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近万件民间石刻 七旬雕塑家冀巴蜀文化代代传
朱成的作品和藏品组成的一个“馆”。 王磊 摄
成都3月8日电 题:收藏近万件民间石刻 七旬雕塑家冀巴蜀文化代代传
推开暗红色大门,走进成都朱成石刻艺术博物馆的大门,就掀开了这里面数万件的藏品和作品的面纱。穿过走廊,两侧是杂乱无章、随意摆放着的物品,而这些正是成都朱成石刻艺术博物馆馆长朱成收藏的跨越了两千年历史的藏品,这些陈列方式也被朱成戏称为“贫穷美学建筑”。
以半浮雕作品《拴马桩》为代表的宽窄巷子“砖”历史文化墙;建川博物馆中的中国壮士群雕广场;被称作“当代艺术奇观”城市的公共艺术作品德阳石刻艺术墙……在四川,地标般的公共艺术雕塑有不少是朱成参与和主持的作品。
朱成和他的藏品。 王磊 摄
“我的名字叫朱成,‘成’是成都的成,不是成功的成。”今年76岁的朱成出生于四川省成都市,从小在家庭氛围的影响下,朱成极爱绘画和建筑。30年前,朱成在成都西郊租下了一块五亩大的空地,原本被当做创作空间,后来逐渐成为他收藏和陈列历朝历代巴蜀民间石刻的私立博物馆。这正是源于他对民间石刻的珍视与对巴蜀历史文化的情怀。
“收藏的民间石刻给我创作带来了很多灵感,而创作的收入所得也用于收藏这些区别于公办博物馆内的民间石刻。这里的每一个藏品,都十分珍贵,无法用价格来衡量。”朱成表示,从上世纪七十年代开始收藏这些巴蜀民间石刻、木器、石器、陶器,他花费了近千万元。而作为一个雕塑家的朱成,收藏了这么多藏品,也可以探索成为一个历史和艺术并存的博物馆。
石碑、汉砖、佛像……没有橱窗与展柜,每件陈列品挨得紧紧的。没有玻璃的阻挡,参观者可以与每件作品“亲密接触”,看清每一件藏品的纹理,这一个个简单的棚屋下的藏品,便构成了成都朱成石刻艺术博物馆的肌理。2001年,四川省文物管理局批复同意该馆成立朱成(私立)石刻艺术博物馆,成为当时四川省的四大私立博物馆之一。
从一片空地,到如今的十来个“馆”,每个“馆”内都陈列满了藏品,承载了一个又一个的故事。博物馆设立后,不少来自美国、韩国、日本等数十个国家和地区的人慕名而来,来者无不惊叹于博物馆藏品的丰富。而博物馆至今未面向公众开放,因为“环境实在是达不到对社会开放的条件”,里面还像一座迷宫一样,稍不注意便会走丢。
“我对自己的身体有清晰地认知,早在四五十岁我便进行了大量创作,因为我知道随着年龄的增加,我的创作能力会减弱。”今年76岁的朱成还在进行着创作,不仅如此,他还带了很多徒弟。
朱成查看自己的作品。 王磊 摄
在博物馆内的一处小屋内,瑜伽垫、跑步机、哑铃等健身器材随处可见,这些都是朱成曾经锻炼身体的器材,如今他还到健身房健身。“我是有远大抱负的人,不保护好身体,怎么实现我的抱负呢?”近万件藏品对于这个古稀老人来说,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
“这些巴蜀民间的文物,都是来自巴蜀子弟的先人的创作。”朱成围绕这些藏品做巴蜀文化研究,围绕这些藏品做自己的当代创作。如今他也开始为这些“贫穷美学建筑里的非凡收藏”谋划最终的归宿。
“如今成都正大力推进公园城市建设,我也希望将我的博物馆融入到公园城市建设中,建设一个不仅有美化、绿化的生态公园,更有现当代的巴蜀艺术基因文化公园。”朱成希望有朝一日,他能够面向社会开放展示这些文艺瑰宝,让大家感受民间石刻所蕴含的巴蜀文化,让巴蜀文化代代相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