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三塔见证梦想与荣光
原标题:读懂广州·粤韵 | 三塔见证“海上丝绸之路”的梦想与荣光
广州,是一座有着两千多年历史的文化名城,一街一巷都有悠远的故事,一砖一瓦都有隽永的记忆。《粤韵周刊》,与您一起领略这座城市厚重的记忆,领略两千多年包容开放的精神传统,领略绵延不绝的文脉书香;与您一起在历史的光照下,读懂今天,读懂广州,由此坚定文化自信。
广州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发祥地,至今雄踞珠江航道约400年的莲花塔、琶洲塔和赤岗塔,曾持续数百年为往来商船提供航标指引。谁能想到,今天矗立在珠江边的“三塔”让广州与世界结下不解之缘,共同成就了“金山珠海,天子南库”的繁华?
大约400年前,每年约有近百艘外国商船漂洋过海,进入珠江口,来到广州贸易。商船在莲花塔、琶洲塔的指引下,一路来到广州城下黄埔古港;接着,外商换乘接驳船,在赤岗塔的导航下,直抵十三行。
400年后的今天,沧海桑田,“三塔”不变,变的是“三塔”之畔崛起了广州塔、广交会展馆……它们成为新的城市地标,而广州对外贸易之发达,与当时不可同日而语。“三塔”与广州塔、广交会展馆等同立珠江畔,一起讲述广州“海丝文化”的传承与弘扬,见证着“海上丝绸之路”的光荣与梦想。
“三塔”解密
明代中后期集中建塔 “海丝”文化重要遗迹
羊城自古是繁华商埠,海上贸易十分活跃。漂洋过海而来的外商进入珠江口后,沿江北上,会遇见三座宝塔:位于广州城东南40公里处的莲花塔、位于城东南20公里处的琶洲塔与位于广州东南城下的赤岗塔,这就是“锁二江”“束海口”的珠江“三塔”。
“三塔”的修建时间集中在明代万历十四年至天启年间,相隔不过40年。省情专家陈泽泓认为,“三塔”集中在那个时期修建,可见当时政府卓有远见。到了清代,官方就不再修建这样雄伟的高塔了。
这三座古塔的修建发起人或是朝廷高官,或是当地有影响力的人士。他们倡议建起这三座高塔,表面上祈求文运,但“三塔”风格基本一致,而且分别位于珠江航道上的关键位置,客观上起到了航标的作用,成为广州“海上丝路”的重要遗迹。
由此可见,“三塔”的修建,既与当时建塔之风兴盛有关,又与商贸背景有关,也是当时政府通盘考虑的结果。
我们可以想象:远涉重洋而来的商船,在汪洋大海中颠簸,当船上的人们在迷雾中看到直插云霄的莲花塔时,就知道已来到广州城附近了;船绕过莲花塔,沿珠江北上,当外商看到琶洲塔时,就知道已到达当时的广州城外港,远洋商船需停泊在黄埔泊地。当外商搭乘接驳船继续向前行驶,看见赤岗塔时,就意味着已到广州城下,十三行就在不远处了。
这些塔都是八角形,有九层,每一层的外边都有飞檐环绕。
外商看“三塔”
飞檐环绕景观不断
十三行时期,美国商人亨特在广州生活多年,写下《旧中国杂记》,记录了他在广州的诸多见闻。关于“三塔”,他是这样写的:“外国人溯江而上前往广州,过了虎门以后,往往会被沿途看到的几个高耸的宝塔所吸引……离广州最近的一座被外国人称为磨碟砂涌塔(Lob Creek Pagoda),得名自流过它所在的小丘下的一条珠江支流。另一座是黄埔塔。还有一座塔在二道滩旁的山丘上。在城墙内的‘五层楼’上,尽管相隔30英里的距离,都能清楚地看到这个塔。”亨特所说的磨碟砂(沙)涌塔就是赤岗塔,黄埔塔实际是黄埔古港附近的琶洲塔,“二道滩旁的山丘上”的那座高塔就是莲花塔。
亨特说,这些塔都是八角形,有九层,每一层的外边都有飞檐环绕,窗户开在南北两边上下飞檐之间。内部则不分层,由底至顶,景观没有中断。
