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实业记录 企业家 创二代 国之重器 文化宣传 一带一路

安徽:高端装备制造,挺起工业脊梁

2021-11-13 15:31:58 来源:安徽日报 作者:汪国梁
10月底,繁忙的上海港港区内,安徽海螺川崎装备制造公司生产的盾构机正在等待装船发运印尼。这是首台 “安徽造”出口盾构机,属地铁隧道掘进工程的主流机型,具有掘进速度快、刀具更换安全便捷、操控性能稳定等特点,运抵印尼后将参与雅加达地铁项目建设。


◆ 中电科芜湖钻石飞机制造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内,技术人员正在装配、检测多用途飞机。 (资料图片)记者 许昊 摄

02.png

▲ 马钢轮轴事业部工人正在吊装高铁车轮。 (资料图片)特约摄影 王文生 本报通讯员 张明伟 摄

“大国重器”出海 “安徽造”向高端迈进

10月底,繁忙的上海港港区内,安徽海螺川崎装备制造公司生产的盾构机正在等待装船发运印尼。这是首台 “安徽造”出口盾构机,属地铁隧道掘进工程的主流机型,具有掘进速度快、刀具更换安全便捷、操控性能稳定等特点,运抵印尼后将参与雅加达地铁项目建设。

被誉为“工程机械之王”的盾构机,广泛应用于城市轨道交通、地下综合管廊、铁路及公路隧道等重大工程中,是基建领域至关重要的“大国重器”,也是衡量装备制造业水平的关键产品。盾构机的制造及出口,标志着安徽在高端装备制造领域实现新突破。

作为基础性、战略性产业,装备制造业是制造业的“脊梁”。高端装备制造产业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产业地位高,处于价值链高端和产业链核心环节,其发展水平决定着产业链的综合竞争力。建设制造强省,必须挺起高端装备制造这根“脊梁”。

2020年,全省高端装备制造业营业收入约3600亿元,占装备制造业比重约36%。 “省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双招双引’专班推进组根据我省产业发展现状和特色,将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划分为工业机器人和增材制造、轨道交通装备等7个子行业。 ”省经信厅负责人介绍,近年来,我省高端装备制造产业规模持续提升,创新动能不断增强,骨干企业发展迅速,产业集聚步伐加快。

目前,我省工业机器人及增材制造居全国第一方阵,工业机器人产业去年营业收入达380亿元,居全国第6位,累计生产超过5万台。现代工程机械行业中,工业车辆保持国内第一。电力装备在光伏产业带动下,去年营业收入达1500亿元。高端数控机床多点开花,去年营业收入超200亿元,居全国第8位。航空装备、轨道交通装备和医疗装备从无到有,快速壮大。

随着高端装备制造研发、设计和制造能力增强,新产品新技术不断取得突破,我省涌现出一批 “装备尖兵”。中电科38所发布全球首台超级针X射线成像系统,马钢轨交的“时速350公里国产化标准动车组车轮”获国内首张中铁检验认证证书,应流集团核一级主泵泵壳是“华龙一号”唯一供应商,欣奕华的蒸镀设备、纯源科技的纯离子真空镀膜装备、中科离子的超导回旋质子治疗装备填补了国内空白。

“十四五”期间,安徽制造业的转型升级,对装备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提出了更高要求。 《安徽省“十四五”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发展规划》确定了“产业能级进一步提升”“高端装备进一步突破”“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三大目标。

具体而言,产业能级方面,高端装备制造产业保持中高速增长,力争到2025年营业收入超过5500亿元,占全省装备制造业比重提高5个百分点 、达41%,力争引进 10户世界 500强、国内 500强中的高端装备制造企业落户安徽。技术创新方面,新增10个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和10个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在重点领域研制500个以上发展急需、水平先进、自主可控的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产业结构方面,建成10个特色鲜明的百亿级产业集群,产业链协作配套体系基本建立,打造50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把握机遇 抢占产业竞争制高点

作为一种新型的癌症放疗技术,质子治疗具有效果好、副作用小、患者恢复快等特点。长期以来,质子治疗关键技术被国外垄断,引进相关设备的费用及运维成本高,自主研发质子治疗设备的产业化前景广阔。今年3月,合肥中科离子医学技术装备公司经过5年的持续攻坚,成功研制出超导回旋质子治疗系统,在质子治疗设备国产化道路上迈出关键一步。

向世界科技前沿进军,攻克 “卡脖子”关键技术,抢占产业发展新高地。质子治疗设备的研制成功,是安徽在高端装备制造领域积极“开疆拓土”的成果。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演进的背景下,全球制造业竞争特别是围绕高端装备制造的竞争更趋激烈,同时也催生了新的产业发展机遇。

