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鎏金铜锁
大城子古城址位于黑龙江省东宁市城东四公里大城子村、绥芬河南岸的冲积盆地中,古城址为一略高出周围地面的土岗,这里曾是一座南北长、东西窄的古代城池,城墙内如今是大城子村,古代时有环城的护城河。1972年黑龙江省博物馆对大城子遗址进行了两次试掘,特别是秋季发掘了一座相当完整的房址。大城子古城的形制略与渤海国上京城相似,城中所出土的铜佛、铜建筑饰件、筒瓦、莲花瓦当等与渤海国上京龙泉府遗址及海林山嘴子渤海时期墓群中出土的相同,可证大城子古城为渤海时期所建无疑。
鎏金铜锁,长5.2厘米、宽1.4厘米,大城子古城址出土,锁身已经锈蚀,整体保存完好。1972年,大城子村村民姜起臣在整理门前田地时挖出一批铜器、铜料、板瓦、莲花瓦当及铁门枢,还有鎏金铜铺首、铰链、门扣、门环、铜锁、铜帯銙和一面铜镜残件。
锁的发展历史在材质基本上有两大类,一种为木锁,一种为金属锁。木锁的生产须经锯割斧劈,凿眼打洞,刨光钻孔等工艺。金属锁则要冶炼金银铜铁,制坯浇铸,切割成型,焊铆拼装,钻孔打眼,锉平抛光等流程。一把锁从原料到成品,要花费工匠很多心血而铸成。
中国的锁具已有数千年历史,不但有实用价值,更成了弥足珍贵的历史印证物,它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木工工艺和五金工艺的历史发展。锁具从它的材质、造型设计、机械构造、雕刻书画诸方面来看,它涉及多门学科,木工工艺、冶炼铸造、绘画书法、雕刻以及动力、物理、几何等学科,都能在锁具中找到痕迹,它反映了历代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等当时的历史现状。
(黑龙江省博物馆 辛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