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石化西北油田采油三厂工程技术室职工魏鹏飞:吾心已向西部去,休言边陲多苍茫
魏鹏飞(左二)与同事参加西北油田采油三厂“我和国旗合个影”活动
早晨八点,魏鹏飞如同往常一样,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中石化”)西北油田钻井队技术员们在钻井现场开始一天工作。
耳边是师傅们的号子声,脚下踩着钻井平台上的污泥,魏鹏飞怀抱厚厚的技术手册,对每一台设备、每一件管材、每一次工况都认真学习观摩,并灵活地将在学校学习的理论知识与实际生产需要有效结合。
日复一日的付出和汗水,见证一口口石油井从无到有,也见证一个年轻石油人成长进步。“或许在很多人看来,油田工作艰苦、孤独,但我却非常珍惜,这是对未来成长意义非凡的宝贵经验。”魏鹏飞说。
作为中石化西北油田的一员,魏鹏飞正以实际行动,迈出习近平总书记回信嘱托“成为可堪大用,能担重任的西部建设者”的第一步。
魏鹏飞(右一,同事肩上)与同事参加西北油田采油三厂十一周年厂庆活动
决 心
——“祖国哪里需要我们,我们就去哪里”
2020年5月17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新时代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的指导意见》。《指导意见》明确,强化举措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形成大保护、大开放、高质量发展的新格局,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促进西部地区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发展。
这让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克拉玛依校区即将毕业的大学生们“感到特别振奋”。
“祖国的西部建设方兴未艾,我们应鼓起勇气承担起当代青年的责任,投入时代洪流,扎根边疆基层,挖掘个人潜能,在与当地各族群众一同奋斗过程中实现个人理想。”石油学院石油工程专业学生魏鹏飞说。
毕业设计刚刚结束,魏鹏飞与几位同学分享大学期间的学习生活和心路历程。最终,大家把对建设西部的理想和决心形成一封信,写给习近平总书记。“只有荒凉的大漠,没有荒凉的人生。”这封信道出准备留在西部的同学的心声,118名志同道合的年轻人纷纷在信上署名。
在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克拉玛依校区党群工作部袁玫老师眼中,“他们每一个人在新疆的成长经历各有不同,但留在新疆的决心一样坚定”。
令魏鹏飞和同学们都没想到的是,这封信寄出后不到20天,他们就收到习近平总书记的回信。
“得知你们118名同学毕业后将奔赴新疆基层工作,立志同各族群众一起奋斗,努力成为可堪大用、能担重任的西部建设者,我支持你们作出的这个人生选择。
这场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严峻斗争,让你们这届高校毕业生经受了磨练、收获了成长,也使你们切身体会到了‘志不求易者成,事不避难者进’的道理。前进的道路从不会一帆风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需要一代一代青年矢志奋斗。同学们生逢其时、肩负重任。希望全国广大高校毕业生志存高远、脚踏实地,不畏艰难险阻,勇担时代使命,把个人的理想追求融入党和国家事业之中,为党、为祖国、为人民多作贡献。”
2020年7月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给毕业生们的回信中,肯定他们到边疆基层工作的选择,并对广大高校毕业生提出殷切期望。
“总书记给我们回信了!”收到回信,克拉玛依校区内一片沸腾,激动之情写在一张张青春洋溢的脸上。
“收到总书记的回信非常激动,心中不禁泛起千百种思绪,为我们在西部就业的选择由衷感到骄傲。”魏鹏飞说,“大学四年生活在新疆的经历也让我们对这块土地有着特殊感情。别人眼中茫茫大漠,在我们眼中则是蕴藏无限可能,施展拳脚、大展宏图的空间”。
收到如此珍贵而又特殊的“毕业礼物”,石油学院资源勘查工程专业2020届毕业生丁贵阳更加坚定写信初衷和当初选择。“扎根边疆、艰苦奋斗、服务西部,力争以傲人的成绩回报祖国,实现自我价值。”
“请总书记放心,我们必将牢记嘱托,坚定信念,在新疆安下心、扑下身、扎下根,勇担时代赋予的神圣使命,在祖国的西部绽放青春光彩。”石油学院资源勘查工程专业2020届毕业生王良哲说。
