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人物推荐 零零面孔 九零面孔 八零面孔 七零面孔 六零面孔 五零面孔

“90后”杨旭康扎根乡村五年,用心用情帮扶当地群众

土产变特产 乡村现活力

2022-04-18 14:33:03 来源:南方日报 作者:韩安东
“最大的幸运是,他们把我当成了自家人。”在中国移动佛山分公司,杨旭康正在与相距500公里的沙城村村民线上聊着新生活。位于湛江市坡头区的沙城村,正是杨旭康驻村奋战五年的地方。

“最大的幸运是,他们把我当成了自家人。”在中国移动佛山分公司,杨旭康正在与相距500公里的沙城村村民线上聊着新生活。位于湛江市坡头区的沙城村,正是杨旭康驻村奋战五年的地方。

“90后”杨旭康23岁时加入“三农”工作队伍,在他乡脱去稚气,用心用情帮扶当地群众,通过集约发展莲藕、番薯产业,让边海小村敲开了致富门。

从“小年轻”到“当家人”

怀着满满的憧憬,2016年年仅23岁的杨旭康主动请缨,带着一把吉他、一辆平衡车,来到了湛江市坡头区乾塘镇沙城村。

在他当时的印象中,沙城村1600户中有108户是贫困户,村里几乎没有产业,村民多靠种番薯和莲藕谋生。“看到村里的情况,当时就想从产业切入。刚开始驻村,总感觉很兴奋,浑身有使不完的劲儿。”

现实很快泼了一瓢冷水。自小在佛山长大的杨旭康对农村现实情况并不了解,驻村工作屡屡碰壁。“村干部问怎么发展,我答不上来;想与村民沟通,他们又觉得我只是个‘小年轻’。那段日子,心里很不是滋味。”杨旭康说。

为了改变现状,杨旭康一有空就抓住每一分每一秒向当地村干部学习,了解村里的发展情况。同时,他还奔波在田间地头,学习耕作相关知识,了解村民所需所求。久而久之,越来越多的村民愿意找他聊天,大家愿意将家里事、心里话与他分享。随着村干部与村民的态度发生转变,杨旭康开始真正担起了驻村第一书记的职责,为沙城村探索振兴之路。

从“边海土产”到“明星产品”

“番薯、莲藕种了多少年,能卖几个钱?”一开始,村里觉得靠种植番薯、莲藕来致富不是个好主意。

改变来自杨旭康所在工作队的进驻。驻村工作队进驻后,通过多方调研,发现番薯、莲藕在农业市场很有竞争力。2017年,杨旭康与村“两委”干部因地制宜,集约近70亩土地,春种莲藕,秋种番薯,开始实施“互联网+合作社+贫困户+土地流转”的发展模式。

但沙城村并没有发展大规模种植业的经验,部分村民起初宁可闲置土地也不外租。为此,杨旭康用了3个月的时间,挨家挨户劝说。

土地问题刚解决,种植问题又接踵而至。杨旭康是农业“门外汉”,他买了许多农业种养技术书籍学习,还专门跑到湛江本地高等院校拜访农业教授。

功夫不负有心人,2017年9月,沙城村藕田首批作物大丰收。“那段时间,我一边寻找采购商,一边到农贸市场卖货。”随着时间的推移,沙城村莲藕、番薯得到当地批发商、超市青睐,有了稳定的销售渠道。

几年下来,通过杨旭康以及当地村干部的努力,“乾塘沙城莲藕番薯”早已成为湛江市农特产品中的“明星产品”,荣获广东(湛江)东盟农产品交易博览会农产品金奖。

在杨旭康与驻村工作队的帮扶下,沙城村村民的日子越过越红火,大家赶上电商风口,坐在家里把农产品卖出去。不仅如此,杨旭康以及中国移动佛山分公司驻村工作队的队员们还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在村里陆续开展光纤宽带覆盖行政村等项目,在村中架设通信基站、为村民开展互联网远程种植培训,为沙城村乡村振兴插上智慧的翅膀。

现如今,昔日的省定贫困村早已变成了产业兴旺、乡风文明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更多让村民们无法想象的事情也在逐一实现:改造村中农贸市场,每年铺租达4.5万元;16间危房完成改造,贫困农户住上了新房;超5公里道路硬底化建设覆盖全村;村中安装130盏太阳能路灯,治安监控覆盖21条行政村……

■青年说

在乡村振兴中绽放青春光彩

驻村那段时间,平时两到三周回一次家,先是骑电动摩托车到镇上,再搭乘公交车到火车站,最后乘坐普快列车回家。通常晚上10时30分上车,第二天早上6时到达。虽然舟车劳顿,但我总有使不完的劲儿与热情。

现在回想起来,都觉得不可思议,在我心里早就将沙城村当作我的第二故乡。许多人问我,人生最宝贵的青春年华选择在农村度过,后悔吗?对此我的回答是,不后悔。因为这是责任,这是组织交给我的任务,我一定要完成。我的工作没有惊天伟业,也没有豪言壮语,我只是全国277万驻村干部中平凡的一员,但我认为自己的青春在乡村振兴中绽放了光彩。

在沙城村的日子也让我明白,信息通信行业对于乡村振兴的重要作用。未来,我还将持续关注广东乡村的发展,让通讯的普惠效应不断催生乡村发展的内生动力,助推广袤的乡村大地焕发出更多生机与活力。

原标题:土产变特产 乡村现活力 “90后”杨旭康扎根乡村五年,用心用情帮扶当地群众


关键词: (责任编辑:宋薇薇)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