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橄榄绿”到“天使白”,他用守护健康的初心擦亮人生“最美底色”
从部队医院转业到地方医院,从大型车祸救治现场勇当临时“指挥官”到负责推行临床路径,从主动创建全市首个小儿外科到以身作则冲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第一线,一路走来,徐军退伍不褪色、退役不退志,用守护健康的初心擦亮人生“最美底色”。
勇担当,恪尽职守诠释责任与使命
1993年从原镇江医学院毕业后,徐军放弃去地方医院的机会,选择参军入伍。“我父亲是一名老新四军战士,耳濡目染下我对军营十分向往,这一选择也得到了家里人的支持。”徐军说,当时自己被分到位于镇江的中国人民解放军第359医院工作, 1998年投身抗洪抢险保障工作并获得嘉奖。同年,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1999年底,徐军响应组织号召,选择转业到地方工作。2001年正式进入镇江市第一人民医院急诊科工作。因为有着战场创伤救护训练经历,徐军很快适应了新工作岗位,并凭借自己的经验屡次成功抢救多名危重病人。“那个时候很多设备还不完善,夜间值班遇到病人需要急诊医生第一时间做出判断,这就要急诊医生有丰富的经验和强烈的责任心。”徐军说。
有一年夏天夜间值班,徐军接诊了一名自称腰部疼痛难忍的40多岁男性患者。当时医院没有夜间CT检查,骨科医生会诊判断为扭伤,开了止疼药让患者自行回家。“当时我发现病人的体征与扭伤症状并不是完全相符,出于对病人负责的态度,就让病人留观,结果服药后病人疼痛没有丝毫缓解。”徐军说,自己再次请骨科医生会诊,并向医院申请协调了急诊CT检查,最终检查发现病人为腰椎硬膜外出血,当即安排了急诊手术,避免了病人出现下肢瘫痪的风险。
干一行专一行,徐军用实际行动,诠释退役军人的责任与担当。“那是一次春节前夕的夜间值班,眼看快到零点已经没有病人上门,我正准备休息一下,突然接到通知,有一辆开往安徽的大巴车在镇江境内国道上发生侧翻事故,车上有50多名乘客受伤,其中有20多名重伤员即将送到我们医院救治。”徐军说,虽然医院制定了相关预案,但这种规模的事故急救实属罕见,加上夜间值班医护人员较少,大家都有点手足无措。紧急时刻,徐军挺身而出,带领值班护士主动到门口迎接救护车。面对每一名伤员,他都凭借着经验迅速判断伤情,安排随后的检查和转运,对重症伤者则指定一名护士陪检监测伤情,确保伤员在任何情况下都能第一时间得到救治。从夜间零点到凌晨5点,持续奋战了5个小时,最终让所有的伤员都得到了及时妥善的救治。后来这一套流程,被写入镇江市第一人民医院急救规范流程。
徐军的现场组织和应急救治能力,得到了急诊同事和医院领导的认可。2003年底,他成功竞聘上岗医院医务科副科长。同一年,还被当时的镇江市卫生局记三等功一次。
敢创新,打破传统推出惠民好做法
从救死扶伤的医疗一线到行政管理岗位,工作内容变了,不变的是徐军守护健康的初心。作为全国医改试点城市之一,镇江在医改路上走在前列,医院方面的改革进展也是如火如荼。徐军上岗后不久,就开始着手推行临床路径。当时全国多地医院都在试行,但是怎么推、如何推,并没有一个成熟的模板。
临床路径,是指针对某一疾病建立一套标准化治疗模式与治疗程序,最终起到规范医疗行为、降低成本、提高质量的作用。徐军调研发现,临床路径的推行,主要有两个难点:一是医生固有治疗习惯的改变,尤其是年龄偏长的老专家;二是病人思想观念的转变。“就拿最普通的感冒来说,我们常见的有病毒性感冒和细菌性感冒,其中细菌性感冒才需要应用抗生素,但那个时候,只要咳嗽发烧,到了医院往往是先挂水再说,这样既浪费了患者的钱,也造成了抗生素滥用。”徐军说,在这种风气下,很多患者产生了一个错误的观念:感冒发烧到医院就要挂水,不挂水就是医生不负责。
针对医生的固有习惯,徐军除了加强培训外,还创新推行自查自纠机制和院部检查机制,对使用抗生素较多的医生限制抗生素使用权限。对于患者观念的转变,徐军将目光投向了老百姓认可的老专家,并开设了专题医患沟通室。“有一次一对老夫妻带着孙子从乡下到医院来看病,排了好久的队,医生结合检查结果诊断小男孩就是普通的病毒性感冒,给开了感冒药,结果老夫妻当场就不乐意了,认为医生不负责任,诊断随意,并在现场吵闹了起来。”徐军说,他们第一时间把老夫妻和孙子请到沟通室,一方面给老夫妻的儿子儿媳打电话解释,一方面请儿科专家曹巧云到现场做思想工作。曹巧云是当时镇江知名的儿科专家,在老百姓心中地位很高。一番沟通下来,老夫妻安心带着孙子回了家,小男孩用药后很快就痊愈了。
