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社会观点 弘扬精神 高端人物 领军企业 大咖说

谢茂松:自强不息何以成为中华文明的主体精神?

2023-02-14 21:25:01 来源:中国新闻网 作者:李京泽
中共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特别提到“自强不息”这一精神品格。这四个字被不少中国高校写入校训,也被很多人视为人生座右铭。中国人为何如此看重自强不息精神?
原标题:谢茂松:自强不息何以成为中华文明的主体精神?| 东西问·释典

中华民族虽经历一次次忧患,总是能剥极则复,更加发展壮大而持久,这一切都来自于自强不息的中华文明主体精神,一以贯之于中国发展进程之中。

中共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特别提到“自强不息”这一精神品格。这四个字被不少中国高校写入校训,也被很多人视为人生座右铭。中国人为何如此看重自强不息精神?它与从未断绝的中华文明有哪些内在联系?如今有哪些新的时代内涵?中国国家创新与发展战略研究会中国文明和中国道路研究中心主任、清华大学国家战略研究院资深研究员谢茂松日前接受中新社“东西问”专访指出,中华民族虽经历一次次忧患,总是能剥极则复,更加发展壮大而持久,这一切都来自于自强不息的中华文明主体精神,一以贯之于中国发展进程之中。

现将访谈实录摘要如下:

中新社记者:中国人为何早在数千年前就开始强调自强不息?自强不息如何塑造了中华民族的文化品格?

谢茂松:作为中华文明核心原典《五经》之首的《周易》,被认为是“忧患之书”。此处的忧患,不是指怨天尤人,而是强调中国文明传统“返求诸己”,在忧患中不断锤炼和增进自身的德性。

《周易》首卦乾卦的大象辞谓:“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自强不息是中华文明的主体精神,也是中华民族的德性精神。此种德性精神为中华民族首要之德性,也就是乾卦所说的“乾元”之德。正因为始终葆有“乾元”之德,中华文明才能够成为始终连续、从未断裂的文明,“可大可久之道”一以贯之。

要更深刻理解“自强不息”精神,就要深刻理解“乾元”之德。其中,“元”表示元初,表示仁,即今天人们所说的“初心”。“元”之德性就是自强不息,是中华文明内部极为深厚、丰盈的主体性,“忧患”则正是主体性的表现。“中国”的概念,既是历史的又是文明的,文明的原理也就是人之为人之所在,即在于仁:天人合一,“天道”之“元”下贯为“人道”则为“仁”,或由一字之“仁”扩展为两字之“仁义”。

谢茂松:自强不息何以成为中华文明的主体精神?

乾隆御制文《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硃稿及墨稿硃批。侯宇 摄

纵观历史,中国历史发展中的曲折性,也正是历史忧患意识之所在。就中国所具有的通史的通贯性合而观之,中国人作为文明意义上的“人”与作为具体历史中的“人”是合一的。在数千年来的发展历程中,中华民族葆有初心之纯粹,虽然国家力量强弱有时,但民族精神始终自强不息。

中新社记者:自强不息的精神特质与中华文明的延续性之间有什么内在关联?

谢茂松:“乾元”之德与自强不息精神,正是中华文明始终保持连续未断裂的根本原因与动力所在。“元”之“初心”是要在忧患中、在历史的曲折中不断经受检验而始终保持“乾元”的自强不息精神。

自强不息精神既是中华文明主体精神,也是中国历史精神之所在。一部中国历史,就是面对各种内部、外部危机考验,而能一次次衰而复兴的历史。朝代虽有更替,但文明一直连续未断裂。虽经历了一次次忧患,总是能剥极则复,更加发展壮大而持久,这一切都来自于自强不息的文明主体精神,其一以贯之于中国全部历史和发展进程之中。

以中国近现代史为例,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反帝反封建、反对内外敌人的中国革命,经过艰苦卓绝的斗争,最终取得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建立了新中国。

这些胜利的取得,靠的就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组织和动员最大多数的中国民众共同奋斗,而组织动员最根本的就是激发民众的主体能动性,也就是每一个中国人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

谢茂松:自强不息何以成为中华文明的主体精神?

市民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内参观常设展览《屹立东方——馆藏经典美术作品展》。侯宇 摄

中新社记者:只有植根本国和本民族历史文化沃土,国家发展才能更加根深叶茂。如何看待自强不息精神在新时代的价值?