工学院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2020届毕业生陈迪下定决心,要坚定不移地接起建设西部的接力棒,让青春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发光发热。
“总书记回信的消息经《新闻联播》、《人民日报》等纷纷报道后,学生、老师,甚至整个克拉玛依都备受鼓舞。”石油学院石油工程系副教授穆总结说。穆总结是陕西人,2005年从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毕业后,正是在西部大开发战略号召下来到位于乌鲁木齐的中国石油西部钻探工程技术研究院工作。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克拉玛依校区成立后,他成为第一批教师中的一员。“我们学校一直鼓励青年学生毕业后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也希望更多高校到西部办学,共同为西部高等教育事业发展贡献力量 。”
“志不求易者成,事不避难者进”。习近平总书记回信中的这句话让魏鹏飞醍醐灌顶。“不畏艰难险阻,勇担时代使命,祖国哪里需要我们,我们就去哪里奉献青春。年轻就应当立有雄心壮志,并且不畏艰险,敢于应对挑战。我们在西部一定会沉下心来,在基层工作中磨砺自己的意志,努力为西部、为祖国建设增砖添瓦,同时也努力让自己的青春能对党对国家对人民有意义,有作为,成为总书记所期望的‘可堪大用、能担重任的西部建设者’。”
收到总书记回信,魏鹏飞奋笔疾书,以一首诗来反映他们留在祖国西部的心境:
四年砺剑少儿郎,
一腔壮志报家邦。
胸怀广厦千万间,
身居大漠又何妨。
天山南麓雪皑皑,
塔河两畔裹红妆。
吾心已向西部去,
休言边陲多苍茫。
魏鹏飞(右一)在采油三厂管理一区10-2计转站实习
汇 聚
——“圆了克拉玛依人三代人办大学的梦想”
克拉玛依,维吾尔语意为“黑油”。这片曾经的戈壁荒原上,建成了中国西部第一个千万吨级大油田,崛起了一座文明和谐宜居的新城。党的十八大以来,随着“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克拉玛依作为“一带一路”重要节点城市和新型工业城市,堪称“桥头堡”。
“‘一带一路’和祖国西部需要这样一所大学,飞速发展的克拉玛依呼唤这样一所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校长张来斌说。2015年10月,教育部批复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建设克拉玛依校区。2016年,作为首个进驻新疆的教育部直属重点高校,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克拉玛依校区正式面向全国招生。
如果说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建设克拉玛依校区是面对祖国西部、面对国家发展需求的责任担当,那么首届大学新生到来,则是克拉玛依人多年的期盼,圆了克拉玛依人三代人办大学的梦想。
魏鹏飞是400余名首届大学新生之一。
魏鹏飞出生于1998年,来自河北省石家庄市。在母亲谷湘瑜眼中,“他从小就有主见,决定一件事就会坚持,比如他所酷爱的足球,比如他后来决意留在新疆。作为父母,我们一直都很尊重并支持他的选择”。
高考结束后,从小“对工程类学科抱有极大兴趣”的魏鹏飞希望选报工程类专业,而石油正是“工业的血液”。在学校举办的全国高校招生现场咨询会上,他了解到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克拉玛依校区这所新建的院校。“学校好,师资力量雄厚”,在父母支持下,他决定填报志愿,奔赴边疆。
初到克拉玛依,魏鹏飞发现这座西部城市“并不像预想般荒凉”。“城市不大却很干净,行人不多也很悠闲,数量恰到好处的高楼大厦,不紧不慢的生活节奏,是一种恬静的感觉。”热爱足球、阳光开朗的他很快就和同学们打成一片。
在魏鹏飞熟悉校园环境的同时,来自全国各地的学子们陆续汇聚于此。
“作为克拉玛依校区第一批学子,是校区各位老师将我们从车站接入校园,带领我们熟悉新环境、学习新知识、构建新的大家庭。”王良哲说。
辅导员胡瑞与众位老师负责接待首届新生。在他印象中,学生们各个青春活力,朝气蓬勃,笑容充满阳光和希望。
无论是崭新的宿舍、造型独特的教学楼、高标准的体育馆和操场、现代化的实训车间,还是位于红山湖畔的图书馆,都使同学们兴奋不已。“是塞北却似江南,无渔舟而有晚唱”的油城克拉玛依也刷新了大家对西北的认知。