文化小课堂
广州多座古塔曾是航标
广州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发祥地,除了“三塔”,还有很多起到导航功能的古塔。
六榕寺花塔是岭南地区现存最高的宋代古塔,高57.6米。从空中俯瞰,整座塔如同一朵盛开的莲花,“花塔”之名由此而来。
在光孝寺大雄宝殿的东西两侧有两座铁塔,是南汉国遗留下来的古迹。西铁塔建于南汉大宝六年(963年),清末时塔殿倒塌,压坏四层,现剩下三层。东铁塔于南汉大宝十年(967年)建造,高7.69米,共七层,是国内发现的最大、最古老、最完整的铁塔。
怀圣寺光塔位于光塔路怀圣寺院西南隅。光塔建于唐代,高36.3米,塔顶原有金鸡,可随风旋转以示风向,明初为飓风所坠。
“三塔”“三关”锁珠江
“三塔”即莲花塔、琶洲塔和赤岗塔;“三关”即海珠石、海印石、浮丘石。古语说:“一物从来有一身,一身自有一乾。”“三塔”“三关”与越秀山上的镇海楼遥相呼应,构成了广州古城缜密而完整的山水塔楼格局。
赤岗塔
基本情况:高约50米,八角楼阁式,外观9层
地理位置:位于当时广州东南城下
修建时间:始建于1619年,建成于1627年
倡建者:明代朝廷要员王命璇,尚书李侍问等
“三塔”中赤岗塔最晚建成
守望珠水护佑过往商旅
赤岗塔于1619年(时值明代万历年间)开工,修建到一半时,工程被迫中断,直到1627年尚书李侍问出面筹集经费主持工程,才得以建成,赤岗塔是“三塔”中最晚建成的宝塔。
赤岗塔是“三塔”中最晚建成的宝塔
与琶洲塔相呼应
形成“双塔”美景
据史料记载,赤岗塔所在的小丘下,磨碟沙涌里的河水潺潺流过。在清代,外商习惯将赤岗塔称为“磨碟沙涌塔”。
清代年间,商船进入珠江口,沿江北上广州城,赤岗塔是继莲花塔、琶洲塔之后,外商看见的第三个航标。不过,如果外商乘船从广州城里顺江南下,赤岗塔又是“三塔”之首。
明代年间,人们为什么热衷于修建“三塔”呢?据史料记载,他们认为,以珠江广州河段而论,白鹅潭一带是入水口,被认为是“天门”;琶洲一带是出水口,被认为是“地户”。珠江水的出口地势低平,两岸没有高山“关锁”水口,会造成“生气外泄”,需要“建塔”来弥补。人们在广州城东南方修建赤岗塔,作为广州第一个“水口塔”;往东又建琶洲塔,作为第二个“水口塔”,这两塔成为“越之东门”;再沿珠江向东,又建莲花塔“以束海口”,作为广州第三个“水口塔”。
古人深信,三座气势恢宏的高塔,巍然矗立在珠江边,则“全粤扶舆之气乃完且固”。如果说羊城是一艘乘风破浪的大帆船,那么雄踞珠江的“三塔”则蕴含着当时广州人对故土风调雨顺、万事如意的期待。省情专家陈泽泓认为,这正是广州海上交通发达,广州人商业意识浓厚的体现,也可以说是海洋文化的一种表现。
那么,赤岗这个地名又从何而来呢?原来,这个小山岗是约一亿年前形成的沉积岩。地理学家认为,那时天气炎热干燥,岩石中的铁被充分氧化,变成了红色氧化铁,因而将砂岩和砾岩“染”成了红色。这种岩层裂隙较少,底部有坚硬基岩,基岩突起高于周围河积平原的地方叫做“岗”。一万多年前,海水开始撤退,一些海拔较高的基岩以小岛形态出露,流经它们身边的河流冲积物,以及由海水带来的积物逐渐在岩石附近淤积,原先孤立于水中的一些小岛逐步连成一片。所以,现在这一带有很多带“岗”字的地名,如燕子岗、宝岗、昌岗、凤岗、马岗顶、赤岗、石榴岗、七星岗等。
广州学者叶曙明认为,赤岗一带可以说是地质学家的大宝库。比如,七星岗的海蚀遗迹、松岗和赤沙的沙堤、赤岗塔的瓯穴群,都是研究珠三角地理形成的重要数据库。地质学家认为,有一个巨大的断层从番禺的北亭一直延伸向北,穿过珠江,直抵天河。断层的其他部分被第四系地层覆盖,只在石榴岗至七星岗一带的残丘台地显露真容,被称为“丹霞地形”。