谢茂松:自强不息精神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所强调的团结奋斗精神高度契合,事实上团结奋斗也出现在中共二十大报告的主题之中。这四个字看似平常,但恰恰是在百姓日用而不知的浅白中,就中国人对政治共同体、国家共同体、文明共同体的共同性作出了最直观、最本质的概括。自强不息的团结奋斗精神既是现代的,同时也深深植根于中华文明底层结构。

《周易》的同人卦、大有卦从不同角度诠释了自强不息、团结奋斗的深刻哲学。同人卦卦辞说“同人于野,亨,利涉大川”,有所有人万众一心的团结奋斗,就能涉过前进道路上的所有大川险阻。同人卦紧接着的是大有卦,《序卦传》解释同人、大有的内在逻辑演进关系——“与人同者,物必归焉,故受之以大有”,上下同心同德就能成就伟业。

自强不息的团结奋斗精神同时体现在国家治理和百姓的日常生活中。人们很熟悉的一句话“办好自己的事”,其底层结构与文明原理同样是自强不息精神。“办好自己的事”小而言之,是一人、一家之事,大而言之,则是国家之大事。

谢茂松:自强不息何以成为中华文明的主体精神?

自2013年起,安徽省岳西县实施“大学生回乡工程”。目前已有500余名青年“归巢”,带着新理念、新技术“挺进”大别山,构建新一代的“未来乡村”。图为岳西县山村景色。储玮玮 摄

中新社记者:中国前进道路上一直在应对各种风险和挑战,自强不息精神在与时俱进中展现了哪些新的内涵?

谢茂松:今天,对自强不息内涵的最新要求,就是总书记在二十大报告中所提“三个务必”中的“务必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就是报告所指出的“必须坚持自信自立”“必须坚持守正创新”,就是“增强国内大循环内生动力和可靠性”,就是“党的自我革命永远在路上”。斗争精神、自我革命精神,都与中国文明传统“自强不息”精神有深层联系。

至于自强不息的外部意义,不妨把“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与“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结合起来看,在《周易》中,两者前后相连,体现出中华文明所具有的“君子成人之美”之大心量。这包括两方面:一方面是“君子以自强不息”,只有中国自己独立自主发展好了,才能带动世界其他国家共同发展,正所谓“己欲达而达人”。这里需要强调的是,中国与他国共同发展不会强行改造对方,而是完全由对方独立做主。另一方面是“君子以厚德载物”,中华文明对其他文明抱有平等心与谦虚态度,正所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其中包含了对其他文明的真正欣赏与借鉴。(记者 李京泽)

受访者简介:

谢茂松:自强不息何以成为中华文明的主体精神?

谢茂松,香港中文大学历史系博士,中国国创会中国文明和中国道路研究中心主任、清华大学国家战略研究院资深研究员、太和智库高级研究员;国家社科基金、马工程双重特别委托项目首席专家;中央党校文史部兼任教授,曲阜孔子书院执行理事长;国务院国资委商业发展中心专家委员会委员,山西省民营经济促进会专家委员会专家;华南理工大学印度洋岛国研究中心学术顾问,香港《南华早报》中国专家组专家。研究专长:经学,中国文明与哲学,中国政治思想史,中国治术思维及实践;中国文明与中国共产党、中国政治体制研究,中国文明与国家战略研究,数字文明与中国科技新型举国体制研究,著有《大臣之道:心性之学与理势合一》等。


关键词:文明,自强不息,精神,中国,中华,发展,国家 (责任编辑:韩政)

相关文章

找准中国女足的正确定位——专访中国女足主

内容简介:找准中国女足的正确定位——专访中国女足主教练水庆霞......

2023-02-14 21:19:09

2022年《中国气候公报》发布,专家详解未来趋

内容简介:2022年《中国气候公报》发布,专家详解未来趋势......

2023-02-07 09:03:18

国家大剧院评选出首批15位荣誉艺术家

内容简介:国家大剧院评选出首批15位荣誉艺术家......

2023-02-06 10:43:03

林孝埈一日两金:我们是中国短道队,会更加努力

内容简介:林孝埈一日两金:我们是中国短道队,会更加努力......

2023-02-06 10:31:20

新华全媒+丨安徽阜阳:从创业园发展看务工新

内容简介:新华全媒+丨安徽阜阳:从创业园发展看务工新变化......

2023-02-06 10:06:38

赛季首胜!吴易昺,创中国男网历史!

内容简介:赛季首胜!吴易昺,创中国男网历史!......

2023-02-02 10:00:36

纪念|李文俊:他的翻译,直接影响了中国文学

内容简介:纪念|李文俊:他的翻译,直接影响了中国文学......

2023-01-31 20:09:10

“90后高铁医生”护航“中国速度”

内容简介:“90后高铁医生”护航“中国速度”......

2023-01-31 20:02:20

外交部:坚决反对美滥用国家力量无底线无理打

内容简介:外交部:坚决反对美滥用国家力量无底线无理打压中企......

2023-01-31 19:43:09

江苏检方揭秘一起国家级考试作弊案背后的隐

内容简介:江苏检方揭秘一起国家级考试作弊案背后的隐秘链条......

2023-01-31 17:0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