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开历史脉络的“教科书” —— 在黄河文化馆纵览黄河、感知东营
黄河文化馆又称国家方志馆黄河分馆、东营市方志馆,是东营市第一家国字号场馆,集藏书、阅览、研究、展陈等功能于一体,旨在打造黄河文化标志、全国方志馆样板、东营市文化名片。12月2号上午,“黄河岸边是家乡——‘返故乡·看发展’网络名人山东行”活动的最后一站来到这里,观摩团共同学习了解黄河流域的历史文化和时代变迁。
在东营市南二路与东三路交叉路口西侧,黄河文化馆巍然屹立。这座宏伟巨大的建筑面南坐北,正面上方镶嵌着黄河儿女战天斗地繁衍生息的巨幅浮雕,下方是“黄河文化馆”五个书法大字。“博物馆及文化馆是一座城市的记忆与守望,不仅记录着城市物质建设的过程、展现着城市文明的发展历程,而且彰显着齐鲁文化的博大精深和灿烂辉煌。”网络名人@鍋盖頭司令说,走进黄河文化博物馆,感受到黄河文化的发展,感受到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也感受到文化和东营这座城市的融合。作为一个入海口的城市,东营打造了这么多与黄河有关的特色景区,让人感悟和收获颇多。
进入馆内,正中一楼到四楼的巨幅山水画映入眼帘,展现了黄河从高原雪山走来的壮阔景色。二层的主题为“黄河之水天上来”,主要展现黄河的自然风光;三层是“万里黄河育中华”,主要展现黄河流域的历史文化;四层则是“黄河入海流”,主要展现东营的历史文化。
据讲解人员介绍,展馆中最引人入胜的当属仿照《清明上河图》制作的北宋年间东京汴梁城的繁华景象。由于隋代南北大运河的开通,引黄河水入汴河,使汴河成为大运河的一段,汴梁城成为南北东西粮食、货物的交通运输枢纽,中原的经济文化中心逐渐从长安、洛阳转移到汴梁,到北宋年间人口达到一百多万,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城市,也成为北宋的都城。清明时节,春暖花开。汴河上南来北往的大货船川流不息,水陆码头货物堆积如山;一座座巧夺天工的大桥横跨汴河两岸,买卖铺户生意兴隆,百业兴旺;街市上做卖做买、游水逛景各色人等人山人海;充分展示了东京汴梁城的繁华景象。
在讲解人员的引领下,网络名人们一起参观了壮美黄河、四季如歌、沧桑迭变、黄河体验厅、美丽黄河口、胜利之歌、筑梦未来等多个展厅。
在“四季如歌”展厅里,“白日依山尽”的壮丽景象,加之“长河落日圆”的唯美画面,给网络名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据工作人员介绍,“黄河三角洲的实景展示场馆采用国内较大的LED屏和三折幕技术,配上优美音乐,辅之以上空三色变幻灯,在现代声光调控的配合中,人们仿佛走进了一帘幽梦之中。”网络名人@潘明先生感慨道,文化馆紧扣黄河主题,不仅仅讲述了美丽的东营故事,还完美地解读了黄河流经的九个省份自治区的文化遗产、民族风情、圣贤名流、革命故事等等,简直就是一部黄河文化的百科全书、视觉盛宴!
从馆内珍藏的各种造型的活化石、彩陶、石器、青铜器中,大家也瞻仰了唐风宋韵,领略了浓墨重彩的黄河文化。网络名人纷纷赞扬国家方志馆黄河分馆魄力大、定位高、创意新、内容多。“黄河文化是什么,很难用一两句话概括出其精准内涵,但是文化馆里每一件展品、每一个场景所体现出来的劳动人民,尤其是东营人的奋斗精神、创新精神,都是黄河文化的应有之义。”网络名人@文玩史菌说,一定会将黄河文化和黄河精神传播好、发扬好,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作为东营市第一家“国字号”场馆,国家方志馆黄河分馆总建筑面积20351平方米,展陈区面积10928平方米,建设集历史、文化、民俗、生态等要素为一体,充分展现了黄河流域历史文化、风土民情和时代变迁,是一部学习黄河文化、感悟黄河精神、传承历史脉络的现代“教科书”,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意义和现实意义。
原标题:黄河岸边是家乡丨翻开历史脉络的“教科书”,网络名人在黄河文化馆纵览黄河、感知东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