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个画种互鉴使传统民间艺术焕发生机—— 二百多幅新年画绘出幸福中国年
《查干晨曲》 曲艺吉林
《百年华诞 国泰民安》 那欣
《龙舞东方》 崔艳丽 辽宁
《春到水乡情谊长》 杨甫文 湖北
《欢天喜地》 陈少元 广东
《幸福映象》 王金玲 山东
《一池花开》 高建浓 浙江
《幸福苗乡喜迎春 同心共筑中国梦》 李思遥 民协
核心
提示
今年的春节,沈阳市迎来一场全国联动的年画大展——“我们的小康生活美术作品展”。与以往不同的是,这次展出的是新年画,生动讲述新生活、新风尚,以吉祥喜庆的氛围、创新的艺术表现手法,呈现一道春节文化的营养大餐,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新年画中的“新”有着多重内涵,值得深深品味。
展览共展出282幅来自全国各地的年画佳作,展现小康生活的幸福图景,使年画这一古老的民间艺术焕发青春。展览已于1月25日在沈阳美术馆启幕,并在线上火热展出。
创造性转化 为传统年画注入时代生机
年画在民间被称为春节的报春花,有着悠久的历史、深厚的群众基础。近年来,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背景下,伴随着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推进、《中国传统工艺振兴计划》的实施,年画成为民间美术实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代表。越来越多的专业美术工作者加入年画创作队伍,在继承年画优良传统的基础上,深入表现现实生活,不断丰富题材、创新形式,创作了一批反映时代风貌的新年画。新年画描绘新时代生活图景,倡导新时代新风尚,为民间美术注入新的时代内涵、时代情感、时代审美。
此次展览的282幅作品选自全国各地。据沈阳市美术馆馆长于晨介绍,这些新年画对传统年画进行了创造性转化,艺术面貌新颖多样。新年画在遵循年画艺术创作规律的同时对多画种进行融会。版画、国画、油画、平面设计构成丰富,综合运用水粉、水彩、丙烯、水墨等材料,运用现代科技,色彩鲜亮、绚烂,丰富而和谐,构图饱满,艺术语言质朴中含着些许夸张,整体画面有着传统的筋骨,更有着时代的姿容。
年画的文化价值是个性化诉求的集体表达。新年画把人们生活中的细节、点滴全部装入画面,凸显新风尚,生动解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新年画根植于大众丰富的生活积淀,是一种深深扎根于民间的造型艺术,生动反映社会生活新面貌和人民新的思想观念,形象展示富有地域特色的民风民俗和人文精神。长期以来,各地年画之所以受到人民群众的深深喜爱,缘于画面热闹紧凑、色彩鲜艳夺目、人物俊俏喜感、内容吉祥喜庆,其根本是在于题材符合老百姓的意愿和喜好。
创新性发展 让年画更加鲜活反映生活
年画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汉唐时期,人们就在过年时制作和张贴漂亮的门神年画,祝愿新年吉庆,驱凶迎祥。民间对年画有着多种称呼:宋朝叫“纸画”,明朝叫“画贴”,清朝叫“画片”,直到清朝道光年间定名为年画。明清时期,年画发展繁盛。新中国成立后,年画发展更加繁荣。据记载,1949年全国出版新年画412种,发行量达700万份。1981年,年画总发行量达7亿张左右,相当于1949年的100倍。可见,年画群众基础雄厚。改革开放后,年画紧跟时代脚步,尤其是近年,创新成果显著。这次新年画的全国联展,即是一个生动的见证。沈阳观众看到展出作品后,认为其扑面而来的时代气息与传统情怀同样浓厚,让人更加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沈阳美术馆画家刘旭为读者详细解读了其中颇具特色的三幅新年画作品。《查干晨曲》是对现实生活中查干湖冬捕场景的真实表现。作品鲜亮的色彩,人物喜悦场景的刻画,鱼形象的夸张表现,以及人抱着鱼的动势等都是从传统年画中继承并加以综合运用的。
