绽放在大凉山上的90后警花-蒋尚姝
记四川省昭觉县公安局政工室副主任蒋尚姝
绽放在大凉山上的90后警花-蒋尚姝
蒋尚姝,四川省昭觉县公安局政工室副主任。作为一名警察,她身处政工岗位,却同样冲锋一线,用笔书写公平正义,用镜头记录警察故事。作为一名90后,她思想活跃、创新开拓,将互联网思维融入扶贫工作,利用鲜活生动的媒介方式,改变着曾经落后的村庄,乐此不疲地将彝家新貌推介到大凉山之外。
村民的“警察老师”
蒋尚姝出生于1992年,中共党员。2017年,她由大凉山乡村支教老师成为凉山彝族自治州昭觉县公安局警察。县局政工民警人少事多,加班加点、熬更守夜是家常便饭。蒋尚姝勤学上进、刻苦钻研,迅速胜任县局政工宣传和人事工作。5年来,以讲好警察故事为己任的蒋尚姝,逐渐成为写作、视频创作、新媒体运营的行家里手,把昭觉公安宣传工作带到新高度。
2018年,时值昭觉县精准扶贫全力攻坚阶段,蒋尚姝集中精力投入其中。
按照安排,蒋尚姝来到昭觉县四开乡瓦果乃托村参与扶贫工作。此后的几年里,往返于单位和帮扶点成为她的工作常态。当时,她帮扶的一家贫困户中有患病的孩子,为尽快让孩子获得更好的治疗,她跑遍了村里、医院、民政局和医保局。因为村民不会讲普通话,办理手续等存在交流障碍,蒋尚姝常常自告奋勇,一边教他们普通话,一边帮他们办理各种手续。“那段时间在村里和医院比回家的时间还要多。”蒋尚姝说。
作为曾经的支教老师,蒋尚姝非常关注贫困村教育问题,凭借教学专长,她不仅自己走上讲台,将反诈、禁毒等法律知识传播给学生,更着手制作设计一套符合小学全阶段的法律知识课件,交由村小学老师开展教学,希望让低年级和高年级学生都能在寓教于乐中培养法律意识,让下一代不仅摆脱贫困更能知法懂法。
帮扶期间,身着警服又活泼靓丽的蒋尚姝很受学生欢迎,是他们口中的“警察老师”。受孩子们影响,很多村民见到蒋尚姝,也会十分亲切地唤她一声“警察老师”。
勇于创新的普法人
昭觉县地处大凉山腹地,蒋尚姝帮扶的村里也全是彝族群众,大多数村民既不会四川方言也不会普通话,想要进一步交流十分困难,每次入户,都要有人从旁翻译提供帮助。一段时间后蒋尚姝发现,村民生活水平虽然在逐渐改善,但法律意识却十分淡薄,普法工作迫在眉睫。
“除了提供日常关照和产业帮扶,作为警察,普及法律知识、安全常识,特别是森林防火等常识也是我们的主要职责,但是仅靠当地群众翻译,很难把法律知识讲解清楚。”意识到语言不通带来的普法难题,蒋尚姝动起了脑筋。作为一名90后,凭借着长期从事宣传工作练就的新媒体操作技能,蒋尚姝决定把短视频作为新的普法载体。
“我们原有的普法途径主要是入户讲解、制作宣传册,但收效甚微,如果可以制作彝汉双语的普法短片,既让群众听得懂又让群众学了法,那就完美了。”蒋尚姝说。
说干就干,针对预防诈骗、交通安全等内容,她和同事策划了几期短视频,通宵写剧本,拉来同事当演员,自导自拍,自己做后期……很快,短片制作完成。由于片子短小,在普及法律知识同时又趣味十足,还打破了彝汉双语交流壁垒,很利于在彝族群众间传播。短片推出后,通过网络和电视大屏等进行播放,同时上传到公众号以及短视频平台,收获了30多万点击量,短片在当地群众间广泛流传。
蒋尚姝用年轻的心、活跃的思维和敢于探索的勇气,为瓦果乃托村村民思想脱贫注入了一股鲜活力量。
民俗魅力的推介人
吉古比哈是瓦果乃托村村民,也是蒋尚姝对口帮扶的村民之一。前几年,在精准扶贫相关政策帮助下,吉古比哈一家人从陡峭的大山上搬迁下来,住进了新房子。闲时,拿出口弦弹一曲,是他极为享受的一件事。
在长期的走访交流中蒋尚姝发现,吉古比哈很有艺术天分。“我发现他偶尔会打磨东西,看起来像在制作什么,后来询问才知道,他在制作一种彝族独有的乐器——口弦。”在意识到吉古比哈有着高超的口弦制作技艺后,她又有了新想法。
“可以通过拍摄短视频,让更多人知道吉古比哈和他制作的口弦。”意识到可以通过自己的方式守护吉古比哈的艺术梦想,蒋尚姝很开心,很快为吉古比哈筹划拍摄了不少视频。在她的镜头中,吉古比哈时而眺望远方弹奏口弦,时而默默制作乐器。
最终,视频通过朋友圈等渠道发送出去。“我个人的力量可能不足以快速替他扩宽销售渠道,但我让更多朋友认识了他、认识了这门艺术。”经过她的推广,蒋尚姝的很多朋友对口弦产生了兴趣,纷纷购买收藏,她的一位从事艺术工作的朋友还与吉古比哈建立了长期联系。“希望在未来,能让他和家人更多受益,我也会继续努力把彝族特色特产推广给更多人。”蒋尚姝说。
乡村振兴事业方兴未艾,在做好警察本职工作的基础上,蒋尚姝说,自己会通过自己擅长的方式,继续做村民的“警察老师”,继续用文字、镜头挖掘更多彝族村落的魅力,让更多人关注这里、来到这里、爱上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