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移植再创纪录 5月龄婴儿成功跨血型“换心”
血型不同且不相容,却成功骗过免疫后成功“换心”?“难度很高,但我们在‘派出所’还没把‘身份证’发到‘居民’手上时,就赶紧把心脏移植进去了!”移植团队核心成员吴敏对记者解密。
12月16日下午,记者从广东省人民医院(以下简称“省医”)获悉,院方为一名5月龄婴儿成功进行了“ABO血型不相容的跨血型心脏移植”,再创了华南地区成功心脏移植的最小年龄(5月龄)、最轻体重(6kg)记录。
2月龄婴儿扩心亟须“换心”
今年8月,两个月龄的婴儿小乐(化名)就经常吐奶,家长开始以为只是消化问题,到当地医院检查后才发现是扩张型心肌病,随后带孩子到广东省人民医院进行求医。省医心外科副主任黄劲松现场向记者介绍,心脏病发展到后期都会出现心衰,目前心衰比较成熟的治疗方案是心脏移植和人工心脏植入。
“但当时小乐心衰已经很严重,反复入院。才三四个月大时,小乐的心脏已经如同四五岁小孩心脏般大,病情进展快速。”省医心脏移植与辅助外科副主任吴敏告诉记者。
但婴幼儿要找到大小匹配的心脏供体相当困难。小乐等了一个月,恰好找到了一个4岁儿童的心脏,大小与小乐的心脏非常匹配,然而供体心脏的血型却与小乐不相同且不相容。
据介绍,ABO血型相容通常被视为器官移植的先决条件和首要原则,包括同种血型移植或者血型不同但是相容的移植(例如O血型心脏可以给任何血型受者,与O型血是万能输血者道理相同),但血型不相容的案例(比如B血型心脏给A血型受者,O血型受者接受其他血型心脏)难度就很大,属于挑战移植红线的配比原则。
是错过这个心脏,再漫长地等下去?还是立即进行ABO不相容的跨血型心脏移植呢?这是摆在小乐家人与手术团队面前的问题。
成功“骗过”免疫机制
“年龄越小手术风险就越大。因此我国婴幼儿特别是低体重婴幼儿的心脏移植开展得很少。”黄劲松表示,“但省医心外科曾成功为体重只有1.09公斤的超早产儿开展心脏手术,去年也曾成功为一名9月龄婴儿进行了全国首例ABO血型不相容的跨血型心脏移植手术。在婴幼儿、低体重儿心脏手术方面已经进行许多创新尝试,积累了大量的成功经验。”在沟通取得小乐家人同意后,团队决定为小乐进行不相容跨血型移植。
要如何突破血型不相容的禁制?婴幼儿体内免疫机制尚不完全,移植团队就是利用这个特性,来“骗过”免疫机制。“这相当于我们在‘派出所’还没把‘身份证’发到‘居民’手上时,就赶紧把心脏移植进去了。假装成小乐体内的‘居民’,骗过了他体内的免疫机制。”吴敏为记者进一步解密,“我们术前仔细筛查了患儿抗B抗体,并制订了围术期安全有效的免疫诱导方案,以保证ABO不相容的跨血型移植可以顺利进行。我们去年进行的全国首例不相容跨血型心脏移植,患儿术后至今体内的抗体反应一直是阴性的,说明‘欺骗’成功了。”
移植手术历时7个小时
“越小的患儿心脏体积就越小,这给手术操作过程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对术者的要求非常高,术中操作过程要求极其精细,包括所用手术器械、缝线等都是非常‘迷你’的。”吴敏表示,为此省医心脏移植、心外小儿、儿科重症监护病房(PICU)以及心外小儿监护团队多次开展多学科会诊(MDT)。
11月13日,小乐被推进手术室,进行“ABO血型不相容的跨血型心脏移植”。在黄劲松带领的移植团队及心外小儿团队共同合作下,历时7个小时的移植手术终于完成了。
为降低小乐手术麻醉后的损伤,心脏移植团队还为小乐实施“超快通道复苏”,术毕后在手术室内拔除气管插管,以减少并发症发生并促进小乐更快地恢复。
术后,小乐在清醒的状态下送入了重症监护室,经过心外科小儿重症监护团队9天专业治疗及护理后,小乐转到了PICU。在PICU精心调养11天后出院。“12月3日小乐出院的时候,体重是5.5kg。”PICU主任郭予雄欣慰地说。
“小乐出院7天后回院复诊,体内的抗体反应一直是阴性的,身体恢复状态良好。接下来,小乐还要面对着排斥反应、感染风险、营养发育等诸多‘关口’,我们将持续长期回访,不断改善及提高他的生活质量。” 吴敏表示,从术前、术中到术后的全过程,省医多学科团队每一步都走得很谨慎,为这名5月龄婴儿恢复健康尽心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