赤岗塔与琶洲塔外观相似,如同双子塔,不过,与琶洲塔下一层窗门方位与上一层错开不同,赤岗塔的窗门都排列在同一直线上。
赤岗塔塔基上的石雕像
“托塔力士”雕塑
见证中外文化融合
赤岗塔的转角位均雕刻着人形托塔力士,有些虽因风化而模糊不清,但其生动神态仍依稀可辨。他们大多半蹲,用双手或单手向上发力,托住塔柱。这些托塔力士大多穿戴明代服饰,但长相比较像外国人。广东文物考古专家尚杰曾经表示,这些雕塑带有“金刚力士托塔,建筑才能稳固”的寓意,但更多是为了美观。本地文人学士主持修建的塔,却让外国人来托塔,这就是赤岗塔作为明清广州海外贸易和中西文化交融的历史见证。
广州自古就与世界有频繁的贸易往来,被称为“历久不衰的海上丝绸之路东方发祥地”。明清时期,从广州起航的海上航线多达7条,到达160多个国家和地区,这也使得广州文化中包含了许多外国文化元素。
清代道光二十四年(1844年),富商伍崇曜、潘仕成捐资重修赤岗塔。当年,不知有多少广东人为了谋生,离乡别井、漂洋过海,当萧瑟的西风把客帆送出广州城时,赤岗塔便深深镌刻在了这些游子的记忆里。
可惜的是,随着十三行贸易的演变和战火侵袭,赤岗塔也一度变得破败。上世纪初,赤岗塔首层东北面的大量青砖被人偷偷拆走,政府只好用红砖补齐。抗日战争时期,日军曾从沙河瘦狗岭炮轰赤岗塔,击中首层塔墙,幸好墙身厚实,赤岗塔整体结构岿然不动。
赤岗塔
大修后重现风采
矗立江畔眺望未来
赤岗塔建成后,虽然历代都有维修,但因泥砖老化,破损十分严重。塔身各层角柱、塔檐缺失,塔外壁墙体开裂,基础下沉,最为危险时被专家测定已倾斜1.05米,随时有倒塌的危险。
1989年,赤岗塔被确定为广州市文物保护单位。经1999年重修后,赤岗塔重现昔日风采。2003年初,由12万人参与投票选出的“海珠十景”中,就有“双塔竞秀”一景。2010年,广州亚运会开幕前夕,赤岗塔被装扮一新,华灯璀璨,与不远处的广州塔组成古今双塔竞相争辉的美景。如今,赤岗塔离江岸已有600多米远。古塔就像一个从古代“穿越”到现代的大家闺秀,娴静地伫立在珠江之滨。未来,这一带将成为世界眺望广州的“文化地标”。
琶洲塔
基本情况:高约50余米,八角楼阁式,外观9层
地理位置:位于当时广州古城东南20公里处
修建时间:始建于1597年,建成于1600年
倡建者:明代南海绅士王学增等
清代外商眼里“广州地标”
直接见证“海上丝路”繁华
清代年间,远洋商船沿珠江北上,外商望见琶洲塔,就知道快抵达广州外港了。目前可查的资料显示,琶洲塔在当时外商心目中的地位非常高。
光阴荏苒,到了21世纪,作为广州国际会展中心的三大配套公园之一,琶洲塔公园应运而生,“古塔巍巍,琶韵有新晖”的美景见证着“海上丝路”的辉煌历史。
明代
江心小岛建起巍巍宝塔
自宋代开始,广州就有评选“羊城八景”的传统,清代“羊城八景”为粤秀连峰、琶洲砥柱、五仙霞洞、孤兀禺山、镇海层楼、浮丘丹井、西樵云瀑和东海鱼珠。其中,琶洲砥柱—景位于琶洲岛,这座小岛古时位于珠江中,今已与陆地相连。
琶洲岛上建有琶洲塔,是“三塔三关锁珠江”中的“三塔”之一。琶洲塔于1600年(时值明代万历年间)建成,是“三塔”中最早建成的高塔。
据史料记载,明代万历年间,光禄勋丞王学增倡议在琶洲建塔,“锁住”珠江口。当他乘船从黄埔回广州城时,遥望琶洲,被郁郁葱葱的山岗吸引,立即停船登岸,攀上山岗,举目四顾,只见“洲踞二水中,吞吐潮汐,势逆而面巽,二山连缀,嶐然若魁文之邱。内一山,石顶高平”。王学增当即判定此地“为塔基若天造焉”,是建塔的最佳地点。随后,建塔方案得到了地方官的认可。
