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榕江:非遗技艺助增收
2022年7月29日,侗族村民在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榕江县乐里镇三联社区一家侗族服饰工坊制作侗族服饰。侗族服饰制作技艺是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榕江县侗族群众传统手工技艺,被列为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李长华摄(人民图片网)...
福建海洋文化,从这一史前文化遗址开始
从平潭出发,沿海岸线到达闽江口,再溯闽江而上,约60公里就到达了如今的闽侯县城。江边有座毫不起眼的低缓山丘——昙石山,海拔仅26米。如此寻常的小山丘,却因为1954年的一次意外发现,改写了福建的历史。...
湖南拥有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137个 激发非遗市场活力
6月1日晚,2022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湖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宣传展示主场活动暨第三届湖南非遗购物节在雨花非遗馆启动。记者从现场获悉,截至目前,湖南共有国家级代表性项目137个、省级代表性项目410个、非遗工坊166家,数量和市场化程度等指标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西藏:僜人本央编织的五彩生活
今年72岁的本央老人,是僜人服饰制作技艺西藏自治区级非遗传承人。在西藏林芝市察隅县沙琼村,老人身着传统的僜人服饰,在自家的凉亭里编织布料。...
口口相传的珞巴族始祖传说
珞巴,藏语意为“南方人”。珞巴族主要分布在西藏米林、墨脱、察隅等县。珞巴族没有自己的文字,关于本民族的传说、历史故事等靠口头传诵,代代相传。珞巴族始祖传说于2011年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探访“堆随果谐”传承人多吉扎西:让非遗一代代传承下去
在山南市曲松县堆随乡堆随村,流传着一种古老的歌舞艺术、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堆随果谐”。这个歌舞艺术能够留传至今,离不开70岁的传承人多吉扎西的努力。...
福建福安幔帐戏:一个艺人一副戏担
婀娜多姿的小旦、稳重正貌的老生、凛然威风的武生、诙谐逗趣的丑角……3月6日,福建宁德福安市潭头镇棠溪村,惟妙惟肖的幔帐戏专场表演,吸引众多村民观赏。...
“水上婚嫁”重现珠海斗门
婚礼对于爱侣来说是一种神圣的仪式。为了让来自珠海斗门的妻子吴雪绮拥有一个难忘的婚礼,澳门丈夫黄荣生,挑选了当地流行了三百多年且长盛不衰的“水上婚嫁”,表达了双方之间深厚的爱意。...
从一个小茶盘 看风华熠熠的“燕京八绝”
数百年过去,经过时代的变革,燕京八绝凭着精湛的手工技艺,深厚的文化内涵,穿越时光,经受住岁月洗礼,积淀成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瑰宝。...
中牟县非遗文化再添新彩 24个非遗项目通过认定
11月30日,中牟县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举行省级第五批、市级第七批、县级第四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及第三批社会传承基地牌匾颁发仪式,该局党组书记、局长王成立等班子成员、各乡镇文化活动中心负责人及部分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参加了活动。...
济南市34项非遗入选第五批省级名录
山东省人民政府日前印发《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公布第五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的通知》,济南市秦琼传说等34个项目入选。...
浙江上山文化考古特展举行 世界最早稻作彩陶遗址将申遗
11月21日,发现迄今世界上最早稻作农业遗存、最早彩陶以及最早农业定居聚落的浙江上山文化,在北京国家博物馆举行考古成果特展和学术座谈会。...
破解敦煌壁画中的域外文明密码
“反弹琵琶”形象溯源,是“敦煌壁画外来图像文明属性研究”项目的成果之一。近日,国家社科基金冷门绝学团队项目“敦煌壁画外来图像文明属性研究”在敦煌研究院举行开题报告会。...
三星堆现有364件玉石器的成分信息全部公开
在三星堆博物馆的实地数据采集完成后,科研团队迅速将数据结果进行了梳理和总结,最新的研究成果发表在国内权威学术刊物《故宫博物院院刊》9月刊中。...
叶县余庄遗址:探寻4000年前的“贵族气息”
“古人很早就有了视死如生的传统,因此他们的陪葬品,很多都与平常的生活息息相关。”负责本次发掘工作的省考古研究院副研究员吴伟华介绍说。在M10这座迄今河南境内已发现的随葬器物最丰富、等级规格最高、礼制色彩最明确的龙山文化墓葬中,陪葬品主要分为食器、酒器两大类,壶、罐、盘、高柄杯等类别明确。这说明,当部落绝大多数成员还在为填饱肚子而努力时,这批早期的贵族们已经过上了食不厌精、脍不厌细的饮宴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