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资讯 教育人物 礼仪人物 培训活动 时装模特 职业证书

“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今上线试运行 将有效服务“双减”

2022-03-01 17:22:16 来源:中国经营网 作者:孟庆伟
3月1日上午,记者从教育部关于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建设与应用有关工作进展情况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升级后的新平台“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已于今天上线试运行,并计划于3月底正式上线运行。

教育部在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突然暴发的情况下,为支撑疫情期间“停课不停学”和学生自主学习而紧急开发建设的“国家中小学网络云平台”(以下简称“云平台”),目前已迎来“2.0版本”。

3月1日上午,记者从教育部关于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建设与应用有关工作进展情况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升级后的新平台“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已于今天上线试运行,并计划于3月底正式上线运行。试运行期间,原有的云平台继续运行。

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司长吕玉刚在回答记者提问时表示,有效服务学校落实“双减”工作,是升级改版后的“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的一个重要目标。

据了解,升级后的平台进一步丰富了原有的专题教育和课程教学资源,并增加了课后服务、教师研修、家庭教育、教改实践经验等4类资源,共有6个板块,进一步凸显了服务“双减”工作的需要。

此外,在课程教学资源方面,新平台在原有资源基础上新增加了北京版、苏教版、北京师大版、教科版、外研版等7个版本116册教材的课程教学资源,这将全面覆盖目前使用这些教材版本的地方和学校。下一步,新平台还将把所有的国家审定教材的课程教育资源全部上线。

服务“双减”

据了解,云平台主要提供专题教育和课程教学两大类优质资源,为支撑疫情期间“停课不停学”和学生平时的自主学习、教师改进课堂教学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截至目前,云平台累计浏览次数达到了64亿,服务了1.8亿学生居家学习。特别是2021年7月“双减”政策实施以来,云平台日均的浏览次数、访问人次和内容流量均呈现高位激增的态势,为服务“双减”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目前,“双减”工作仍在全国深入推进中。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将如何有效服务学校来落实“双减”工作?

就此问题,吕玉刚向记者表示,有效服务学校落实“双减”工作,是升级改版后的“国家中小学智慧就教育平台”的一个重要目标。

吕玉刚介绍称,“双减”工作目前已取得明显成效,作业总量时长得到有效调控,作业设计水平也不断提高;课后服务实现了全覆盖,大概有92%以上的学生自愿参加了学校的课后服务活动;学校教学管理工作明显加强,教学质量稳步提高。

吕玉刚表示,按照中央的部署要求,学校落实“双减”工作的关键是要抓好三个“提高”,也就是进一步提高作业的设计水平、课后服务水平和课堂教学水平。而这次升级建设“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就重点聚焦在这三个提高,凸显服务“双减”工作的需要,进一步加强了优质教育资源的建设与汇聚。

据介绍,为提高作业设计水平,升级后的平台在“教师研修”板块专门开设了一个栏目,就是作业设计专栏,该专栏提供了分学科的作业设计指南,还提供了国家基础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获得者关于作业设计的专题辅导报告。在课程教学资源当中,提供了精品的课后练习作业,特别是早期录制的人教版教材课程都精心设计了课后练习作业。这些资源有助于各地各校进一步提高作业的设计水平。

“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汇总各地的优质作业,供大家学习借鉴使用。”吕玉刚表示。

值得关注的是,升级后的平台新增了课后服务资源的供给。

“为提高课后服务水平,在平台上专门把课后服务作为6个板块之一来独立设置,充分体现了对课后服务工作的高度重视。”吕玉刚称,新平台广泛汇聚遴选了各方面优质课后服务资源,目前已经上线1166条课后服务资源,还连接了国家博物馆、数字科技馆、“数字敦煌”和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部分高校的线上博物馆,这将进一步丰富学校的课后服务资源,特别是对一些存在课后服务资源不足的学校,平台提供的这些资源,对于这类学校将起到重要的支持作用。

“我们特别希望广大学校和师生充分利用这些资源,进一步提高学校的课后服务水平,开展更多的课后服务的项目。”吕玉刚称。

据记者了解,课后服务资源包括科普教育、体育锻炼、文化艺术、经典阅读、研学实践、影视教育等6类资源。

为提高课堂教学水平,新平台还提供了丰富的课程教学资源。

吕玉刚介绍,原来的云平台只有国家统编教材和人教版的教材,新增加了北京版、苏教版、北京师大版、教科版、外研版等7个版本116册教材的课程教学资源,同时上线了66家出版单位的1834册电子版教材。这将全面覆盖目前使用这些教材版本的地方和学校。

不仅如此,吕玉刚表示,下一步,新平台还将上线其余教材版本的课程教学资源,也就是把所有的国家审定教材的课程教育资源全部上线,促进广大教师学习借鉴优质教学案例、优化教学设计、丰富教学内容、不断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也促进农村地区共享优质教学资源,支撑开齐开足开好国家规定课程。

此外,新平台在教师研修的板块聚焦新课程、新教材和教学方法、方式创新,还提供了教师通识研修、学科研修的优质资源,希望广大教师认真学习借鉴这些资源,不断提高课堂教学水平。

而为了让“双减”工作取得更好的成效,平台还在教改实验经验的板块专门设立了“双减”工作栏目,推荐了一批地方和学校落实“双减”工作的典型经验,这些优秀案例有助于促进各地各校相互学习借鉴,进一步提高学校落实“双减”工作的水平。

提质增效重要“抓手”

