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影雕刻“匠人”:融合传统与现代才能演绎世间百态
“一口叙说千古事,双手对舞百万兵。”每逢节日,青海乡村都会有皮影艺人扯一块白布,亮一盏青灯,尺把小人便将世间百态精彩映现于皮影上。
冬至刚过,青海省海东市化隆回族自治县扎巴镇双疙瘩村的65岁皮影雕刻非遗传承人金文录又迎来了一年中最忙的时候。选料、雕刻、上色……金文录沿袭着千年皮影的传统雕刻手法,用匠心传承着这一古老的技艺。
图为金文录展示早年制作的水浒人物“影人”。 周晓华 摄
“在我七八岁的时候,每逢节日,村里必有皮影戏演出,每次演出,我就会跑去观看学习,在家临摹练习,从那时候起,我就迷上了皮影戏。”金文录回忆说,因为喜爱,长大后的他从学拉二胡、板胡起步,最终如愿以偿加入了皮影戏班,经常下乡演出。
演皮影戏,首先要雕刻“影人”。在老家双疙瘩村,有一位皮影雕刻大师李迎春。2003年,金文录拜师李迎春门下,正式开始学习皮影的雕刻制作技术和技巧。
“制作皮影的原料要用牛皮,小时候买一张牛皮要30多元,家里负担不起,就用雨鞋的纸盒学习雕刻,但纸板不像牛皮柔软,下刀程度和深浅不好掌握。”金文录说。
凭借多年对皮影戏的了解,加上师傅耐心细致地传授,金文录一年之后就可以独立完成作品。为了能让雕刻手艺精益求精,他多次去西宁市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湟中区,甚至陕西省等地求学,向各路皮影戏雕刻制作的行家和大师们学习。
图为金文录雕刻皮影“影人”。 周晓华 摄
画新的影样儿、买皮子、刻影人、给影人上色……夜以继日地练习基本功,指尖起血泡、腰酸脖子疼是常有的事。在经过不断的磨炼实践后,金文录成了当地小有名气的民间艺人,常常被邀请到各地参加演出。
“皮影也是工艺品,是个‘功夫活’,要经过选料、雕刻、上色等十几道工序。”金文录说,制作一个“影人”,要刻画上千刀,快则半个月,慢则一个月。
制作皮影首先是选用牛皮或驴皮,经水泡、脱毛、铲薄、打磨,使皮子平整光洁、呈半透明状,落样将图案纹样用针扎或描线的手法拷贝到半透明的皮张上,并保持一定的湿度,便于走刀,之后要在皮面上描绘图案,再用刻刀一点点雕刻。
“影人刻好后上色也特别重要,上色要用透明色彩,色彩中添加皮胶增加附着力,要求色彩艳浓、形体清晰、突出装饰效果,上色后涂一层薄清漆,起到色彩鲜艳持久的作用。”在金文录看来,这每一步都说起来简单,而做起来则需兼具耐心和技巧。
图为金文录展示制作“影人”的工序。 周晓华 摄
为了不断创新和学习新的皮影样式,在平时生活中,金文录不论在寺院墙壁上还是从古画花瓶上,只要看见这些图片他便拍下来,回来打印出来再仔细研究琢磨人物的神情貌态。
“只有在平时的生活中留心身边的一些画,再加上自己的想法,才能雕刻出有当地文化的皮影且被人们重新看好。”金文录说。
金文录告诉记者,灯与影的默契相融,演绎着世间的悲喜沧桑,寄托着百姓对平安福祉的祈盼。
据介绍,以前的“影人”造型为“五分脸,七分身段”,也就是只能看到一只眼睛半张脸的侧脸造型,而他重新设计的“影人”从侧影变成正影,突破了皮影雕刻的传统手法。在题材拓展上,他还对皮影的底图、元素深入发掘,从古代文化素材到现代人的生活场景,大大丰富了皮影的表现内涵。
“皮影艺术之所以能沿袭千年,就是因为它小巧灵活,到处演出很容易。我认为只有将传统与现代融合,才能展现世间百态,运用文化的魅力让其更加喜闻乐见,才能真正为社会、为观众服务。”金文录说。(作者李隽 周晓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