“高端装备代表着区域竞争力。国与国之间的竞争,某种意义上就是高端装备的竞争。 ”省经信厅负责人在解读我省高端装备制造产业 “双招双引”实施方案时说。从国际上看,美欧日等发达经济体在高端装备制造领域长期保持技术优势和高市场占有率,并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开始高端装备迭代升级的布局。从国内看,国内国际双循环、产业技术迭代升级、数字化转型、新基建等新趋势为高端装备提供了广阔市场,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中部等地区均将高端装备制造业置于新一轮产业规划的重要位置。

就我省而言,高端装备发展正处于加速推进的关键时期。 “国家战略的叠加和科教资源等优势,为安徽高端装备制造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劲支撑。‘铜墙铁壁+芯屏器合+大智移云+集终生智’四大动能接续迸发,为上游配套高端装备提供了巨大市场需求。 ”省经信厅负责人说。

尽管发展态势良好,但客观地看,安徽高端装备制造基础相对薄弱,整体规模较小,缺少在国内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大国重器”和龙头企业。对照现行的国家高端装备行业划分,我省在海洋工程、卫星等领域基本为空白。行业高端领军人才比较缺乏,创新型企业数量有限,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能力不足,核心技术短板较明显。 《安徽省“十四五”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发展规划》瞄准未来巨大的机遇和广阔的空间,着力解决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存在门类不全、规模较小、人才短缺等问题。

“双核多基地” 构建错位发展格局

9月 14日,江城芜湖星光闪耀。2021第十一届中国国际机器人高峰论坛暨第七届恰佩克颁奖仪式在这里举行,600余位机器人及智能制造领域专家、企业高管、行业精英云集皖江之滨,共同见证机器人行业最具影响力的恰佩克奖发布。

在颁奖仪式上发布的中国工业机器人城市综合排名TOP10榜单里,芜湖位居第六。排在芜湖前面的,是深圳、上海、苏州、南京、北京;排在芜湖后面的,是杭州、武汉、沈阳和广州。

芜湖何以能够在工业机器人领域与一众一线城市并驾齐驱?从2013年布局建设机器人及智能装备产业基地时的5家企业、不足4亿元的年产值,到2020年集聚产业链企业140多家、年产值逾240亿元,芜湖机器人产业在短短8年间实现几十倍的增长,建成全国首个国家级机器人产业发展集聚区,形成全产业链集聚发展态势。

在我省高端装备制造产业 “双核引领、多极支撑”的区域布局中,芜湖与合肥并列为“双核”。 “立足现有产业优势和资源禀赋,加快构建‘双核多基地’的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发展格局。 ”省经信厅装备工业处负责人介绍,我省将努力把合肥、芜湖打造成国家级综合性高端装备创新研制基地,将马鞍山、滁州、蚌埠、六安打造成特色装备制造基地。

合肥在工业车辆、光伏产业、色选机产业等领域已经形成集聚发展态势,在医疗设备等方面也有一定基础。芜湖在工业机器人、3D打印、通用航空、农机和轨道交通等领域形成了一定规模。在我省产业布局中,合肥将发挥区位、交通、科创等方面优势,打造国内领先的新一代机器人创新研制基地、新一代信息技术基础装备基地、医疗装备生产基地、先进工业车辆生产基地、轨道交通装备应用维保基地。芜湖则将致力打造国内领先的国家综合性高端智能机器人研发制造基地、通用航空产业发展基地、增材制造综合示范区、智慧农机装备生产基地、轨道交通整机装备生产基地。

“电缆之乡”无为,“仪表之乡”天长,集聚上百家轨道交通装备生产企业的来安县汊河镇,在农机装备制造领域有声有色的泗县……合肥、芜湖“双核”之外,全省不少地方在装备制造的某些特定领域都具备优势,为构建多极支撑的产业布局奠定了基础。 《安徽省“十四五”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发展规划》明确提出,推动马鞍山、滁州、蚌埠、六安等城市,围绕现有基础,发挥各自优势,集中力量打造各具特色的高端装备产业集群,形成一条特色鲜明、协同联动、集群发展的高端装备增长极。

因地制宜找准定位,聚焦重点做优做强。根据规划布局,马鞍山市将重点发展轨道交通配套装备、高端数控机床等产业,滁州市重点发展光伏装备、轨道交通装备零部件等产业,蚌埠市重点发展电力装备、自动化成套生产线等产业,六安市重点发展通用航空装备、高端数控机床等产业。其他市围绕高端装备制造产业细分领域,结合本地比较优势和产业基础,发展特色优势产品及配套关键零部件,打造“专精特新”特色产业集群,形成与全省高端装备产业链主体优势互补、错位发展的格局。

“七大工程” 助力产业能级跃升

9月底,安徽合力股份公司发布公告,拟投资6.6亿元,在湖南衡阳建设南方生产基地和防爆叉车研发制造基地,主要研发生产新能源电动叉车、全系列内燃叉车及防爆叉车。

作为安徽在工程机械领域的明星企业,合力叉车去年产量超过20万台,营收突破120亿元,连续30年位居国内第一,并跃居世界第七。随着工业车辆行业的稳步发展和企业产销规模的扩大,合力持续优化布局,提升生产能力和智能制造水平。

