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氏剪纸——流淌指尖的千年文化传承
剪纸是什么?是一把普通的剪刀、一张平凡的纸张,在一双灵巧的手中,完成最默契的遇见,结合出最源远流长的中国文化。寒假期间,为探索“卢氏剪纸”这一流淌指尖的千年文化传承,河南工业大学“黄河·寻迹”社会实践团来到了河南省卢氏县的卢氏观古民俗博物馆。
卢氏剪纸《华夏文化》。中国青年网通讯员武哲宇供图
卢氏剪纸《国泰民安》。中国青年网通讯员武哲宇供图
卢氏剪纸萌芽于春秋战国时期,在唐朝得到较为长足的进步,在宋朝达到顶峰,最终在清代成为一项被绝大多数人民所掌握的手工技艺。2008年,卢氏剪纸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卢氏县隶属河南三门峡市,地处黄河、长江分水岭南北两麓。由于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卢氏剪纸呈现出两种迥异的风格,偏黄河流域的剪纸极具北方特色,粗狂不羁、线条稚拙,偏长江流域的剪纸则呈现为南方特色,婉约含蓄、线条流畅。
实践团成员与卢氏剪纸非遗传承人邓俊英合影。中国青年网通讯员武哲宇供图
卢氏剪纸的内容丰富、题材广泛,从飞禽走兽、民间故事,到祖国河山、历史人物、当代人物,无不涉猎。春节和婚庆是剪纸的两个高峰期。过去,人们在春节期间喜欢剪福字花样,来祈求来年福运连连,在婚嫁时喜欢剪喜字、石榴花样贴于窗户、门上,祝愿新婚夫妇生活和美、多子多福。
卢氏剪纸《喜迎门》。中国青年网通讯员武哲宇供图
卢氏剪纸《双喜临门》。中国青年网通讯员武哲宇供图
进入飞速发展的现代社会,在卢氏山村里,窗户上的剪纸已泛黄,询问一位上岁数的老人,口齿不清的她,竟可以颤颤巍巍地拿起剪刀,转眼间剪出一个花样。与此同时,很多年轻人能熟练操控手机中的游戏人物,却无法用薄纸、剪刀,上下翻飞出栩栩如生的人物、活灵活现的花鸟虫鱼……
幸运的是,随着近些年来我国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历经千年风霜的卢氏剪纸又迎来新的春天:有大学生深入卢氏山城了解卢氏剪纸,有年轻学徒跟着老手艺人学起了技艺,有媒体远道而来采访,有爱好者专门收藏剪纸装饰家居……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发现卢氏剪纸的魅力。
在这条传统文化的“复兴之路”上,青年一代肩负着继承传统、推陈出新、守护好民族传统文化的重任。待寒冬过去,我们辞去眉间风月寒,在春日盛大、草木温柔的日子里,一同奔赴卢氏小城,去看一看记忆里的剪纸,听一听老城故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