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麻将声变交响乐 他在乡村“种”音乐
一支来自河南省信阳市潢川县乡村管弦乐团,有八十多个成员是由当地的农场工人、农民和学生组成的,虽然组建只有四年时间,他们已经能使用近20种乐器配合演奏,既包括二胡、古筝、唢呐等民族乐器,也有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等各种西洋乐器。
乐团的组建者关乐声是一名退休返乡的老教授,今年68岁。四年时间里,关乐声义务教乡亲们音乐知识,用自己的积蓄和退休金买乐器、建教室,创建了这支乐团,把音乐播种在了乡村田野。
冬日暖阳下,五花八门的乐器声从潢川县一所学校飘扬而出。教室里,关乐声在指导学员们练习二胡。
一曲演奏完毕后,关乐声来到隔壁教室,随着他的指挥棒舞起,原本稍显凌乱的演奏瞬间迸发出激昂的旋律。
从认识五线谱到节奏训练,学员们掌握的乐理知识和演奏技巧,都是关乐声一点点耐心教出来的。而乐团绝大多数乐器,也是关乐声自掏腰包购买的。
河南省信阳市潢川县退休教师 刘文峰:我们最可敬的一个“傻教授”,为啥说他“傻”呢?你看他退休了以后,他把退休金和在外面讲学的课时费,全部用来买乐器,他想着农村条件差买不起乐器。
河南省信阳市潢川县退休人员 孙永华:从小都有个音乐梦想,没人教。关教授大爱,他免费教俺们,所以我想着抽出时间也要来学。俺们的手全部都磨出茧子了。
河南省信阳市潢川县退休人员 王玉霞:以前年轻十七八岁,拉胡琴吹个笛子吹个口琴,都爱这一套,最后有病了都没再玩了。遇到关教授以后,他说你还继续玩,他说音乐能给人带来欢乐。我说好,我又重新给二胡捡起来了。现在我可以拉几十个歌,不照谱子都可以。关教授教人很诚恳,生活也艰苦得很,他顾不得做饭,我们走了以后他自己对付一口饭吃。
从早上八点半开始,到晚上九点结束,四年时间里,这样的免费音乐教学几乎每天都有。如今,不少人都能够流畅地演奏乐曲,而这也是关乐声的一份特别的乡情。
关乐声:音乐之乡,一到潢川到处都有音乐,活在音乐世界岂不是太美好了。
归去来兮让麻将声变为交响乐
能让这么多毫无音乐基础的老乡演奏二胡、小提琴等难度颇高的乐器,关教授可真是不得了。而翻看他的履历,的确也是了得。关乐声是国家一级作曲家、二级指挥家,2019年从武汉艺术进修学院退休后,回到了家乡河南信阳潢川。
归去来兮的老教授关乐声,从零开始组建乐团,可不是一时的心血来潮,而是思前想后定下的目标,他不仅要打造农工乐团、教师乐团,还立志让家乡成为中国的“音乐之乡”。这样的远大梦想是怎么来的呢?
20世纪50年代,潢川县的黄湖农场从一片荒芜被开垦成良田,这是关乐声长大的地方。如今,黄湖农场成了休闲度假一体的新型农场,少小离家老大回,关乐声返乡之初,看到乡亲们的物质生活水平提升了,精神生活却没有他想象中的丰富。
关乐声:我一回到老家,到了黄湖农场,我看到处是麻将声,移风易俗莫善于乐,我那时候有个愿望,说回老家能培养点音乐人才,我从老家走出去的,看还能有一部分这样的搞音乐的孩子能走出去。
关乐声想把黄湖的人从麻将桌,带到乐器前。最初,没什么人相信他能干成。
不管别人怎么看,自己先干了起来,关乐声拿出了数十万元积蓄,购买了音响设备和乐器,把旧厂房改建成了音乐教室。农场里冒出的这处新奇场所,一下就吸引了村民们的注意。开课时,竟有一百多人报名,有的还是一家三代一起前来。
河南省信阳市潢川县黄湖农场农民 许萍:教授不来我们都不知道什么是乐器,他刚开始来教我们乐器,我以为教唱歌。我们慢慢从乐理学,我还学了跟世界接轨的五线谱,然后又学了西洋乐,还学了民乐。
乐团创办之初,只有关乐声带来的十几把乐器,而最终留下来的学员有五六十人,乐器不够,关教授就开始自费分批购买,从笛子、萨克斯到圆号、大号,再到大、中、小提琴,慢慢这间乡村音乐课堂上,出现了十多种60多件乐器。
关乐声:一开始我想的上课不收费,那个地方不富裕,上课再要他的费,他说我不如干活赚点钱。学了一段我想着每人还要乐器,乐器又得要钱,我想我有点积蓄,我的退休金,在南方、广州、江门这一带讲课的费用,我都带过来了。有的人开玩笑,南水北调,南钱北用,无论如何要把农工乐团搞起来。