当时,民间又有传说称,琶洲附近水域常有金鳌浮现,琶洲塔因此又被称为海鳌塔,这一传说给琶洲塔蒙上了一层神秘面纱。
琶洲塔于1600年(时值明代万历年间)建成,是“三塔”中最早建成的高塔。
清代
见证黄埔泊地千帆云集
广州是古代海上丝路的发祥地,也是持续辉煌两千年的东方大港。琶洲塔以东的江面是外商船只停泊地——黄埔泊地。南宋文人方信孺在《南海百咏》中写道:“琵琶洲,在郡东三十里,以形似名。俗传洲在水中,与水升降,盖海舶所集之地也。”根据明代学者顾祖禹的《读史方舆纪要》,当时来到广州的远洋商船和来自闽浙的舟楫,多停泊于此。
受季风与洋流影响,远洋商船的航行十分规律。每年8-9月,各国商船乘着东南信风驶入黄埔泊地,次年2月左右,这些商船又乘着西北信风离开。在为期约5个月的贸易季节,所有外国商船只能停泊在黄埔水域,商船云集,成了一道独特的风景。
清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清廷一道谕令,开启了广州“一口通商”的时代,黄埔泊地迎来了最为繁盛的贸易图景。根据《粤海关志·市舶》一书,从乾隆十四年(1749年)至道光十八年(1838年),有近5000艘外国商船来华贸易。19世纪初,每年来华商船不少于70艘,1830年以后,每年来华商船超过100艘,其中包括大名鼎鼎的哥德堡号。因此,在“三塔”中,琶洲塔是最直接见证广州海外贸易繁华的宝塔。
在“三塔”中,琶洲塔是最直接见证广州海外贸易繁华的宝塔。
在18世纪-19世纪,琶洲塔是西方人心目中的广州地标。他们大多是以琶洲塔为视觉中心来认识黄埔古港和广州贸易的。
广州“一口通商”时期流行的洋画(又称外销画,大多由广州本地画家绘制,销售给外国人)就是很好的例证。《19世纪初黄埔锚地图》一画描绘了在深井岛西侧山坡看到的琶洲岛一带的风景,焦点是排着长队停泊在黄埔泊地的外国商船。当时,在清朝官方绘画中,琶洲塔往往被置于画面边缘;而西方画家或按外商要求定制的本地画家则通常将琶洲塔置于画面中央,即便是对船只进行特写,也会在画面中刻意为琶洲塔留出位置。这也说明了这座“九层宝塔”在当时外国人心目中的地位。
黄埔古港
目前可以明确识别为对黄埔泊地进行描绘的图画大致可分为以下三类:第一类是以黄埔泊地码头为描绘对象的图像。如《黄埔港风景画》,以珠江上的中国驳船为近景,码头及黄埔税馆等办公场所为核心,远处则是依次停泊在珠江水面的外国商船。第二类是描绘黄埔泊地以及整个琶洲岛的风景画。这类图像多见于油画、玻璃画及外销瓷、外销扇、外销家具中,视角基本是从深井岛或长洲岛眺望黄埔泊地,充分表现了“夷舟蚁舶”的繁盛景象。第三类着重描绘黄埔泊地停泊的船只。这类图像多见于油画与版画。画面一般以一艘停泊在黄埔泊地的外国商船为主体,背景是黄埔岛,琶洲塔隐约可见,成为识别位置的地标建筑。大量留存于国内外的洋画,是黄埔泊地贸易繁荣的直接例证。
进入21世纪,以琶洲塔为核心的琶洲塔公园浮出水面。
当代
古塔得到接力保护展现新晖
历经400多年的风风雨雨,琶洲岛如今已与陆地相连,琶洲塔与江岸之间的距离也超过了600米。
这座古塔得到了一代代广州人的接力保护。《南风窗》杂志曾在“回眸96·关注97”的栏目中刊登《圆了古塔梦》一文。文中,时任香港骏达实业公司董事长汤宝森说:“我圆了一个古塔梦!年轻时我在广州海珠区琶洲塔附近的一家工厂工作,那时候我便知道,有近400年历史的琶洲塔是广州港口的标志,是明清两代商贸繁荣的见证者。面对这一千疮百孔、墙损壁残的古文物,那时候我便许了一个愿:有朝一日我发达了,一定要出资把你打扮一新!后来我获准去了香港,在80年代初我回内地投资办厂,事业上总算小有成就,于是就捐资偿了修塔心愿。”