年画在我国不同的历史时期,根据不同的时代特点、不同的时代需求,内容和形式上不断发展变化。新生活、新风尚、新年画也体现了当今年画艺术创作的时代诉求。《查干晨曲》就艺术创作题材、内容而言,是年画一种与时俱进的扩展与创新。画面构图中人物的布置、鱼儿排列的构成关系都与现代绘画创作方式方法如出一辙。通过这幅作品我们能够看到,在今天多元化的时代大背景下,年画的创作像其他艺术门类一样,体现出跨界融合的创作新貌。
《幸福苗乡喜迎春 同心共筑中国梦》是整套的系列作品。作品中对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认知,对象征性形象、色彩的刻画表现,对画面构成关系的匠心处理,表现突出。其中一幅表现直播带货改善大山中人民生活的作品,作者对现实生活细节进行了细致的观察与深入的思考,同时也对这种不易表现的题材内容进行了巧妙的刻画再现,从而使艺术创作、艺术作品更加贴近现实生活,能够更好地与观众产生共鸣。
《幸福映象》既是一幅比较传统的年画作品,又是一幅给人现代感觉的年画作品。作品中胖娃娃、虎头帽、鸡、鱼、鸟、花卉、糖葫芦等内容,鲜亮、明快、喜庆的色彩都为传统年画中所常见,但对于具体形象的刻画更加平面化,画面的构成与组合更加复杂,有很多现代平面设计的元素。可以说,这幅作品是对传统剧本的现代编排,是传统经典的时代再现。
此次展览同时推出线上展,利于全国观众不受时空限制细细品读作品,从中领略传统艺术的深厚文化内涵和时代风采。
艺术微论
春来画中
“春色满园”“时代欢歌”“盛世丰年”“振兴风采”四大篇章组成的春节年画大展,打开了一幅中国民俗画卷。新春佳节的春意盎然、新年画的艺术春天、人们精神风貌的青春常驻,尽归画中。
自古年画就是新春美好的标识,是“年文化”中古老的民间艺术形式——春节来临之际,家家户户都把房院打扫得干干净净,在厅堂、卧房的墙上、门窗及灶前,贴上焕然一新的年画。年画的张贴不仅给千家万户增添了兴旺欢乐的节日气氛,又借以祈福消灾。所以,年画凝聚了群众祝愿新年吉庆、迎春接福的朴素情感和信仰,寄托着人们对和谐生活的希望。
民间年画有悠久的历史,是群众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在近百年中国社会变革中,人们的风俗习惯及审美意识也随之改变,于是出现了反映新生活、新思想的新年画。在网络信息时代,艺术种类丰富多样,二维、三维、四维艺术均有体现,但不可否认的是,没有任何一种艺术表现形式,像年画这样喜庆、吉祥,看到它就看到了“春”的祝福。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复兴,赋予年画艺术新的春天。与时俱进的创新意识使古老的年画艺术焕发青春,无论是表现形式,还是题材选择,都更加鲜活地表现生活现实,表现小康图景,表现生龙活虎的勃勃时代生机。传统年画以木刻水印为主,追求拙朴的风格与热闹的气氛,因而画面的线条单纯、色彩鲜明。内容有春牛图、岁朝图、嘉穗图、婴戏图、合家欢、看花灯、胖娃娃等,并有以神话、历史故事、戏剧人物作题材的,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与乡土气息。随着时代的发展,旧年画中一些落后的观念逐渐被淘汰,年画作为一种非常通俗而普及的艺术形式保留了下来。新时期,新年画的创作队伍涵盖人民群众中的年画爱好者、专业美术工作者、高校师生、非遗传人、设计师等。新的创作形式脱颖而出,在传统的基础上推陈出新,多方面表现与人们相关的现实生活题材。“五谷丰登”“六畜兴旺”“迎春接福”等经典题材经久不衰,被赋予新的艺术表现手法后,更加富有时代气息,风格活泼,画面喜悦,色彩丰富,背景多样。而且,新年画采用激光3D技术打印,栩栩如生。
年画还是一部民族文化辞典,从中可以找到各个地域鲜明的文化个性。千百年来,其不仅是“年文化”五彩缤纷的点缀,亦是道德教育、审美传播、信仰传承的载体与工具,更是一种百姓喜闻乐见的大众读物和了解新事物的媒介。内容称得上百科全书式的年画艺术,凝聚着民间“年文化”的情感精神。
有精神内涵的艺术佳作总是令人产生审美愉悦,激发积极进取、奋斗拼搏的力量,对明天充满希望与憧憬,令人保持青春常在的精神面貌和乐观心态。而这些正是新年画所具有的感染力和魅力。与新生活、新时代紧密相接,高度契合的新年画,画出了百姓所想、所愿,洋溢着温暖人心的春意。
赏赏年画,心旷神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