一套组合拳打下来,临床路径在镇江市第一人民医院推行顺利,标准治疗流程与制度规章也建立起来。2007年,徐军将推进临床路径的经验体会撰写成论文《临床路径在医疗质量控制中的作用分析》,在《西部医学》杂志上获得发表。2009年,再次被镇江市卫生局记三等功一次。2012年,在徐军具体负责推进下,镇江市第一人民医院顺利通过JCI认证,成为当时全省首个通过认证的三级甲等综合医院。
2014年,徐军被任命至镇江市妇幼保健院担任院长助理。“当时镇江没有小儿外科,很多小孩子有个‘疝气’都要到南京、上海去做手术,这对我们妇儿专科医院来说,可以说是一记响亮的耳光。”徐军说,自己下定决心,一定要把小儿外科建立起来。他一方面组织到高等院校招聘本硕优秀毕业生,送到南京儿童医院进行规培,一方面调动现有外科医生转岗至小儿外科,送到上海儿童医学中心和南京儿童医院进修深造,同时以优厚待遇招聘学科带头人,优先保障小儿外科医生编制名额。
2019年6月27日,在上海儿童医学中心、南京儿童医院专业技术支持下,镇江首家小儿外科在镇江市妇幼保健院正式成立,并对外开诊。
在徐军的推动下,镇江市妇幼保健院多项工作都走在了前列:2015年,镇江首例试管婴儿在镇江妇幼保健院诞生;2017年,医保移动支付在妇幼保健院上线成功,镇江也成为全国第二个医保移动支付城市;2019年,产科创建省级临床重点专科成功,实现妇幼保健院零的突破;近几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项,医院科研能力和医疗技术水平得到了显著提高,2021年,医院顺利通过三级甲等妇幼保健院复评。
善作为,以身作则筑牢疫情防控网
2020年2月1日晚上10点,一通电话打破夜晚的宁静,身为镇江市妇幼保健院党委副书记、院长的徐军接到了镇江市卫健委组建援鄂医疗队的紧急任务。谁去?徐军一边赶往医院调度指挥,一边将通知发到医院工作群,不到1个小时,就收到了80多名医护人员的主动报名。结合医院实际和上级要求,组建了由1名医生和4名护士组成的首批次援鄂医疗队。“当时我们对湖北的情况也不是太了解,虽然通知只是让我们准备医疗防护物资,我还是要求后勤部门紧急采购一批生活物资,考虑到去湖北的年青护士多,我们还特地准备了零食。”徐军说,当晚自己住在了办公室,直到第二天上午送医护人员出发。
一手做好支援湖北工作,一手筑牢医院防控网。在徐军带领下,医院迅速建立防控领导小组和专业防控队伍,制订防控工作方案,有序开展防控工作,并按规定开设预检分诊、发热门诊,有效管控医院出入口和重点部门,及时安排呼吸科主治医师参与预检分诊,适时改造、调整发热门诊,满足新冠肺炎疫情防控要求,并快速建立核酸检测和抗体检测实验室,保障防控诊断要求。
作为全市唯一的三级甲等妇幼保健院,医院深受产妇信赖,市区40%的产妇选择在这里生下下一代,月接待产妇多时可达300多人。在严格有效的防控举措下,2020年以来医院实现了无漏诊、无误诊、无院感、无次生感染、医务人员零感染病例的目标。
今年上半年,全国多地发生疫情,其中镇江本土也发生了疫情。“按照上级统一部署,我们先后派出了多支援助队伍,像援连云港我们去了27人,援句容去了15人,援上海去了55人,援海南去了10人。”徐军坦言,援助时间加上回镇隔离时间,去援助的医护人员往往1到2个月时间都无法正常工作,如果全部抽调一线医护人员,很容易影响医院正常的医疗工作,为此,徐军发动有医疗一线工作经验的行政人员以及辅助科室护士、分诊台护士,经过紧急培训加入医疗援助队伍。
“要说他们一点想法都没有,那不现实,因此要以身作则。”徐军告诉记者,今年镇江三轮全市核酸检测中,自己报名参加了两轮,每轮采样800余人,缓解了一线医护人员的工作压力。
一线医护人员的时间精力充裕了,才能更好地开展医疗工作。在徐军的带领下,镇江市妇幼保健院积极利用信息化手段开设首家线上孕妇学校,开展线上预约、问诊服务,进行线上科普直播,宣教疫情防控、医疗保健知识,实现疫情期间医疗服务工作不停、质量不降、效率更高。
“戎装虽脱,军魂不变,我将继续保持一颗初心,努力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贡献。”徐军说。
来源: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钱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