进入21世纪,以琶洲塔为核心的琶洲塔公园浮出水面。城市规划与建筑专家肖艺、吴隽宇、伍韬等参与了琶洲塔公园的设计。三人在《古塔巍巍琶韵新晖——广州市琶洲塔公园规划设计》一文中说,公园构图以塔为中心,结合地形,有意识地塑造出琵琶造型,这一造型既取材于琶洲岛的人文历史,又隐含了“珠江上飘来的风”之意,同时与会展中心优美的形体相吻合。
专家认为,琶洲塔是广州地域文化的缩影之一,更是当地居民归属感的寄托。充分挖掘、继承和延续岭南文化的精髓,可以使文化脉络得以延续,使琶洲塔公园充分展现广州“千年海上丝路的商埠文化世界名城”的精神。
莲花塔
基本情况:高约50米,八角楼阁式,外观9层
地理位置:位于当时广州古城东南40公里处
修建时间:始建于1586年,建成于1612年
倡建者:明代举人李惟风等
俯瞰狮子洋烟波浩渺
苦难与辉煌融于一塔
今年春节,不少市民前往莲花山“桃花源”,赏花拍照,祈求鸿运当头。当人们的目光越过“桃花源”,眺望洋面,只见江水茫茫,高耸的莲花塔格外显眼。
莲花塔建成于1612年(时值明代万历年间),坐落于珠江入海口,是前来广州的古代外国商船进入珠江口后见到的第一座塔,故有“省会华表”之称。莲花塔建成以来,虽遭受外敌炮轰,以及长期的自然风化,但仍屹立不倒。经过历次修复后,成为莲花山风景区重要组成部分。登塔远眺的人们,既能感受到近代的民族屈辱,又能领略到古代海上丝路的繁华与如今大湾区的生机。几百年的苦难与辉煌,蕴藏于一塔之内。
莲花塔建成于1612年(时值明代万历年间),坐落于珠江入海口。
劈山采石两千年
小岛变身成“莲花”
根据史料记载,新石器时代,莲花塔所在的莲花山是珠江三角洲古海湾内一座长条形石岛,孤悬于狮子洋中。
明清时期,莲花山因地处“省会水口”,被赋予了特殊的意义,如“郡城门户”“南越封疆之华表”“南海捍门”“水口重关”“海门之金锁”“御寇重地”等。
莲花山盛产红砂岩,故而又被称为砺山。康熙年间《番禺县志》卷一记载:“砺山在茭塘石子头,高耸二百余丈,广袤十余里,四周皆海,屹峙中流,下即狮子洋。”
莲花山这个地名的由来,还与当地流传的一个神话故事有关。相传古时南海有一条孽龙,在珠江口兴风作浪,时常淹没田地,颠覆舟船,居民饱受其害。适逢南海观世音菩萨云游此地,将其乘坐的莲花掷向水中,镇住孽龙。莲花化为巨石,永镇山中,成了今天莲花山南天门旁的莲花石,莲花山由此得名。
这只是一个美丽的神话,莲花山的形成,其实是两千年来人们劈山采石的结果。据传,秦末汉初,赵佗在岭南割据称王时,派人寻找适合建造宫殿的建筑材料。南越国人在狮子洋附近发现了一片绵延千米的红色砂岩,质地均匀、坚硬,色泽鲜艳,是建造宫殿的最佳选择。自此,南粤先民开始大规模地开采石料,拉开了劈山采石的序幕。据中国科学院广州地质新技术研究所鉴定,南越王墓的石材主要来自莲花山石场。
《广州大百科全书》记载,自明代起,莲花山的石材被大量开采,碎石遍地,故初称“石砺山”。人工无意胜天工,工匠长期大规模采石,一凿一钎地“雕琢”出逶迤数里的石林、岩洞、悬崖、险峰和石柱等,加上长期自然风化,峰顶形成了一块酷似出水红莲的巨石,莲花山之名由此而来。
莲花塔明代修成
成往来商船航标
明代万历年间,南粤瘟疫横行,李惟风等番禺举人将其归因于莲花山大规模采石,伤了“地脉”,力陈建塔。1612年,宝塔建成,因莲花山多砺石,故取名“石砺塔”,因其附近山坡上有一块天然狮形岩石,又称“狮子塔”。
实际上,中国的塔并非自古就有,而是由国外传入的,传入之初,塔被音译为“浮屠”。明代时期,“浮屠”文化极为兴盛,许多地方大兴建塔之风,以保平安。
