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贸大港广州促宋代铜钱成国际“硬通货”
大宋铜钱与区域国际货币,这两个词放在一起说,在我们眼里肯定有些怪异。然而,若我们带着好奇心使劲钻钻故纸堆,就会发现,一千多年前,中国通用的铜钱确实在海外尤其是东南亚一带广为流行,信用甚至超过诸古国自己发行的钱币。正是广州这样外贸大港的存在,使之成为可能。本国货币赢得国际“硬通货”的地位,这在今人看来可是了不得的成就,宋钱是如何做到的呢?我们的老祖宗,又是如何看待这一成就的呢?...
福安何以安——滇池边的“拯救老屋”行动
春天里,万物生长。在滇池东南岸的昆明市晋宁区福安村,这座形成于明代的古村落也在焕发生机——当地政府联手高校以“拯救老屋”为抓手,推动传统村落保护与乡村振兴。...
“雨果奖”获得者郝景芳:直面社会,做一个创造者
身为亚洲首位女性“雨果奖”得主的80后科幻作家,郝景芳没有印象中名人的高冷和距离感,言谈温和,始终面带微笑,那是来自心底的清泉般的喜悦。虽然已是两个孩子的母亲,是作家和教育领域的创业者,干练中依然散发着女大学生的气息。...
考古解开“晋都新田”之谜
考古学是用实物资料来研究人类历史的一门科学,对于文献记载中的历史,具有证实和证伪的功能。从1952年拉开晋国考古的序幕算起,晋国考古的70年,一直在实践着这两种功能。其中的典型例子,就是对晋都新田的确认过程。...
传承、创新与网络平台:430年历史的畲族歌种焕发生机
“茶叶种在深山,清明谷雨芽发青,清明谷雨茶当旺,采茶阿妹满山逛……”当记者见到雷清梅时,她正在直播间演唱畲歌,歌声清亮婉转又原生态。...
演绎节气文化之美
如今,越来越多的电视节目开始关注中国传统节气文化。歌舞融入山水、穿越古今时空、融合流行元素……多档节目各显神通,令人目不暇接。这些节目用观众喜闻乐见的形式深挖节气文化内涵,为观众奉上了一道又一道充实有趣的文化盛宴,让现代人重新感受到古老的节气文化之美。...
中国传统木结构建筑影响深远
营造技艺大部分的施工过程,主要以“八大作”为主。即木作、瓦作、石作、土作、油漆作、彩画作、搭材作、裱糊作。故宫的保护就要求严格遵循传统的“八大作”技艺。...
机器狗也来助力庞贝古城保护
一条名叫“点点”的机器狗日前现身意大利庞贝古城,协助管理机构开展对古城的研究和保护工作。“点点”配备摄像头和传感器,能在古城各处探查并采集数据,为开展保护工程提供参考。...
新水下文物保护管理条例4月1日开始施行
2022年4月1日起,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水下文物保护管理条例》正式施行。司法部、文化和旅游部、国家文物局有关负责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新修订的条例从实际出发,充分考虑水下文物保护工作的特殊性,有针对性地完善有关制度措施,解决水下文物保护实践中的突出问题。...
文脉滋养城脉——千年商都广州的广府文化印记
从粤剧变身电影走向银幕大放异彩,到虎年春晚武术亮相广州塔,再到广州美院设计的冬奥会吉祥物“冰墩墩”,这些烙有广府文化印记的作品不断刷新朋友圈,让外界看到了广州经济成就之外的“文化自信”。...
流散古画珍品是如何“团聚”的?
日前,由中共浙江省委宣传部、浙江大学和中国美术学院共同主办的“盛世修典——‘中国历代绘画大系’先秦汉唐、宋、元画特展”正在浙江美术馆举行,集中展示了1500余件先秦汉唐、宋、元画精品的出版打样稿档案,让观众一饱眼福。...
一座古城的新潮模样
到数字博物馆了解古城历史、试穿还原自历史文物的传统服饰、把瓦当图案的冰箱贴带回家、看一场沉浸式情境体验剧……近年来,山西平遥不断探索用多种方式阐释历史文化,让更多人走进这里,感受这座古城历久弥新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