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伟学:余杭“守”艺人 “撑”起油纸伞
刘伟学是余杭油纸伞非遗技艺第三代传承人。余杭油纸伞从清乾隆三十四年至今,已有250多年的历史。但后来随着钢骨伞的出现,逐渐消失在大众视野中。直到2006年,刘伟学的爷爷刘有泉,召集了四位制伞老师傅,这项技艺才得以恢复。当时只有16岁的刘伟学,看到老师傅们制作完成的油纸伞,像被打开了新世界。
杭州余杭纸伞制作技艺传承人 刘伟学:最初的我拿到伞撑开“咯吱”的声音,就是开古董门一样的感觉。在下雨天我撑在外面的时候,那个雨滴,滴到纸上面的声音,“砰砰砰”那种。
然而,由于制作周期长、利润低,余杭油纸伞一度难以为继。2015年,刘伟学不顾家人反对,辞去了设计公司的工作,从爷爷手中接过纸伞技艺传承的衣钵,跟着老师傅们从头学习。制作一把油纸伞,要经过锯竹、刮青、劈骨、糊伞、装柄等至少70多道工序,刘伟学继承了其中最难掌握的一项——劈伞骨。
杭州余杭纸伞制作技艺传承人 刘伟学:刀下去以后不要斜掉,比如我师傅能劈50、60、70根。我可能只能劈出30、40根,就是这种区别。
刘伟学还在伞面颜色和用材上做起了文章。他在传统色的基础上改良创新,调出了春蓝、荷叶绿、西坞红、流云白等经典颜色,将春、夏、秋、冬四季都画进了油纸伞中。
杭州余杭纸伞制作技艺传承人 刘伟学:没有一把一模一样颜色的伞,我们的伞非常受年轻女孩子欢迎,也是非常受结婚的时候婚伞的欢迎。大红的颜色会比较艳丽,我希望是个低调的红,要不停地去调,然后不停地去试。
为了让伞变得更轻盈,他改用压缩竹做伞骨。为了让伞更经得起风雨,他将传统的桃花纸改为韧度十足的手工皮纸。
杭州余杭纸伞制作技艺传承人 刘伟学:大家都会觉得纸伞是纸做的,很脆弱。其实不是,它其实是非常牢固和耐用的,我们伞骨是非常刚强的,伞面是柔美的。
古往今来,许多文人墨客的笔下都出现过油纸伞。许仙与白娘子在西湖断桥以油纸伞为媒,结下千古奇缘,成为中国民间流传最广的爱情传奇。如今,随着新国潮、汉服热的兴起,古老的油纸伞重新回到了年轻人眼前。刘伟学团队出品的油纸伞,赶上旺季,最久的一次,订单排到三个月之后。
顾客:我们搭配汉服,需要一把这样子的伞,在我们老街拍一套写真。所以来定制一把,慕名而来,他做的伞都很精致。
出自他手的纸伞,去过意大利米兰设计周,今年还曾在北京故宫展览上亮相。现在,刘伟学常常会带着老师傅们,开展“非遗”进课堂活动,他希望未来有更多的年轻人了解学习这门手艺。
杭州余杭纸伞制作技艺传承人 刘伟学:看繁体字“傘”,它上面一个大的人,下面聚了四个小的人字。就是把所有的师傅聚拢在一起,才能做出我们最好的余杭纸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