清乾隆三十九年(1774年)版《番禺县志》记载,明代有南海监生庞端业等冒认税山,招商开采,伤了“地脉”。明代万历四十年(1612年),番禺当地举人李惟风、刘如性、林彦枢、崔知性、梁瑛告官封禁,在山上修建了高塔,这就是今天的莲花塔。
明清时期,广东古塔多建于城市主要水系临岸、山丘之上,或水流交汇、变向之处,或急湍之处,并与其他古塔或山体遥相对望,以引导船只。特别是广州作为古代海上丝绸之路发祥地,远洋商船云集于此,高塔相互呼应,航标意义更为明显。
莲花塔高耸于珠江上,对商船起到了导航功能。《南海百咏续篇》称之为“海舶表望”。自秦汉起,广州就是中国与世界各国友好往来的重要门户。因此,历代人们选址修建高塔时,都会考虑古塔兼作航标的功能。如广州城内建于唐初的光塔,“夜则燃火,以导归帆”。广州城外“三塔”与城内高塔遥相呼应,引导来往商船。
莲花塔屹立400余年,见证了近代中国人民抗击外来侵略的历史。
历经多次修缮
成历史文化遗产
莲花塔屹立400余年,见证了近代中国人民抗击外来侵略的历史。1840年6月,英国47艘军舰和4000军人抵达珠江口,鸦片战争爆发,中华民族被拖入割地赔款、丧权辱国的近代史。1938年,日寇入侵广州,来到珠江口,见莲花山上有城墙,怀疑莲花塔内可能藏有中国军人,发动炮击,将二、三、四、七层东南面塔身轰烂,莲花塔上弹痕累累,但“虽烂却不倒”。
遭受外敌破坏后,又经历数十年风雨,莲花塔日渐颓败。新中国成立后,政府将莲花塔纳入历史文化保护范围,商界名流纷纷捐资修缮,莲花塔才得以保存至今。
1981年,港澳同胞何添、何贤捐资按原状修复加固莲花塔,每层加建了楼板,内辟螺旋步梯,塔心柱改为钢筋混凝土。1989年6月,莲花塔被公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7年,澳门人士何厚铧捐资重修,并贴上金顶,使莲花塔一直保持着完整的面貌,成为“番禺莲花山旅游区”的重要组成部分。
2000年,莲花山被定为广州市历史文化保护区,莲花塔成为广州市首批历史文化保护对象。
塔内供奉孔子像
市民可登塔游览
目前,莲花塔是“三塔”中唯一一座允许游人登顶的古塔。莲花塔平座狭窄,不便行走,塔壁内砌砖级,盘旋而上顶层。
莲花塔也是一座“文塔”,塔内供奉着圣人孔子像。如今,仍有很多高考学子或希望学业有所成就的人来到这里祈福。
游客登上莲花塔,四面秀丽景色可尽收眼底:东南面狮子洋烟波浩渺,可以隐约望见虎门大桥,虎门就是林则徐销毁鸦片的地方;西北面则是高楼耸立的广州城。
在莲花塔上,游人既可俯瞰莲花山景区全貌,又可远望烟波浩渺的狮子洋。莲花塔像一面可以透视历史的镜子,既映照出昔日海上丝绸之路起点航线上千帆竞发、百舸争渡的景象,也折射出近代外国坚船利炮轰击国门的情景,历史的苦难与辉煌凝聚在古意盎然的塔身上下、塔门里外。
统筹/张忠安
文/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张忠安、倪明、刘幸
图/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陈忧子、廖雪明(除署名外)
视频: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刘宇、陈忧子、廖雪明
剪辑: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刘宇
海报文案:林玮琳
海报制作:王紫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