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北古民居在修旧如旧中焕发生机
6月12日电(王紫轩、文静、赵伟宏)在历史悠久的古院落里喝一杯咖啡、在古色古香的巷道里看非遗绝活、在近千年树龄的古槐下消夏纳凉……在甘肃省天水市修旧如旧的古民居中,人们惬意地感受着“岁月静好”。
这是6月9日拍摄的天水古城夜景。 “不破坏原貌,修旧如旧,古居才能韵味长留。”清丽古朴的“飞将军”李广故居一角,年过七旬的赵昌荣指着檐下一条精美的雕花拱垫板娓娓道来。板上,新补的明黄色木块毫不违和地镶在缺损处,与褪色原木相呼应。
图为修缮后的“飞将军”李广故居垂花门。 新华社记者文静 摄赵昌荣是天水人,从小在古街巷里穿行游玩的他对家乡的垂花门、小木楼情有独钟。为了留住属于家乡的独特“品格”,他投身古建保护,一干就是30多年。甘肃省天水市有2700多年的建城史。“五城连珠”的格局里散落着众多明、清、民国时期的民居。然而,在数百年风雨侵蚀中,以土木结构为主的古民居渐渐变为墙倾顶陷、柱架糟朽的“危房”,无法满足现代生活的需求。为开展系统的保护修复工作,天水市决心对古民居“摸底”普查。2003年,赵昌荣等7人组成古民居调查组,历经三个月的“问诊把脉”,他们发现林立的高楼间潜藏着一大批“隐姓埋名”的珍贵遗存。
游客在天水古城游玩(6月9日摄)。 天水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中心主任付建红介绍,基于三次普查,天水确定了城区范围内143处明清古民居。各级文物保护单位逐步落实完善古民居建档、升级、挂牌工作,及时修缮50多处濒临倒塌的古民居。2018年,天水市启动实施天水古城西关片区综合保护与利用项目,用“腾笼换鸟”的方式将棚户区改造与古居保护相结合,征收房屋,统一修缮。退休的赵昌荣被返聘回来“复诊开方”,把好修缮方案和施工图的技术关。“天水古民居既有北方建筑的雄厚,又有南方建筑的灵巧,尤以雕花见长。”赵昌荣说,乱改乱建不仅会破坏美感和价值,更会让一脉相承的城市“肌理”面目全非。为了更好地保留古民居群的韵味,修复工程遵循文物保护法中“不改变文物原状”的原则,坚持原形制、原结构、原工艺、原材料,力求恢复原状、最小干预。“目前一期工作已基本完成,共修缮文物保护院落29处。除依托古民居打造文化展馆外,我们还引进非遗文化作坊、特色餐饮等休闲业态。”天水古城游客服务部副部长陈苗说,去年6月开城以来,这里成了老少咸宜的“打卡地”,累计接待游客200万人次。
天水古城夜景。
相关文章
近日,福建证监局落实第三届全国防范非法证券
内容简介:近日,福建证监局落实第三届全国防范非法证券期货宣传月活动要求,联合福建省证券期货业协会、兴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在福建农林大学举办防范非法证券期货宣传讲座,以宣传教育工作进高校的形式,聚焦保护易受非法证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