尾巴超长,云南发现2.44亿年前“长尾红河龙”化石
全长47厘米、形似水生蜥蜴,超长的尾巴尤其特别——在云南省红河州,科学家发现了一种约2.44亿年前的海生爬行动物,命名为“长尾红河龙”。这是目前我国发现的肿肋龙科最古老的化石证据,相关成果已发表在国际学术期刊《科学报告》上。
北京5月11日电 全长47厘米、形似水生蜥蜴,超长的尾巴尤其特别——在云南省红河州,科学家发现了一种约2.44亿年前的海生爬行动物,命名为“长尾红河龙”。这是目前我国发现的肿肋龙科最古老的化石证据,相关成果已发表在国际学术期刊《科学报告》上。
肿肋龙类包括肿肋龙科和贵州龙科。其中,肿肋龙科最早出现在中三叠世早期,在中三叠世末期灭绝。主导此项研究的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徐光辉介绍,长尾红河龙共有121块脊椎骨,其中的69块组成了长长的尾巴,占全长的54%,是世界上尾巴相对最长的肿肋龙类。
“长尾红河龙生活在浅海环境,吃小鱼小虾、软体动物等。”徐光辉说,从它长长的躯干和较纤细的前、后肢可以判断,长尾红河龙在浅海环境中主要采用侧向波动的方式前进,它超长的尾部可以进一步提高侧向波动的效率,帮助它们游得更快、更稳。
据介绍,在约2.52亿年前的二叠纪生物大灭绝之后,海洋生态系统在三叠纪发生了重大变革,演化出包括肿肋龙类在内的种类繁多、门类丰富的海生爬行动物。
1854年,欧洲就发现了肿肋龙类化石,我国最早命名的海生爬行动物也是肿肋龙类,即在20世纪50年代发现并命名的“胡氏贵州龙”。此次发现的长尾红河龙比贵州龙早约400万年,为研究当时的海洋生态系统和海生爬行动物演化提供了新的化石证据。
关键词:肿肋,红河,长尾,发现,龙类,长的,海生
(责任编辑:宋薇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