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人大代表、安徽省畜牧技术推广总站站长张莉:
深耕行业28年守护“舌尖安全”
“如果说种业是农业的‘芯片’,那么种质资源就是种业的‘芯片’。一旦畜禽种质资源存在卡脖子技术问题,受制于国外进口,我国的畜牧养殖业和生物安全就会受到严重威胁。”深耕畜牧行业28年,从埋头兽药饲料检测实验室到畜牧技术推广,这一信念始终扎根在全国人大代表、安徽省畜牧技术推广总站站长张莉的心里。
履职五年,张莉提了30多条建议。从严守食品安全到建立中兽医体系,从畜禽业扩面提质发展到畜禽品种资源分级保护,从探讨儿童票购买标准的制定到建议发展绿色食品产业助力乡村振兴,从致力于守护老百姓“舌尖上的安全”到思考如何端牢“中国人的饭碗”。
张莉坦言:“全国人大代表的履职经历,让我将视线从单一食品安全事件和兽药饲料行业逐渐转向畜牧业全产业链,关注点从点到面、从微观逐渐宏观,开始思考如何打通产业链条上的每一个堵点和痛点。”
一年前,张莉还在安徽省兽药饲料监察所工作。1994年大学毕业入行,张莉在实验室整整待了27年,“做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主要为依法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提供技术支撑和执法依据。”
整天和数据打交道,“严谨细致,讲求标准和规则”成了身为农业科技工作者的张莉最鲜明的风格和标签。在她看来,“优质动物蛋白来源于优质畜禽。它们终将端上老百姓的餐桌,成为人们丰富膳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五谷粮油一样,肉类食物的品质也直接影响人们的健康,因此,兽药使用标准要求很严格,有些甚至要高于人用药的使用标准。”
以严谨为导向,张莉和兽药饲料监察所的同事一起,结合实验室数据和实践中遇到的食品安全案件,先后修订了30多项国家、行业标准。
2018年是张莉履职全国人大代表的第一年,她就在安徽代表团分组审议《最高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时建议,检察机关应加大对危害食品安全犯罪的打击力度。当年5月,时任最高检副检察长的李如林来安徽调研,张莉结合一年多来自己关注并参与处理的私屠滥宰和给生猪“注药注水”事件提出,单纯的行政处罚无法形成震慑力,必须加大司法保护力度,并建议对危害食品安全犯罪进行惩罚性司法赔偿。
“建议受到了最高检和省检察院高度重视。此后,省检察机关在办理危害食品药品安全犯罪案件上有了很大突破,我关注的‘注水肉’案件也最终移送司法机关处理,犯罪分子得到了应有惩罚。这一案件后来还获得农业农村部‘农产品质量安全执法十大典型案例’之一。”回顾从业、履职以来的点滴收获和感悟,张莉感慨不已。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总书记强调,要树立大食物观,从更好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出发,掌握人民群众食物结构变化趋势,在确保粮食供给的同时,保障肉类、蔬菜、水果、水产品等各类食物有效供给,缺了哪样也不行。
结合“大食物观”,回顾习近平总书记在多次调研走访中关于农业发展、农产品安全的重要指示,张莉也在思考。
“饭碗要端得牢,首先就要把饭碗端在我们自己手上。”张莉认为,我国是世界上畜禽遗传资源最为丰富的国家之一,过去几十年,为快速解决满足老百姓餐桌“量”的问题,我们从国外进口了不少畜禽品种。由此带来我国地方品种资源开发利用不足,养殖规模小,对品种肉质、风味、药用、文化等优良特性评估和发掘不深入等一系列的问题。
“畜禽种质安全关系国计民生。”张莉建议,要建立畜禽品种资源的分级分类保护制度。从立法层面保护知识产权,鼓励以市场为导向、资本为纽带、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遗传资源技术创新体系。
从实验室到人民大会堂,张莉直言:“以一名农业科技工作者的身份履职,肩上重担如有千钧。唯有将更多基层的声音和审慎的思考带到全国两会,才能无愧于全国人大代表的身份和百姓的重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