云平台的开发建设有着非常特殊的背景,彼时,新冠肺炎疫情突然暴发。

中央电化教育馆副馆长杨非表示,国家中小学网络云平台是在2020年2月17日上线运行,并选择了功能简单、稳定可靠的技术路线。

“这种考虑是在当时全国教育系统积极应对新冠肺炎疫情,亿万中小学生‘停课不停学’的背景下,要求必须做到平台操作简单、界面简洁、视频播放流畅,事实证明这种做法也得到了广大用户的认可,反应很好。”杨非介绍称。

杨非称,在疫情防控转入常态化之后,结合服务落实“双减”工作的需求和用户的建议等情况,升级后的云平台将在四个方面有所提升,包括用户服务更加精准,汇聚功能更加完善,场景支撑更加丰富,协同运行更加规范。

实际上,在疫情防控期间,云平台也成为各地支撑线上教学、增加优质教育教学资源供给的重要“抓手”。

“‘云平台’学科覆盖全、内容资源优、动态更新快、使用效果好,特别是在突发疫情、汛情、自然灾害期间发挥了重要作用,有效支撑了网上教学,稳定了家长、学生的情绪。据统计,河南省用户累计访问量近10亿人次。”河南省教育厅党组成员、副厅长毛杰介绍。

不仅如此,云平台向各地输送优质教育资源,成为各地可挖掘和利用的“资源宝库”,各地通过发挥平台效能,全面提升国家优质资源的应用力度。

以河南为例,毛杰表示,云平台实现了赋能学生自主学习、赋能薄弱学校教学和赋能教师素养提升。

据了解,在提升农村教育质量、缩小城乡教育差距方面,河南省指导各地各校把国家优质资源融入到日常课程教学体系,特别针对薄弱地区、薄弱学校师资结构性短缺问题,充分利用“云平台”开足开齐开好国家规定课程,丰富学生的学习生活。

毛杰表示,河南推广“双师课堂”模式,运用国家资源开展联合教研,由中心校教师通过“专递课堂”对薄弱校学生开展指导巩固,提高线下教学质量。目前,基于“云平台”建立的“双师课堂”模式的学校已经达到1700多所。

过去的2年时间里,云平台也切实助力了各地的学校实现教育教学提质增效。

银川市兴庆区回民第二小学教育集团党委书记黄莉介绍称,云平台促进了教学方式的变革,在“云平台”资源的强大支撑下,教育集团通过对在线教育教学资源的二次开发,实现了资源校本化、特色化,覆盖各学科。优质资源通达每间教室,师生充分利用“云平台”提供的优质教育资源进行课内外学习。

“通过全过程、伴随式数据采集和分析,实现课前精准定教、科学定制;课中立体互动,及时反馈;课后定制作业、科学评估。助力减负增效、因材施教,打造‘在线课堂’升级版。为了让课堂变革取得实效,我们设计了‘一案三单’,即教师教案、学生预学单、探究单、达标检测单,支撑‘学-问-思-辨-行’结构化教学模型落地,提升了学生自主学习和独立思考能力,提升了课堂教学质量。”黄莉表示。

不仅如此,黄莉表示,借助云平台,集团实现了资源与技术融合应用,推动了优质资源普惠共享,保障了回民第二小学教育集团7个校区1万多名学生疫情期间“停课不停学,离校不离教”。

加强保障

按照教育部的部署,经过2年至3年的努力,“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将实现平台体系协同化,基本形成定位清晰、互联互通、共建共享的国家基础教育资源平台体系。

在系统完善平台整体架构方面,“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重点承载面向中小学的各类优质教育教学资源,建立资源分发共享机制,将平台资源按各省(区、市)需求分布式部署到省级平台,不具备条件的省份可以直接使用国家平台。

吕玉刚表示,在平台建设应用的保障方面,一是保障运维条件。把“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运维纳入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优化完善基础设施,因需配备服务器和带宽资源,保障平台畅通运行。指导地方加大学校终端设备配备力度,适度增加学校和班级网络带宽,确保学校有效便捷使用平台的资源。二是严把资源质量。区别不同类型资源,分别制定资源建设质量标准,健全资源质量的审核机制;充分运用人工智能、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最大程度地还原真实场景,丰富资源呈现形式,助力提高资源的使用实效性;把资源提供和使用情况作为教学成果评定、职称评聘和评优评先等方面的重要依据。三是强化平台应用。面向战线全面部署,指导各地各校将充分应用“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资源作为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和有力抓手。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近几年各地都在积极推动通过智慧课堂、智慧作业等途径提高学校的教育教学水平。

吕玉刚称,从近年来一些地方和学校探索实践的情况看,这种应用模式需要一定的条件保障,有条件的地方加大了财政投入的力度,优化了学校的网络基础环境,统一建设了智慧教室,配备了学生的学习终端,就是我们经常讲的平板。但是更多的地方,可能还不大具备这样的财力和技术条件,主要是财力保障因素。

吕玉刚表示,下一步,各地各校要坚持从实际出发,把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资源的充分应用与整体推进智慧教育紧密结合起来,坚持因地制宜,有序推进。

教育部也计划在今年召开全国融合信息技术深化教学改革的现场推进会,全面部署基础教育信息化工作,推广一批包括智慧课堂、智慧作业应用在内的典型案例。

吕玉刚还特别提醒,在实施当中,要坚决禁止强制要求家长和学生购买终端设备和数字服务,防止增加群众的经济负担。


关键词: (责任编辑:宋薇薇)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