在黄湖农场乐团,关乐声既是团长,又是教员,每周三、六、日,他把大家组织在这间教室学习,从最基础的理论教学,到各种乐器的演奏,关乐声教得用心,学员们学得火热。
慢慢地,关乐声的热爱,成了大家伙的热爱;他的坚持,也就成了所有人的坚持。
河南省信阳市潢川县黄湖农场农民 熊万新:做饭闲了没事了在家里就吹了,吹两首曲子心情格外舒畅,原来干活累得啥一样,学了乐器,采莲子干活一边干一边哼着曲子,干活也不觉得累了。
“铁”了心的老师和着了“魔”的学生,让整个农场充满了文艺气息。现在的黄湖农场,很多人都能拿起乐器露一手,曾经的麻将声渐渐变成了交响乐。
河南省信阳市潢川县黄湖农场农民 张建琴:这个麻将桌是我以前没学乐器时买的,天天打麻将,现在自从跟着教授学乐器以后,我就把它盖起来了,当饭桌了。我现在会了5种乐器。
河南省信阳市潢川县黄湖农场农民 张建琴:我的第一件乐器是教授免费送给我的,我学了三年,最珍爱它,我现在可以吹几十首曲子了。再后来教授就说,也不能光会一样,让我们再学学民乐,教授送给我小号和二胡。再到后来,我看教授他给孩子们教小提琴的时候,我听到声音很美妙,我也又狠狠心,自己买了把小提琴,又多学了一样。
比赛中收获自信 演出里感受快乐
现在,黄湖农场的池塘边、屋舍外,总会有音乐飘来,大地飞歌,清风为伴,广袤的田野生动而浪漫。
近两年,关乐声带着他的乐团四处演出,其中,少年乐团甚至可以在全国的业余比赛中获奖。乡亲们,在一次次的表演中,感受着快乐,找到了自信。
前不久,在潢川县年货节上,关乐声带领乐团进行了一次表演,他给80人的演出队伍编排了民乐和西洋乐的融合曲目。
河南省信阳市潢川县黄湖农场农民 徐宝玲:两个孩子学了三年半了,我学得要短一点,刚开始我是没有什么兴趣,他们拉得挺好听的,我也练着玩。陪孩子练练,慢慢地也学起来了,我学也三年了。
这样的大型演出机会,对大家来说很是难得,乐团初具规模后,只要有舞台,关乐声就会带大家去表演。他还担任了黄湖小学少年宫的校外辅导员,曾带着孩子们去北京、西安等地参加比赛。
河南省信阳市潢川县黄湖农场学生 黄智宸:评委说俺们拉的节奏感强,团队合作也可以,但是音准不太好,俺想那完了,那金奖不跑了,当时伤心了一天,第二天去西安,去西安城墙上玩,他说给我们个惊喜,手机给我们看,全都是金奖。
河南省信阳市潢川县黄湖农场学生 王意如:我第一次去北京是关教授带着我们一群小孩去的。上了火车以后,每过一站,关教授就让我们下去给那些乘客们表演。一开始我还有那些朋友都很害怕,害怕自己会被别人嘲笑,但是并没有。我们拉完以后,他们有时候还会鼓掌,或者是给我们拍视频。
一路走,一路演,在火车站站台上,在农展馆、科技馆的门前,关乐声让黄湖农场的孩子们大方地向外界展示他们的音乐才华。
关乐声:领评委队的说你们这群孩子演出太好了,你们不是来比赛的,你们是来表演的,来演出的。那就说明他们很成功,他们达到了一定的程度。
短短几年间,关乐声种下的音乐种子已经在家乡的土壤生根发芽,未来,他还有更多的目标要去实现。
关乐声:到各个学校深入下去,把我们的音乐让他们能听到。一进学校人家一听歌声朗朗。我就想我必须把素质教育推广,从潢川作为起点,每个学校都要成立一个乐团。
传道授业奏乐忙“弦歌而治”美名扬
《乐记》中说:“乐者乐也,人情之所不能免也。”自古以来,人们就用音乐抒发感情,语言表达不出来的,可以唱出来、弹出来。关教授之所以能麻将声变成交响乐,让小心灵长出小目标,是因为他不仅通晓音乐的魔力,更满怀对故土的深情,一心要将潢川建设成为“音乐之乡”,培养出更多的音乐人才。传道授业、回报家乡,这份拳拳之心,令人肃然起敬。
诚如关教授所说,“移风易俗,莫善于乐”。春秋时,孔子的学生子游做武城的地方官,就非常注重礼乐,教当地百姓鼓弦而歌。孔子去武城,听到弦歌之声,对子游大加赞赏,“弦歌而治”也成了历史上有名的典故。关教授在乡村“种”音乐,优秀的传统得到继承发扬,“弦歌而治”的魅力也得以再现。希望关教授接下来的教学计划顺利实现,有更多人,不分男女老幼,都能受益其中,在正声雅乐之间感悟音律之美、生活之美。(总台记者 齐鹤 杨文斌 段清臣 马荣达)