作为土生土长的新疆小伙,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克拉玛依校区2020届软件工程专业毕业生黄天辉,卖力地向大家介绍新疆美食,风土人情。“我们军训教官很特别,都是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在读的退伍大学生,军训中学习的第一首歌就是校歌《我为祖国献石油》。”有一句歌词让他们牢记心间:“我当个石油工人多荣耀。”
“开学报到时,学院迎新老师的悉心解说、宿管阿姨的热心服务、军训场地上挥洒的汗水和疲惫过后打成一片的欢声笑语,紧张而有趣的专业课理论知识学习,都让我们对未来充满希望。”丁贵阳说。
渐渐地,魏鹏飞以饱满热情和奋发动力,与同学们全身心投入到大学生活中。
魏鹏飞(前排右)在克拉玛依校区2018年第三届足球赛中夺冠,石油学院院长谢庆宾为其颁发奖杯
传 承
——“将青春挥洒于这片土地”
“本着‘高层次、应用型、国际化”的人才培养目标推进克拉玛依校区建设,重点是培养高水平应用型人才。依托克拉玛依这样一个大型石油石化全产业链石油城,学校将更加重视强化学生在实践中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校区将坚持‘实验实践教学四年不断线’和‘企业高级技术人员参与人才培养四年不断线’,培养‘石大范儿’优秀人才。”在克拉玛依校区2016级新生开学典礼上,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校长张来斌发表致辞时表示。
为实现高水平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在新疆这片热土上,魏鹏飞与同学们度过了宝贵的青春年华。从学校红山湖畔的图书馆到地质实习的龙脊谷,从金工实习的厂房里到生产实习的塔里木河边,都留下他们的青春足迹。
龙脊谷地质实习是魏鹏飞大学期间第一次实习。龙脊谷地形像一条条巨龙的背脊高翘耸立,一边是松散的岩体,另一边则是高达几十米的悬崖。穿行其中时,有些地方狭窄到只能一个人通过。在北疆七月的烈阳下,由于大家第一次在野外实习,很多地方准备不足,饮用水很快消耗殆尽。“出发时老师担心同学带的水不够,和几位热心同学不辞劳苦搬了几箱水上山。在同学有需要时就把水分给大家,这让我们深受感动。”
在金工实习时,同学们需要把金属圆柱体打磨成符合尺寸要求的正方体。为了把自己的“小方块”磨得更标准,大家相互传授自己使用锉刀时的心得,帮助力气小的同学。“大家一边唱着歌一边锉着小方块,在我们自己看来是一段无法替代的青春回忆。”
在西北油田采油一厂管理三区实习中,魏鹏飞先是在专业问题“稠油掺稀工艺流程”方面与办公室前辈们进行交流,后又和注脂师傅一起前往现场,在井口拧螺栓、打注脂枪,这让他对现场工人师傅的辛苦和现场实际生产的情况都有了亲身体会。“在实习过程中,也有同学每天和师傅出去巡井,回来满身油污,他们却毫不在意,跟我们交流今天哪口井漏了,今天又学到了什么。”
油田现场,高耸的井架和一排排抽油机,在朝阳中昭示希望,在夕阳中熠熠生辉,见证年轻人成长进步,也见证他们心态悄然变化。
魏鹏飞与中国石化西北局的师傅们顶着烈日去井场,一起在运动场流汗,累了在基地的树荫下吃西瓜;还曾和西部钻探的师傅们谈笑风生,听他们讲年轻时候的理想抱负,在沙漠的工作经历,与家人同事的故事……“实习经历让我开阔眼界,提高专业知识,也被前辈们对工作的敬业精神、忘我精神和奉献精神深深感动。”
在得知习近平总书记回信后,92岁高龄的老一辈石油人王炳诚激动之余,也为118名毕业生写了一封信。信中寄语,“新疆是有志青年大展身手的好地方,青年一代是石油工业的希望。”
王炳诚老人是新中国第一批赶赴独山子和克拉玛依参加石油会战的七名大学生中一员,此后更是转战大庆、塔里木等油气田,从基层做起,立下赫赫功勋。他在信中回忆了自己当年大学毕业后不远万里奔赴新疆,投身新疆油气建设的光辉往事,勉励他们在基层实践中追求梦想,叮嘱他们基层实践的重要性。
魏鹏飞说:“70年前和王炳诚老人一起奔赴西部的大学毕业生,如今已经有四位不在了。这些前辈无一例外为新疆石油工业发展贡献青春,贡献一生。70年前,他们和如今的青年一样站在人生十字路口,义无反顾地将一生献给祖国油气事业,令人钦佩不已。他们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什么是‘志存高远又脚踏实地’,什么是‘三老四严、苦干实干’的石油人精神。”
