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岁考研小伙报名方舱志愿者,医护们轮流给他送来纸笔
南一方舱的收治工作在上海市东方医院医护团队的默契配合下,不知不觉已有一个月了,日常运作有条不紊,有许多患者自告奋勇组成志愿者队伍,协助医护工作。这一场患者与医护的“双向奔赴”,让方舱的隔离生活充满了理解与温情。
4月25日进舱的曾超,是一名23岁的PE工程师,去年刚离开老家河南到上海就业。遭遇疫情受到感染的他,从公司的隔离点刚转移到南一方舱时,内心惶恐,“一来不知道自己什么时候能出院,二来怕方舱环境不好”。没过多久,忧虑便烟消云散。东方医院医护团队在方舱投入使用前,曾5次来到工地实地勘察,为让患者住得安全、舒心,在建设阶段就从生活角度出发建言献策,尽可能地照顾到隔离生活的方方面面。
“这里有稳定的热水、空调设施,有独立的卫生间,每三个人住一间,空间也非常大。在医护们的防疫科普和细心叮嘱下,大家的防护措施做得很好,除了吃饭与洗澡,其余时间都一直佩戴着口罩”。曾超细心地观察到医护们穿着“大白”照顾大家的不易,于是主动申请加入了志愿者队伍。
作为志愿者,他平日的主要工作是协助医护们发放三餐。“没做志愿者时,虽然觉得‘大白’很辛苦,但没有体会到这些琐事的复杂”,曾超感慨道。他住在二楼,每次发餐需要搬运七八箱餐食上楼,然后按顺序推着推车依次将餐食放到每个房间的门口。已入初夏的上海,气温逐渐升高,加上餐盒本身的热度,每次发放完毕,曾超的身上早已全是汗水。但他觉得,身穿“大白”防护服的医护们更是不容易,“我要尽可能地多干一些,多替他们分担一些。”
方舱隔离期间,曾超不仅要做志愿者工作,同时还在准备考研。“转移到这里的第二天,我就问能不能给我找一支笔和一些纸。‘大白’过了一会儿就给我送来了。第一次的纸用完后,他们又给我送了厚厚一沓。”即使“大白”们每日都要换班,他们也会叮嘱换班的同事,要记得为这位备考的志愿者准备些纸笔和学习用品,为他的考研之旅助力。南一方舱的医疗领队李铁岩与同事们时常为曾超加油打气,大家的鼓励给他带来了奋进的动力。
目前,曾超的方舱志愿者工作仍在继续,而他的白纸上也早已写满密密麻麻的学习笔记。“我相信,乌云终会散去,阳光将照耀大地,我们一定会战胜疫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