“会徽冷却塔”,“人在画中游”的场馆景观等,每一个项目的完善,都有她的辛勤付出。她与团队以及所有参与的设计者一起努力,向世界展现了既继承传统又面向未来的中国之美,让冰雪运动留下了深刻的中国文化印记。
未来,林存真将回到中央美术学院继续美育教育工作。“我想把冬奥总结的经验、学到的方法,传播给更多的青年设计师,让他们更有信心、更多地去展示中国文化,传播新时代国家形象。”
林存真在设计北京冬奥会会徽。
赛事筹办事无巨细,荣获“突出贡献集体”称号的北京冬奥组委运动会服务部,负责的领域包括参会人员住宿、餐饮、医疗、防疫、反兴奋剂等。在全球疫情的风险挑战下,他们在赛前编制《防疫手册》,在赛时及时调整防疫政策。赛时期间,闭环内阳性比例仅为0.45%。有的外国运动员表示:“如果疫情应对也有金牌,中国应该得到一枚。”
“能获得这个表彰真的非常激动,这份荣誉属于我们部门全体109名工作人员。”北京冬奥组委运动会服务部副部长、疫情防控办公室副主任黄春说,“接下来我们将陆续来到新的工作岗位,我们一定会把难忘的冬奥经历,尤其是北京冬奥精神传承下去、再立新功!”
2月12日,北京冬奥组委疫情防控办公室副主任黄春(右上)在新闻发布会上通过视频连线方式回答记者提问。新华社记者鞠焕宗摄
为了落实“简约、安全、精彩”的办赛要求,张家口云顶滑雪公园场馆群提出了“两减一保”的方案。该场馆群运行秘书长马轩说:“减就是减空间,少建临建,同时减人员,防范疫情风险。保就是保证我们的服务标准不变和运行安全。”赛事期间,针对大风暴雪天气、运动员受伤等风险,马轩牵头编制了240项应急预案,最终确保赛事顺利进行。
同样是在张家口赛区,当冬奥会闭幕式圆满结束之后,张家口山地转播中心场馆运行秘书长周玉龙和团队人员最后一次进行场馆巡查,这时,所有的持权转播商都向他们表达了真挚的谢意。
周玉龙说:“不曾忘记去年冬天崇礼的罕见暴雪和刺骨严寒,不曾忘记场馆1680小时连续奋战的日日夜夜,不曾忘记团队成员180天两点一线的工作模式。有人说这届冬奥会太难了,而我认为正是在这种极端复杂的条件下,我们获得了极其难得的学习机会,这种磨炼对于普通个体来说是一生都可遇而不可求的机遇。”
在冬奥组委,这样的幕后英雄还有很多很多。同志们深情地表示:“为了冬奥圆满成功,困难再多也嚼嚼咽了,一切付出与奉献都值得。”
7年磨一剑,砥砺再出发,向他们致敬!(执笔记者:姬烨;参与记者:王璐、汪涌、李欣莹、黄爱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