老一辈石油人的精神默默鼓舞着魏鹏飞和更多的青年学子。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克拉玛依校区石油学院石油工程专业2020届毕业生王怡凝说:“老前辈们实现了当年誓言,‘扎根边疆,生为新疆人,死为新疆魂’。这是何等豪迈,我为老前辈们当年的豪情壮志所感动。至今,这句誓言还在我脑海中环绕。我们要向前辈们学习,继承他们的事业,扎根基层,努力奋斗。”
魏鹏飞等118名毕业生也如同这些前辈年轻时一样,下定决心,将自己的青春甚至一生挥洒在这片土地上。
魏鹏飞参观采油三厂创新创效基地
奋 进
——“在西部,往深处扎根、向高处成长”
四年大学生活给魏鹏飞留下许多难忘回忆。一起度过这四年的同学中,有117位和他怀着同样的决心和梦想留在西部,他们都早已习惯在离家很远的地方生活,经历沙漠中、井场上“苦中作乐”的生活,见证祖国边疆日新月异的变化。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期间的新疆,医护工作者夜以继日与死神争分夺秒、志愿者无惧危险为市民奔走,自治区各级政府为患者、外来受困人员、这片土地的人民,以及高校毕业生出台了一项又一项及时的惠民政策。各族人民团结一致,像石榴籽一样抱在一起。这种景象更让魏鹏飞深受触动。毕业后,他签约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西北油田分公司采油三厂。
此时,快速发展的西部正迫切召唤青年人才。
2020年5月17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新时代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的指导意见》指出,新时代继续做好西部大开发工作,对于增强防范化解各类风险能力,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
2020年9月,第三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在北京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全面总结第二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以来新疆工作取得的重大成效,深入分析了当前新疆工作面临的形势,阐释了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明确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新疆工作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方针政策、战略举措,全面部署了推动新疆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的重点工作。
一系列政策也为青年人才释放红利。
“拿交通举例,新疆交通网络特别是航空网络飞速发展,单就克拉玛依机场来说,克拉玛依至西安、成都、郑州、北京、上海、广州等疆外远程航线逐步开辟,为青年人才来疆提供便利。”袁玫说。如今,魏鹏飞从石家庄乘坐飞机来到克拉玛依,只需4小时行程。
在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西北油田分公司采油三厂人力资源科科长付虎子看来,由于环境、家庭等原因,厂里青年人才相对紧缺。“我们对于青年人才,对魏鹏飞等应届毕业生非常重视,在人文关怀、上升空间、福利待遇方面都给予支持。青年有困难,厂里都会尽力帮助。”
在西部,往深处扎根、向高处成长。如今,118名毕业生在各自工作岗位上翻开人生新篇章。这是新时代石油青年对祖国召唤最响亮的回答。
“新时代青年处在中华民族发展的最好时期。”魏鹏飞说,“我们生逢其时,肩负重任。我们要在祖国最需要我们的时候站出来,到基层去奋斗成长。”
他曾对于人生意义和目标这种问题有过“比较肤浅的思考”。“小时候曾经觉得只有名字能留在历史书上的人,才算是不枉活这一遭,但是经过这么多年的思索和成长后,我发现,能够在一件对于国家和人民很重要的大事上尽自己的一份力量,也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
他认为,能把自己的青春奉献在西部是一种幸运,今后要在自己岗位上为油田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助力祖国西部建设得越来越好,也吸引更多有志青年能够投身新疆的建设当中。
“希望二十年后的我,站在经过每一个西部建设者努力而变得越来越好的西部热土上,对今天的自己说一句:谢谢你当年的选择。”魏鹏飞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