支持骨干企业在全球范围内优化研发生产和营销布局,是我省发展高端装备制造产业的既定举措。近年来,我省高端装备制造骨干企业发展迅速,合力叉车、阳光电源、铜陵精达、隆基乐叶、晶澳太阳能等5户企业营收超百亿元。为支持企业做大做强,我省实施骨干企业培育工程,明确提出以打造行业领军企业或单项冠军为目标,瞄准国内外同行先进水平对标赶超,发展成为行业龙头企业和集团企业。支持企业扩大市场,鼓励和支持龙头企业开展国内外并购、重组和战略合作,在全球布局研发中心、生产基地和营销网络,发展成为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跨国公司。

“在高端装备制造领域,我省将实施骨干企业培育、增量项目招引、高端人才引领、创新能力提升、重大装备攻关、智能制造赋能、产业集群创建七大工程。 ”省经信厅负责人介绍。随着七大工程的深入实施,我省高端装备制造产业能级有望实现较大幅度跃升。

以创新能力为例,截至2020年底,我省在装备工业领域创建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 12个、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3个、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13个,建成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25个、省级技术创新中心7个。 “十四五”时期,将继续推动高端装备制造企业内部基于价值链的协同创新,鼓励骨干企业加大创新投入,建设企业技术中心、工业设计中心等,构建覆盖研发、设计、制造、营销等全价值链的创新体系,参与高端装备领域国际、国家、行业标准制定和修订,强化关键核心技术知识产权战略储备,提升行业竞争力。

重大技术装备首台套示范应用不畅,是制约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发展的一大瓶颈。近年来,我省累计培育高精尖首台套装备1169项,3户企业等单位揭榜国家重大短板装备。为推动重大装备研发和产业化,我省开展重大准备攻关工程,采取挂图作战、“揭榜挂帅”等方式,聚焦关键共性和前沿技术、核心零部件、先进基础工艺和软件等,支持企业和高校院所联合攻关并转化为首台套产品。对经评定的首台套产品省内研制和省内示范应用企业,省财政分别按档次给予一次性奖补。政策的激励引导效应,必将推动高端装备产业化推广的提速。

“双招双引” 汇聚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今年国庆节前后举办的第十三届珠海航展,是航空航天装备、技术与服务的一场“盛宴”。中电科芜湖钻石飞机制造公司展出的MPP海洋鹰型多用途飞机,集成高性能任务载荷系统,可快速到达目标海域执行海上巡视、海事执法取证、搜救和应急指挥等任务,技术水平在同类型飞机中位于第一方阵,展现了芜湖航空装备制造业的实力。

近年来,芜湖市积极开展专业招商和产业链招商,集聚通用飞机整机、无人机、航空发动机、航电、航空部件等系列研发制造项目,构建了较为完整的产业链。

今天的投资,就是明天的产业。根据省委、省政府部署,省级及16个省辖市均成立了高端装备制造产业专班,上下联动,合力推进“双招双引”。省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双招双引”实施方案提出,坚持产业链招商,积极争取引进和落地一批带动能力强的新企业,形成“龙头企业拉动、配套企业跟进、产业集群发展”的模式。深化项目招商,建立重点项目经常性联系机制,引进一批科技含量高、示范作用强的重大项目。创优招商环境,用足用活招商引资招才引智的各项财税、金融、土地支持政策,对于符合条件的重大项目,优先安排和保障建设用地、环境容量等。

促进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发展的生态更加完善。近年来,我省先后出台 “机器人10条”“智能工厂和数字化车间”等政策,连续多年召开装备制造产品产需对接会,切实解决一大批装备企业技术、市场等“急难愁盼”问题。截至2020年,共争取国家“智能制造综合标准化和新模式应用项目”25个、资金5.1亿元,申报通过国家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11个,每年统筹1.5亿元财政奖补资金和累计导入5.56亿元中小企业专项基金支持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研发和应用。截至目前,共培育省级智能工厂139个、数字化车间699个,累计推广应用工业机器人3.4万台。

省市联动,推进项目落地。今年以来,高端装备制造产业专班“双招双引”取得丰硕成果。截至9月,专班梳理5亿元以上重点项目64个、总投资928亿元,推动在马鞍山市总投资60亿元的中联重科智能装备制造产业园、在芜湖市总投资16亿元的中邮科技物流装备智创园区等项目签约,累计签约项目40个,总投资559亿元。安徽奋力推动高端装备制造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坚定决心和真招实措,正感召着市场和资本的力量,源源不断地汇聚到这广阔的发展平台上。


关键词: (责任编辑:蔡莹莹)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